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如何理解和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
答:直观性教学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利用学生的各种感官和已有经验通过实物、模型、图片、图表、语言的形象描述等,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和直接经验,为学生形成概念、掌握规律奠定基础。
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恰当选择和运用直观手段。(2)直观手段的运用要与讲解相结合。(3) 重视语言直观。(4)直观手段的运用要适当,讲究实效。
6.如何理解和贯彻巩固性原则?
答:巩固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持久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使之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当需要的时候,能准确地再现出来,加以运用,并为进一步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打好基础。
贯彻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水平。(2)组织好练习、复习、加深对知识的巩固。(3) 指导学生掌握记忆方法。(4)加强对所学知识的运用。
7.如何运用讲授法进行教学?
答: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
运用讲授法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讲授的内容要有科学性和思想性。(2)讲授要讲求语言艺术。(3) 讲授要有启发性。(4)连续讲课的时间不要过长。(5)恰当地运用板书。
8.如何运用发现法进行教学?
答:发现法又称问题教学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给出的事实、事例和问题,通过独立思考和探究,自行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方法。
运用发现法要注意以下几点:(1)鼓励学生要有发现的信心,使他们相信自己能够解决问题,并能得出正确结论。(2)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要善于找出学生的兴趣点,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3) 问题要具有层次性,学生能明确探索的目标和中心。(4)指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促使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5)协助学生搜集、组织和审查有关材料,尽可能提供发现的依据,从而得出结论。(6)指导学生对假设和答案进行验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加以检验、补充、甚至修改,最后解决问题。(7)提高教师本身的科研水平。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