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篮球
1.测验项目
(1)助跑摸高(20 分)
A 考试办法: 助跑单脚跳起摸高,以摸高的最高度计分,每人做两次,计其中一次最佳成绩。
B 评分标准:满分 20 分,其达标成绩详见评分表。
(2)往返运球投篮(20 分)
A 考试办法
由球场右侧边线中点开始,面向球篮用右手运球上篮,同时开始计时;球投中篮后,还用右手运至左侧边线中点;然后折转换左手运球上篮;投中篮后,还用左手运球回到原起点,同样重复上述运球投篮一次,再回到原起点时停表。每人做两次,计其中一次最佳成绩。
要求:连续运球,不得远推运球上篮;必须投中篮后,才能继续运球,投不中要继续再投,直到投中,投篮的手(左手或右手投)不加限制。
B 评分标准
按其计时成绩评分,满分为 20 分,详见评分表。
(3)投篮(20 分)
A 考试办法 以篮圈投影中心为圆心,以该点至罚球线的距离为半径,划一圆弧。开始时,考生在弧
线处作跳投,并开始计时:投篮后自己抢篮板球,再运至弧线外再跳投,连续做一分钟(女生投篮可作定位投,也可以跳投)。
要求:必须向上起跳投篮,否则不算投篮;投篮时不得踏线或过线,不得带球跑,违者投中无效。
B 评分标准
按其 1 分钟内投中次数计分,满分为 20 分,详见评分表。
(4)比赛(全场或半场10分)
A 考试办法: 根据考生人数或当地具体情况,进行全场或半场的编队比赛,采用半场人盯人防守,测验其技术和战术的运用能力。对成绩较好的学生,可再进行一轮比赛,每场比赛时间要以能够全部观察了解每个考生的情况而定,评定的内容有:
a 个人攻防能力:观察进攻技术运用的合理性和熟练程度。重点看投篮、突破和传接球。
b 防守能力:观察个人防守和协同防守能力。
c 战术意识:观察全场比赛中攻守转换速度、快攻意识和个人战术行动的能力。
B 评分标准:满分10 分,按四级评分。优秀(10—8.5分):较好地做到以上三项。良好(8.4—7分):较好地做到前两项。及格(6.9—6 分):三项中有一项稍好者。不及格(6分以下):三项皆差者。
2.评分表:
表 29 篮球
助跑摸高 20 分 |
往返运球投篮 20 分 |
投篮 20 分 |
男 |
分值 |
女 |
男 |
分值 |
女 |
男 |
分值 |
女 |
3.10 米
3.09 米
3.08 米
3.07 米
3.06 米
3.05 米
3.04 米
3.03 米
3.02 米
3.01 米
3.00 米
2.99 米
2.98 米
2.97 米
2.96 米
2.95 米
2.94 米
2.93 米
2.92 米
2.91 米
2.90 米
2.89 米
2.88 米
2.87 米
2.86 米 |
20
19
18
17
16
15
14
13.2
12.4
11.6
10.8
10
9.2
8.4
7.6
7
6.4
5.8
5.2
4.6
4
3.4
2.8
2.2
1.6 |
2.80 米
2.79 米
2.78 米
2.77 米
2.76 米
2.75 米
2.74 米
2.73 米
2.72 米
2.71 米
2.70 米
2.69 米
2.68 米
2.67 米
2.66 米
2.65 米
2.64 米
2.63 米
2.62 米
2.61 米
2.60 米
2.59 米
2.58 米
2.57 米
2.56 米 |
28″
28″5
29″
29″5
30″
30″5
31″
31″5
32″
32″5
33″
33″5
34″
34″5
35″
35″5
36″
36″5
37″
37″5
38″ |
20
19
18
17
16
15
14
13.2
12.4
11.6
10.8
10
9.2
8.4
7.6
7
6.4
5.8
5.2
4.6
4 |
33″
33″5
34″
34″5
35″
35″5
36″
36″5
37″
37″5
38″
38″5
39″
39″5
40″
40″5
41″
41″5
42″
42″5
43″ |
8 次
7 次
6 次
5 次
4 次
3 次
2 次
1 次 |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
7 次
6 次
5 次
4 次
3 次
2 次
1 次 |
(四)足球
1.男子测验项目
(1)颠球(12 分)
