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语言运用(共12分)
12.初中三年,语文书是陪伴我们成长的伙伴,请根据要求完成相关题目。(12分)
(1)下面是《成都商报》有关2013年语文教材调整的一则材料,请根据内容,概括出本次教材调整的四个特点。(每点不超过5个字)(4分)
昨日,本报记者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官网上看到《2013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修订情况介绍》。文章称,本次修订工作历时十年。自2004年始,编写组三次前往各地调研,2011年3月申报统编教材。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完成统编教材编写、审查、修改等工作。
2013年出版的七年级教材上下册均有改动。人教社专家称本次调整涉及框架微调、阅读单元调整、课文调整、增加写作内容、减少综合性学习、明确单元学习目标等诸多内容。七年级上册选文没有见到鲁迅等作家的九篇作品,取而代之的是贾平凹、丘吉尔等中外作家的作品,包括本土作家马及时的《王几何》。选文充分 考虑学生年龄特点,让人耳目一新。
此次语文教材的调整,引发了全国各地教师、学生、家长,包括新闻媒体的关注。尤其鲁迅作品的减少问题,更是掀起了讨论的热潮。
(2)精心设计的“阅读导语”,为我们理解语文提供帮助。下面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阅读导语”,编者以人们对鲁迅的认识起笔,又用诗意的语言写出了鲁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中的生活。请结合课文内容,将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注意语意连贯。(4分)
提起鲁迅,人们常常会想到 ① ,但是打开他的童年之窗,我们会发现那里却是 ② :灿烂的春光有童真, ③ ; ④ ,严肃的学习中也不乏快乐。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童年,探索一下他成长的足迹吧。
(3)六本语文书中,无数经典人物令我们难以忘怀。请仿照示例,在下面的课文人物中,任选一个,写一段话。(不要求句式完全一致)。(4分)
王几何(《王几何》) 老头子(《芦花荡》)
香菱(《香菱学诗》) 奥楚蔑洛夫(《变色龙》)
示例:
泥人张:一门最底层的手艺,让人忘记你的真名;你用一团泥巴,找回了尊严。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成都市二○一六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
(含成都市初三毕业会考)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
1.【答案】B
2.【答案】C
3.【答案】B
4.【答案】A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题。
5.【答案】A
6.【答案】D
7.【答案】B
8.【答案】D
第Ⅱ卷(其他类型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9.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6分)
(1)【答案】①温故而知新 ②只有香如故 ③留取丹心照汗青
(2)【答案】
秋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来源:学科网]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泊秦淮[来源:学&科&网Z&X&X&K]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0-12题。
10.【答案】①中国人对猴的喜爱由来已久 ②猴受到人们喜爱的原因 ③中国人用多种多样的艺术方式表达对猴的喜爱
11.【答案】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有力的写出中国人用多种多样的艺术方式表达对猴的喜爱,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12.【答案】不恰当。因为这篇说明文主要说明了猴的形象已经根植于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的民间文化,是从文化内涵的角度来说明阐述的。而猴的种类、猴的生活习性等内容不是人们喜欢猴的根本原因,与文章要表达的主题关系不紧密,所以不恰当。
五、作文(60分)
13.略 参看评分标准
B卷(共50分)
一、诗歌鉴赏(共4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
1.【答案】诗人的回答是笑而不答。“笑而不答”,带有几分神秘的色彩,造成悬念,以诱发读者思索的兴味。“心自闲”三个字,既是山居心境的写照,更表明这“何意栖碧山”的问题,当桃花飘落溪水随之远远流去的时候,诗人觉得此处别有天地,如仙境一般。此时的心情是很安适恬淡的,神态悠然自得身处幽居碧山,心里一片轻松坦然,对于诗人来说,既不觉得新鲜,也不感到困惑,只不过是“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罢了。
