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3考试网
 3773考试网 - 中考网 - 各省中考 - 海南中考 - 正文

2015海南中考中招各学科考试说明

来源:海南省教育厅 2015-2-13 9:39:01

 

英语科

一、考试要求和目标

考查学生对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规定的初中一、二、三年级英语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话题)的掌握情况,同时结合基础知识,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

二、命题范围和内容

以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

三、考试方式

采用闭卷笔答考试方式(含听力笔答)。考试时间90分钟。

四、试卷结构

(一)全卷总分120分(其中听力20分)。

(二)试卷分为第一卷和第二卷。第一卷为选择题,第二卷为非选择题。

(三)试卷题型、题量分值比例见下表:

 

 

题数

分值

第一部分听力

 

 

 

 

听句子选图画。根据其内容选择正确的图画。

情景反应。听录音,选出能正确应答你所听到句子的答语。

对话理解。根据你所听到的对话内容及问题,选择正确选项。

短文理解。根据你所听到的短文内容选择正确选项。

5

 

5

 

5

 

5

5

 

5

 

5

 

5

第二部分语言知识运 用

V

 

 

VI

选择填空

A)单词辩音

B)单项选择

完形填空

 

5

15

10

 

5

15

10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

VII

V

阅读理解

情景交际

15

5

30

5

 

IX

 

 

 

X

 

 

词汇。

A) 用方框内单词的正确形式填空。

B) 根据句子的意思及所给的词首字母(或汉语提示),完成单词。

写作

A按要求描述人物和事件。

B)命题作文。

 

5

 

5

 

1

1

 

5

 

5

 

10

15

思想品德科

一、考试目标与要求

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等关系,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着重考查学生对本学科所学基本观点、基本知识的整体把握及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坚持正确的思想教育价值和良好道德行为养成导向,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要密切联系现实生活,关心现实重大的社会问题,重在于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命题范围和内容

依据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参考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命题。考试范围包括:

(一)成长中的我。

(二)我与他人的关系。

(三)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

(四)2014430日至2015430日国内外时事。

三、考试方式

采用全开卷笔答考试方式,思想品德科与历史科合场分卷。思想品德科考试时间60分钟,思想品德科和历史科考试时间共135分钟(含15分钟间歇时间)。

四、试卷结构

(一)思想品德科总分100分。

(二)试卷内容比例。

《成长中的我》约占20%,《我与他人的关系》约占20%,《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约占50%,国内外时事约占10%

(三)题型分值比例。

单项选择题约占48%,简答题约占10%,辨析题约占12%,材料分析题约占30%

历史科

一、考试目标和要求

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考查。切实有效地把考查历史知识与考查学生能力、学习方法、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起来。注重考查学生收集、阅读历史材料,并从中获取和运用有效信息的能力;注重考查学生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观察现实社会的能力和学生的历史意识;注重考查学生自主与合作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历史试题的编制既要以历史问题为出发点,同时要体现时代性,贴近学生和社会,加强理论与实际、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命题范围和内容

依据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参考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考查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海南历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的内容。

三、考试方式

采用全开卷笔答考试方式,历史科与思想品德科合场分卷。历史科考试时间60分钟,历史科和思想品德科合场考试时间共135分钟(含15分钟间歇时间)。

四、试卷结构

(一)历史科总分100分。

(二)中国历史约占60%,世界历史约占40%

(三)试卷分一、二卷。第一卷为选择题,约60分;第二卷为非选择题(材料解析题和问答、简述题),约40分。

物理科

一、考试目标和要求

(一)考查学生对义务教育阶段物理学科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基本的理解、分析、推理与概括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科学探究相关能力的考查渗透于基本知识与能力的考查之中。

(二)注重试题的实践性、探究性和开放性。试题素材恰当反映当代物理科技的发展及其应用,反映物理科技发展对社会进步的影响以及带来的一些社会问题。在加强与生产生活、学生经验的联系的同时,注重试题的价值取向,体现探究性。强调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

(三)知识考试的要求分三个层次:了解、认识、理解。对技能的要求为独立操作。

了解:是指能再认或回忆知识,能识别、辨认事实和证据,能举出例子,能描述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

认识:介于了解和理解之间

理解:是指能把握现象的内在逻辑联系,运用规律分析解决简单问题,包括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进行简单计算;能对规律和现象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能为自己的观点提供证据;  初步具有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独立操作:是指能正确使用仪器、工具,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并得出结果;初步具有对实验过程进行调整或改进的能力。

