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抢镜
中职生也有机会走出国门深造
新快报讯在昨天的咨询会上,相比普高的中规中矩,各类职业学校为吸引生源,出尽奇招,有学校推出3D打印吸引眼球,有学校让学生cosplay动漫角色派发传单,“国际牌”概念也首次出现在中职学校的招生中。
国际牌成为招生亮点
在广州市财经职业学校,“国际牌”成为今年学校的招生亮点。据学校校长张立波介绍,目前学校已经与新西兰怀卡托理工学院签订了三二分段大专班的战略联合办学协议,为考生开拓直升国外大学的通道。
据悉,合作方式有“1 2”或“2 1”两种,即两年或一年在本校就读,之后的时间,只要通过了语言测试,就可以到新西兰上学,该校会计、商务英语、金融、市场营销等专业都是合作方向。
这也意味着,考生报读中职学校,同样有机会走出国门继续深造。
部分优质中职减少招生
根据市招考办公布的数据,今年中职计划招生5.2万人,比去年减少近7000人,昨日,记者在现场发现,减少招生计划的多为优质中职学校,减幅最大的超过600人。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某重点中职校长表示,中职学校今年减少招生的重要原因是实行绩效工资,老师往外招生的积极性也随之减少。该校长介绍,中职属于差额拨款单位,老师薪水与学生多少直接挂钩,所以除了完成计划内的招生之外,不少中职都会计划外招生,但从今年开始,市内中职学校实行绩效工资,“搞大锅饭”致使老师招收计划外学生的积极性减弱。
“优质中职减少招生计划,能去好学校的孩子少了!”该校长坦言,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