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论述题
40.[答案要点]
(1)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认知结构是指一种反映事物之间稳定联系或关
系的内部认识系统,或者说,是某一学习者的观念的全部内容与组织。布鲁纳认为,人是主动参加获得知识的过程的,是主动对进入感官的信息进行选择、转换、
存储和应用的。也就是说,人是积极主动地选择知识的,是记住知识和改造知识的学习者,而不是一个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布鲁纳认为,学习是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不管采取的形式怎样,个人的学习都是通过把新得到的信息和原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去积极地建构新的认知结构。
(2)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三种几乎同时发生的过
程,这三种过程是: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化、知识的评价。这三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新认知结构的过程。新知识可能是以前知识的精炼,也可能与原有知识相违背。知识的转化就是超越给定的信息,运用各种方法将它们变成另外的形式,以适合新任务,并获得更多的知识。评价是对知识转化的一种检查,通常包含对知识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最终目的是构建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
41.[答案要点]
按照教师组织教学活动中所要求实现的不同认识任务,可以划分出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不同阶段。
(1)引起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学习动机往往与兴趣、求知欲和责任感联系在一起。教师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启发学生的责任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领会知识
这是教学的中心环节。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感知形成清晰的表象和鲜明的观点,为理解抽象概念提供演示、参观或实验,教师形象而生动的语言描述和学生的再造想象以及社会生活实践。其次,理解教材,形成科学概念。引导学生在感知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以及归纳演绎等思维方法的加工,形成概念、原理,真正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理解教材可以有两种思维途径:一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二是从已知到未知,不必都从感知具体事物开始。
(3)巩固知识
通过各种各样的复习,对学习过的教材进行再记忆,并在头脑中形成巩固的联系。巩固知识往往渗透在教学全过程中,不一定是一个独立的环节。
(4)运用知识
学生掌握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教师要组织一系列的教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和动手,以形成技能技巧,并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5)检查知识 来源:考试大
检查学习效果的目的在于,使教师及时获得关于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以调整教学进程与要求;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掌握知识技能的情况:发现学习上的问题,及时调节自己的学习方式,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以上几个阶段既有各自独特的功能,又紧密联系、互相渗透。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