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举例说明在教学中如何贯彻因材施教原则?(举例略)
答:因材施教是指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提出统一要求,又要照顾学生个别差异进行有区别的教学,把集体教学和个别指导结合起来,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
(1)教师要树立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不仅是教学原则,更是一条教育原则,是一种教育思想。
(2)针对学生的一般特点进行教育。教师只有既知道共性,又掌握个性,才能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从而全面提高学生水平。
(3)正确对待个别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教师要用发展、全面的观点科学对待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要,使每个学生取其所需,各得其所。
4.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看法?
答“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传授的知识与技能,施加的思想影响,都要经过学生个体的观察、思考、领悟、练习、和自觉运用,才能转化成为他们自身的财富。没有学生的主观努力,教师教得再好,学生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最终也达不到教学目的。
5.教师在教学中怎样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答: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是指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实际和现实生活实际,讲清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中去理解掌握知识,同时还要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操作能力和把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能力。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要求:
(1)学习新知识时要注重联系实际。新知识的教学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加以理解、吸收和掌握,融入他们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去。
(2)学懂新知识后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知识解决理论与实际问题,因此要注重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3)通过多种途径指导学生学习和运用所学知识。学校还要重视引导学生参加实际操作和社会实践。
(4)根据实际需要开发校本课程。新课程改革确立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学校可根据本地、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发地方课程。尤其是校本课程,使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学生生活实际真正联系起来
上一页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