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安京京) 开学了,在新学期的第一天,市教委就下发通知,提出要进一步减轻全市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并对减负的关键环节和指标,如课程、作业、考试等进行量化和细化。
本市虽然多年来提倡实施素质教育,但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仍比较突出,并有随着年级升高而趋于严重的趋势,具体表现在“四多三少”。“四多”是学习时间多、家庭作业多、考试排名多和课外补习多,“三少”是睡眠时间少、体育课和体育锻炼少和自主支配时间少。从本学期开始,市教委将“出重拳”,严管理,确保切实减轻学生负担。
本市对中小学生的课时和在校时间做出了详细规定。其中,小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不超过6小时,中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不超过8小时。各中小学校不得早于8时安排教育教学活动,保证学生充分的休息和睡眠时间。学校的课程计划安排和作息时间表要向学生和家长公布。市教委有关负责人对此解释说,不能早于8时安排教学活动不是不能早于8时开校门,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应该允许早到校的学生进入教室自习,但学校不能组织学生大规模学习。
学校要确保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不得增加考试科目的课时或减少、挪用体育、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等非考试科目的课时,确保中小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学校还要严格控制周课时总量。小学一、二年级周课时不得超过26节,语文、数学、英语学科不得超过15课时;三至六年级周课时不得超过30节;初中周课时不得超过34节。
市教委要求学校要严控课外作业总量。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语文、数学和英语可适量布置家庭作业,三、四年级每天作业总量不超过30分钟,五、六年级不超过1小时;初中每天家庭作业总量不超过1.5小时。教师布置作业要坚持“精选、批改、讲评”原则,不能布置简单重复性和惩罚性作业,不能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让学生家长代为评改作业。
针对部分学校滥用考试,周考、月考、季考层出不穷,学生心理负担重,精神压力大的现状,市教委提出要严控义务教育学段的考试方式、科目和难度、次数。区县不能在小学各年级组织选拔性或与升学挂钩的统一考试。小学除语文、数学、英语每学期期末可以举行一次全校或全年级学科考试外,其他课程不得组织考试。除组织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外,区县不得在初中其他年级组织统考。初中各年级每学期只能组织期中、期末2次全校或全年级的学科考试。
区县和学校组织的考试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基本要求,不得随意增加难度,不能以考试成绩对学校、班级、教师、学生排名。在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时,禁止学校采取或变相采取考试、测试、面试等形式选拔学生。
今年寒假,市教委严肃查处了一批补课的学校和区县。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说,严禁学校、教研机构、校外教育机构等以任何名目在课余时间、寒暑假、双休日和其他法定节假日组织在校中小学生集体补文化课或上新课,不能通过组织补习、辅导向学生收取费用。同时,严禁公办中小学教职工利用社会机构组织或参与有偿补课,一旦发现,将在年度考核、职称评定等方面进行处理。
各校还要加强对教辅用书的管理,凡确属教育教学所需的练习册、寒暑假作业等资料,学校应免费提供。严禁学校和教师向学生推荐或推销任何教辅材料,也不能为学生购买教辅材料提供服务。
学校不能单独或与社会培训机构联合或委托举办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各类培训班。不能统一组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报名参加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学科竞赛活动,禁止将各种竞赛成绩、奖励、证书作为入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