2.【答案】C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
3.【答案】B
4.【答案】(1)第二天,散步走到亭子的东南角,见这里长着几丛竹子。
(2)贤才本身并不能把自己与一般人区别开来,要靠赏识和任用贤才的人来加以区别。
5.【答案】文章末段,作者由竹子的遭遇联想到人才的遭遇,阐述了“贤不能自异,唯用贤者异之”这一道理,认为贤才是不能自我显示其才干的,只有掌权者赏识和任用贤才才能充分发现贤才的才干,从而培养、重用他。解释了作者希望“用贤者”能够识才、惜才、爱才、重用人才的主旨。
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共22分)
(一)名著阅读(4分)
6.【答案】“我”下的“决心”具体指:简爱离开圣•约翰去找罗切斯特。
7.【答案】A
(二)现代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11题。
8.【答案】海子爷是一个倔强、有恻隐之心、坚守故乡的人。当他的家人劝说他离开这个苦寒之地时,他坚持留下,苦守土地,能看出他的倔强。他在多年前放掉了老雪狼,并时常拿鱼给它吃,时刻惦记它的生存状态,由此可以看出海子爷有恻隐之心。从“在冰天雪地的海子边,也只有他偏不肯逃离这片故土,还守在这里了”能看出他对故乡的坚守。
9.【答案】这段运用了插叙的手法,补充了多年前海子爷放走了老雪狼的故事,体现了海子爷的恻隐之心;照应并说明了上文海子爷为什么要“习惯性地回头”“兀自笑了”以及老雪狼蹲在不远处的原因。同时,为下文老雪狼救海子爷做了铺垫。
10.【答案】这句话运用了神态和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来老雪狼救海子爷时拼尽全力、不顾一切的样子,体现出老雪狼报答海子爷的决心。
11.【答案】(1)我认同第一个观点。因为无论是代表人类的海子爷还是代表动物的老雪狼,在环境如此恶劣的漠北,依然坚守着自己的故土,即使有别人相劝,即使面对着生活的困境和孤独,都依然坚持,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表现了对故土眷恋和坚守的主题。
(2)我认同第二种观点。因为当海子爷遇到危险的时候,他曾经帮助过的老雪狼冒着生命危险来帮助他,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也没有放弃。人类善待自然时,自然会全力报答人类对它的爱护和尊重。互相关爱早就了这样的“永恒”,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都不抛弃对方,还在一起,可以为对方牺牲自己,所以我们和自然和谐相处是小说的主题。
四、 语言运用(共12分)
12.(1)【答案】经历时间长 涉及内容多 鲁迅被减少 各册均改动
(2)【答案】①他的严肃、庄重 ②另一道风景 ③无味的冬天里也有童趣 ④自由的玩耍中充满幻想
(3)【答案】王几何:一手最标准画技,让人给了你形象的绰号;你用幽默风趣,传授做人的道理。
老头子:一个最平凡的船夫,没人记得你的名字;你用机智勇敢,成为孩子眼中的英雄。
香菱:一个普通的女子,没人相信你能写好诗,你用你的痴迷,写出优美的诗篇。
奥楚蔑洛夫:一个平凡的巡警,人们有困难会寻求你的帮助;你却因你的势利眼,成为了天大的笑话。
【译文】
竹子像贤人,这是为什么呢?竹子的根稳固,稳固是为了确立竹子的本性,君子看见它的根,就想到要培植好坚定不移的 品格(想到意志坚定不移的人)。竹子的秉性直,直是为了站住身体,君子看见它这种秉性,就想到要正直无私,不趋炎附势(想到正直、不偏不倚的人)。竹子的心空,空是为了虚心接受道,君子看见它的心,就想到要虚心接受一切有用的东西(想到虚心求道者)。竹子的节坚定,坚定是为了立志,君子看见它的节,就想到要磨炼自己的品行,不管一帆风顺还是遇到危险时,都始终如一(想到砥砺名节、无论穷通祸福,始终如一的人)。正因为如此,君子都喜欢种竹,把它作为庭院中存在价值的东西。
贞元十九年的春天,我在吏部以拔萃及第,被任命为校书郎。最初在长安求借住处,得到常乐里已故关相国私宅的东亭,在那里住了下来。第二天,散步走 到亭子的东南角,见这里长着几丛竹子,枝叶凋敞,毫无生气。向关家的旧人询问是什么缘故,对方答道:“这些竹子是关相国亲手栽种的。自从相国死后,别人借住在这里,从那时起,做筐篓的人来砍,做扫帚的人也来砍,砍伐剩下的竹子,长的已不到八尺,数量也不到百竿了。还有平常的草木混杂生在竹丛中,长得繁盛茂密,简直都没有竹子的苗了。”我感到很惋惜,这些竹子,是由年迈德崇的关相国亲手种植,现在竟被庸俗之人看得如此卑贱。但即使被砍削、废弃到这种程度,其秉性却仍然不变。于是我把那些繁盛茂密的草木铲掉,给竹子施加肥料,又在下面疏通、培修土层,没用一天就干完了。从此以后,这些竹子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随风依依,生机盎然,好象在感激着我的知遇之情。
叹啊!竹子,不过是一种植物,与人有什么关系呢?就由于它与贤人相似,人们就爱惜它,培植它,何况对于真正的贤人呢?然而,竹子与其它草木的关系,也就象贤人与一般人的关系一样。唉!竹子本身并不能把自己与其它草木区别开来,要靠人来加以区别,贤人本身并不能把自己与一般人区别开来,要靠使用贤人的人来加以区别。因此,写了这篇《养竹记》,书写在东亭的壁上,是为了留给以后居住这所房子的人,也是为了使现在使用贤人的人知晓罢了。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