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聘教师聘期与校长同步
全市第一次选招聘用合同制教师考试昨日举行 本报记者 陈雯 摄
昨日上午,53岁的虎门代课教师冯国泉风尘仆仆地赶到东莞中学初中部,参加全市第一次选招聘用合同制教师考试。和他同一天应考的,还有1730名代课教师。据悉,昨日应考教师年龄最大的53岁,大部分平均年龄在35岁以下。这一次考试前还未拿到教师资格证的代课教师,可报名参加8月举行的第二次考试,据了解,第二次参加考试的人数将有五六百人。
考试决定“饭碗”
“资料是根据大纲在网上下载,有的老师还托人到省里带参考书。我整个月每天5时45分就起床复习,压力很大,怕考不好饭碗就丢了。”来自厚街某小学的黄老师告诉记者。
记者提前半小时来到考场,发现大部分应考教师早早就从所在镇街赶来,其中有50多岁的老教师,也有挺着大肚子的孕妇。和黄老师一样,他们手里都拿着厚厚的资料,在试室外埋头苦读。准备迎接一天两场的《教育教学基础》、《教育教学技能》考试。
这一考试结果,将决定他们能否继续留在三尺讲台。笔试通过了,还将在5月初接受考核,才有可能被选招聘为合同教师,部分还有转为公办教师的机会;笔试没有通过,就意味着将在年底被清退。
统一考试是对学生负责
“我们有的在东莞教了十几年书,当初学校招的时候就考过试、试讲过课,为什么现在还要和刚毕业的应届大学生一起参加考试呢?”对于这次全市统一组织的选招考试,不少在莞代课多年的老教师们提出了疑问。
对此,市教育局局长杨晓棠作出解释:组织全市统一考试,是为了保证我市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是对学生负责。
杨晓棠表示,代课教师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是历史遗留问题。我市曾实行村、镇、市三级办学,由于村一级经济实力有限,村办小学聘用了部分代课教师,还有一些学校是为了解决流动性较大的新莞人子女就读问题,临时聘用了代课教师。这些代课教师中,有一部分几乎无法达到转正条件,也不符合当下的教学要求。一个数字很能说明问题,在去年我市统计的2920名代课教师中,只有1800多人有教师资格证。因此,杨晓棠表示,为了摸底代课教师的教学水平,组织统一选招考试很有必要。
“我们出的题目全部来自省里的‘代转公’考试大纲,考的是教学基础与技能,部分侧重于教学实践,主要考查教师的课堂经验。试题出得较为灵活。”市教育局人事科科长张炳祥称。
考试结果4月27日公布
据悉,通过昨天的考试,分数达全市最低控制分数线的代课教师,4月底将进入考核阶段,由镇街组成考核小组定量评分。考试与考核分数将按7:3的比例计算综合总分,最终决定代课教师的去留。本次考试结果和全市最低控制分数线将于4月27日在东莞教育网上公布。
杨晓棠昨日表示,通过考试、考核两道关获聘的代课教师,经公示后,将与用人学校签订合同,原则上聘用年限与校长聘期同步。“现在东莞市公办中、小学校长聘期是4年,大部分校长已受聘1年多。也就是说,这批获聘合同教师第一次将签两年以上。”
据悉,在合同期内,这批获聘教师将实行实名制管理,市镇财政将按同类事业单位聘用人员现行经费供给标准拨给学校。市直属学校合同制教师年总收入不会低于5万元,受聘人员将纳入养老保险社会统筹,按国家规定的条件办理退休(退职),按有关规定享受社会养老保险待遇。
杨晓棠还表示,为了遏制我市的代课教师问题反弹,公办学校今后调入教师必须先报教育局备案,需要哪些岗位经核实后才能招人,绝对不能再出现试用1年以上还无法转正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