绩,每人测两次,计其中一次最佳成绩(精确到厘米)。助跑距离和助跑方法不限。
(2)评分办法:男子摸高满分为3.10米、女子摸高满分为2.75米,每降低1公分,递减1分。
(3)评分标准(表2-1)
表2-1 单脚助跑摸高评分表
分值
成绩(米)
分值
成绩(米)
男
女
男
女
15
3.10
2.75
7
3.02
2.67
14
3.09
2.74
6
3.01
2.66
13
3.08
2.73
5
3.00
2.65
12
3.07
2.72
4
2.99
2.64
11
3.06
2.71
3
2.98
2.63
10
3.05
2.70
2
2.97
2.62
9
3.04
2.69
1
2.96
2.61
8
3.03
2.68
0
2.96以下
2.61以下
(二)专项技术
1. 投篮(20分)
(1)测试方法:以篮圈中心投影点为中心,5.5米为半径画弧,测试者在弧线外进行1分钟自投自抢,每人测一次,投篮方式不限,记投中次数。投篮必须在弧线外,不准踩线,踩线投篮投中无效。
(2)评分办法:投篮个数满分为12分,技评满分为8分。
(3)投篮个数评分标准(表2-2)
表2-2 投篮个数评分表
男:成绩(个)
8
7
6
5
4
3
2
1
分 值
12
11
10
8
6
4
2
1
女:成绩(个)
7
6
5
4
3
2
1
(4)投篮技评标准(表2-3)
表2-3 投篮技评标准表
成绩
优秀
良好
中
差
分数
8-7
6-5
4-3
2-0
2. 多种变向运球上篮(25分)
(1)测试方法:测试者在球场端线中点站立,面向前场,用右手运球至①处,以测试者开始运球时球落地开表,在①处做背后运球变向,换左手向②处运球,至②处做左手后转身运球变向,换右手运球至③处,右手跨下运球后左手上篮。球中后方可用左手运球返回③处,做背后运球,换右手运球至②处做右手后转身运球变向,运球至①处左手跨下运球后右手上篮。球中后做同样动作再重复一次,回到原处停表,每人测试一次。(如图2-4所示)篮球场地上的标志①、②、③为以40厘米为半径的圆圈,①、③到端线的距离为6米、到边线的距离为2米。②在中线上并到中圈中心距离为2.8米。要求测试者在测试时必须任意一脚踩到圆圈线或圆圈内地面,方可变向,否则视为无效,不予计分;运球上篮时球须投中,投不进可进行补投,若球不中仍继续带球前进,视为无效,也不予计分。
图2-4 多种变向运球上篮示意图
(2)评分办法:多种变向运球上篮满分17分,技术评定满分为8分。
(3)多种变向运球上篮评分标准(表2-4)
表2-4 多种变向运球上篮评分表
分值
成绩(秒)
分值
成绩(秒)
男
女
男
女
17
40.00
43.00
8
51.00
54.00
16
41.00
44.00
7
53.00
56.00
15
42.00
45.00
6
55.00
58.00
14
43.00
46.00
5
57.00
60.00
13
44.00
47.00
4
59.00
62.00
12
45.00
48.00
3
61.00
64.00
11
46.00
49.00
2
63.00
66.00
10
47.00
50.00
1
65.00
68.00
9
49.00
52.00
0
65秒以上
68秒以上
(4)多种变向运球上篮技评标准(表2-5)
表2-5 多种变向运球上篮技评标准
成绩
优秀
良好
中
差
分数
8-7
6-5
4-3
2-0
(三)实战能力(40分)
1.比赛
(1)测试方法:将测试者生分成两队进行比赛。
(2)评分标准:参照实战评分表(表2-6),从动作的正确、协调、连贯程度,技、战术运用水平以及配合意识等方面,独立对测试者进行综合评定。
表2-6 实战评分表
等级
优
良
中
差
分值
40—35分
34—31分
30—24分
23分以下
标准
动作正确,协调、连贯、实效;技术运用合理、运用效果好;战术配合意识强、实战效果较好。
动作正确,协调;技术运用较合理、运用效果较好;战术配合意识较强、实战效果较好。
动作基本正确,协调;技术运用基本合理、运用效果一般;战术配合意识一般、效果一般。
动作不正确,不协调;技术动作不合理、运用效果差;战术配合意识差、效果较差。
排球测试标准
一、36米往返移动(20分)
36米往返移动是在两条进攻线之间网下完成(A线至C线之间)。测试者听到发令后,由A线起动,采用纵向向前移动的方式单手触摸B线(中线)后,不得转身,直接采用后退步双脚退至A线后单手触摸A线,往返移动两次后,采用横向左右移动的方式,用左手(右手)触摸B线后返回用右手(左手)触摸A线,往返两次后,再从A线采用纵向向前跑动方式单手触摸C线,转身返回单手触摸A线,测试结束。(见示意图)