二、命题范围和内容

以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以科学内容的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三部分为基本范围,科学探究内容渗透在各部分之中。

三、考试方式

采用闭卷笔答考试方式,物理科和化学科合场分卷。物理科考试时间60分钟,物理科和化学科合场考试时间共135分钟(含15分钟间歇时间)。

四、试卷结构

(一)物理科总分100分。

(二)试题题型及比例为:选择题约占30%,填空题约占30%,作图与实验题约占20%,计算与简答题约占20%

(三)科学内容各部分的比例:物质约占20%,运动与相互作用约占40%,能量约占40%。涉及科学探究内容约20%,渗透于科学内容考查之中。

化学科

一、考试目标和要求

命题关注核心概念和原理,重视知识的相互联系,特别重视通过实验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关注化学与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确保试题的科学性,杜绝生造、难繁的题目。在试题内涵中体现课程标准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要求。

二、命题范围和内容

命题依据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具体包括:

(一)身边的化学物质: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用途,氧气和二氧化碳,水的组成和水的净化,常见的溶液,常见金属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生活中常见的酸、碱、盐的主要性质、用途及鉴别方法,常见有机物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组成和分类,物质的微观构成,常见化学元素的名称、符号、简单分类,物质组成的表示,元素观、微粒观。

(三)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化学反应类型,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中的转化观、守恒观。

(四)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与能源和能源的利用,常见化学合成材料的应用,化学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化学与环境。

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渗透到以上各内容板块当中。

三、考试方式

采用闭卷笔答考试方式,化学科与物理科合场分卷。化学科考试时间60分钟,化学科和物理科合场考试时间共135分钟(含15分钟间歇时间)。

四、试卷结构

(一)化学科总分100分。

(二)试题主要题型及比例:选择题约42分,填空题约26分,简答题约10分、实验题约12分和计算题约10分。

(三)各部分内容比例为:身边的化学物质约占42%,物质构成的奥秘约占21%,物质的化学变化约占22%,化学与社会发展约占15%

生物科

一、考试目标和要求

(一)全面、准确地考查学生本学科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

(二)强调以能力立意,紧密结合学生实际、本地实际和环境问题,注重考查学生理解主干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鼓励创新,尽量减少或者不考死记硬背、单纯记忆的内容。

二、命题范围和内容

以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在内容设计上一般以一个一级主题作为一个单元,共设有8个单元(科学探究和生物技术这2个一级主题和生态文明教育不单独设立,其内容渗透在所设的8个单元之中)。

三、考试方式

采用闭卷笔答考试方式,生物科和地理科合场分卷。生物科考试时间60分钟,生物科和地理科合场考试时间共135分钟(含15分钟间歇时间)。

四、试卷结构

(一)生物科总分100分。

(二)试题题型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选择题约50分,非选择题约50分。非选择题以填空题的形式为主。

考试的内容及权重如下表:

一级主题(单元)

权重

1、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2%

2、生物与环境

12%

3、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12%

4、生物圈中的人

20%

5、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6%

6、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

14%

7、生物的多样性

14%

8、健康地生活

10%

 

100%

 

地理科

一、考试目标与要求

从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全面考查评价学生对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要求的达成情况,促进学生地理素养的提高和发展。试题设计注重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贴近学生生活,关注社会热点,考查学生运用地理学科知识和能力分析解决相关的生产生活问题,突出学生地理素养和能力的考查。

二、命题范围和内容

以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内容标准为命题依据,具体包括:

(一)地球与地图:地球与地球仪、地图。

(二)世界地理:海洋与陆地、气候、居民、地域发展差异、认识区域。

(三)中国地理:疆域与人口、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与文化、地域差异、认识区域。

(四)乡土(海南)地理。

三、考试方式

(一)采用闭卷笔答考试方式,地理科与生物科合场分卷。地理科考试时间60分钟,地理科和生物科合场考试时间共135分钟(含15分钟间歇时间)。

(二)需要带上作图工具(如尺子、三角板、圆规等)

四、试卷结构

(一)地理科总分100分。

(二)试题内容比例为:地球和地图约占10%,世界地理约占35%,中国地理(含海南地理)约占55%

(三)试题题型及比例为:选择题约60分,综合题约40分,综合题包括读图题、材料(图片、文字、数据)分析题、简答题和作图题等。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