36米往返移动示意图
在A线与B线之间,先纵向后横向,分别往返移动2次。
A线(进攻线)
B线(中线)
C线(进攻线)
在A线与C线之间,纵向往返跑1次。
评分方法:男子11”8为20分,女子13”为20分,每增加0.1”递减1分。(见评分对照表)
36米往返移动评分表
男
11”8
11”9
12”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分值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女
13”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男
12”8
12”9
13”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分值
10
9
8
7
6
5
4
3
2
1
女
14”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二、扣球技术(20分,其中达标12分,技评8分)
扣球测试方法:4号位或2号位扣球,由3号位传球,每人扣球6次。
评分办法: 将球扣在对方场区内,为扣球成功,扣球不过网或出界计为失败,成功1次得2分。
技术评定标准
分 数
评 定 标 准
8-7
扣球动作规范、连贯、协调;击球部位准确;扣球有力;技术动作稳定性好,线路清晰
6-5
扣球动作规范、连贯、协调;击球部位基本准确;扣球力量较大;技术动作稳定性较好,线路较清晰
4-3
扣球动作较规范、连贯、协调;击球部位较准确;扣球力量较小;技术动作稳定性一般,线路不清晰
2-1
扣球动作不规范;击球部位不准确;扣球力量小;技术动作稳定性较差,线路不清晰
“二传”可测试扣球或单独测试二传技术。
传球测试方法:二传从6号位跑动至2号位与3号位之间的传球点传球,顺网正面传球4次,背传球2次。
评分方法:要求正面传球符合4号位扣球标准,背传球符合2号位扣球标准,符合标准为成功,传球过网或不符合标准计为失败,成功1次得2分。
技术评定标准
分 数
评 定 标 准
8-7
准备姿势、移动步法、手型、击球部位、击球点、击球动作规范、正确;高于球网1.5米以上;技术动作稳定性好;动作协调,用力顺序正确
6-5
准备姿势、移动步法、手型、击球部位、击球点、击球动作基本规范、正确;球高于球网1.5米以上;技术动作稳定性较好;动作较协调,用力顺序基本正确
4-3
准备姿势、移动步法、手型、击球部位、击球点、击球动作较规范、正确;球高于球网1米以上;技术动作稳定性一般;动作协调性一般,用力顺序较正确
2-1
准备姿势、移动步法、手型、击球部位、击球点、击球动作不规范、不正确;球高于球网1米以下;技术动作稳定性较差;动作不协调,用力顺序不正确
三、发球技术(20分,其中达标12分,技评8分)
测试方法:测试者站在发球区上手发球,每人发球6次。
评分办法:将球发至对方场区内为成功,发球不过网或出界计为失败,成功一次得2分。
技术评定标准
分数
评 定 标 准
8-7
抛球稳,手型、击球部位、击球点、击球动作正确;攻击性强、弧度低、落点集中;技术动作稳定性好
6-5
抛球稳,手型、击球部位、击球点、击球动作基本正确;攻击性较强、弧度较低、落点较集中;技术动作稳定性好
4-3
抛球较稳,手型、击球部位、击球点、击球动作基本正确;攻击性一般、弧度较高、落点较集中;技术动作稳定性较好
2-1
抛球不稳,手型、击球部位、击球点、击球动作不正确;攻击性较差、弧度高、落点较分散;技术动作不稳定
四、比赛(40分,其中技术运用20分,战术运用20分)
通过对抗比赛,评价测试者技术、战术临场实战运用情况,考查测试者在比赛过程中合理应用技战术的能力和水平,同时考查测试者在场上体现出来的判断、应变、协作、配合等能力以及心理素质和集体主义精神。
技术运用标准
分数
评 定 标 准
20-16
技术动作规范,技术运用合理;判断准确,应变能力强;击球效果好
15-11
技术动作基本规范,技术运用基本合理;判断较准确,应变能力较强;击球效果较好
10-6
技术动作较规范,技术运用较合理;判断准确性一般,应变能力较差;击球效果一般
5-1
技术动作不规范,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