A、考试办法
a 受试者可用脚、大腿、肩和头等各部位,连续颠球,(主要用左、右脚背面颠球)落 地则为一次。
b 每人做两次,计最佳一次成绩。
B.评分标准
该项成绩为 12 分,详见评分表(32)。
(2)定位球传准(16分)
A.场地设置
a 以 O 为圆心,以 2 米和 3 米为半径,分别划里外两个圆。圆心处插上一根 1.5 米高并 系有彩色小旗的标志杆,作为传准的目标。
b 以 25 米长为半径,从圆心向任何方向划一条 5 米长弧为传球限制线(见图形)
25M 5
M
3m
图 3 定位传准图
B.考试办法
a 受试者将球放在限制线上,用任一脚脚背内侧向圆圈里传球,球落在圈里和圈线上均为有效。
b 每人踢 5 次,每次均计成绩,5 次成绩之和为该项成绩。
C.评分标准
该项达标成绩为 16分,达标时,每传入半径为 2 米圈者,得 3.2分;每传入半径为 3 米 到 2 米范围者,得 1.6分。5 次达标成绩之和为该项成绩。达标成绩详见评分表(34)。
(3)20 米运球过竿射门(16分)
A.场地设置
a 在罚球区线中点处,画一条 20 米长的垂线,距罚球区线之远端为起点。
b 距罚球区线 2 米处起,沿 20 米垂线插置杆竿 8 根,竿间距离为 2 米,第 8 根标竿距起 点 4 米。(见图 4)
2M 2M 2M 2M 2M 2M 2M 2M 起点
图 4 20 米运球过杆射门场地设置图
c 标竿固定垂直插在地面上,插入地下深度不限,以受试者碰不倒竿为宜。竿高至少 1.5米。
B.考试办法
a 受试者从起点开始运球,脚触球开表计时。运球逐个绕过标竿后射门,球越过球门时停表。
b 每人做两次,取最佳一次成绩。
c 运球漏竿或未射中球门,则无成绩。若球击中球门横木或立柱弹回场内,可补做一次。
C.评分标准
该项成绩为 16分,详见评分表(34)。
(4)头球顶准(16分)
A.场地设置
划一直线,长 4 米,为顶球限制线。以限制线的中点 A 为垂点,作一垂线 OA,长 10米。再以 O 为圆心,以 1.5 米和 2 米为半径,分别划里、外两个圆。
B.考试办法
a 受试者站在限制线后,接迎前方抛来的球(抛球者在考生内自选,抛球者所站位置由 顶球者自定)。将其顶向圆圈,球落在圈里和圈线上均为有效。
b 每人连续做 8 次,每次均计成绩,8 次成绩之和为该项成绩。
c 顶球时,受试者可以原地或跳起顶球。但必须在限制线后完成触球动作。
d 顶球时,受试者对前方抛来的球有选择权,不适合的可以不顶,但 8 次顶球限 3 次选 择权。(最多有 11 次抛球机会,最多有 8 次顶球)。
C.评分标准
该项达标成绩为 16 分。达标时,每顶入半径为 1.5 米圈者,得 2 分;每顶入半径为 2 米 到 1.5 米范围内者,得 1 分。未顶准者,不计成绩。8 次成绩之和为该项成绩。
(5)比赛(10 分) A.考试办法 可按受试者自报位置分组比赛,测试考生技、战术运用能力,球场意思和比赛作风(团结协作,拼搏精神等)。(如果没有标准场地,可借用篮球场或手球场进行 3 对 3 或 4 对 4抢截或进行小场地比赛)。 B.评分标准。详见评分表(33) 优秀,(10—8)分:技术熟练、运用合理,战术意识强,体能表现好,具有很好的协作配合精神。良好,(7.9—7)分:技术熟练,运用合理,战术意识较强,体能表现良好,具有较好的协作配合精神。及格,(6.9—6)分:技术较熟练,运用较合理,战术意识一般,体能表现良好,具有 一定的协作配合精神。不及格,(6 分以下):技术不熟练,运用不合理,战术意识差,体能表现一般,不具有 协作配合精神。
(6)守门员加试(16分)
守门员免试 20 米运球过杆射门,加试接扑球技术。
A.考试办法
守门员立于球门线中间,主考人位于守门员正面 6—8 米处,向他前面左右两侧用手抛 球或用脚射低球,平球和高球,守门员完成接扑技术。
B.评分标准 按四级评分,详见评分表(33)优秀:反应能力强,弹跳力强,接扑球技术运用合理、熟练。 良好:反应能力强,弹跳力较好,接扑球技术运用较合理,较熟练。及格:反应能力和弹跳力一般,接扑球技术运用基本合理。不及格:反应能力、弹跳力和接扑球技术较差。
2.女子测验项目
(1)女子足球专项考试项目与男子相同;
(2)女子场地设置
a 20 米运球过杆射门场地设置同男子;
b 定位球传准:半径 25 米减为 22 米;
c 头球顶准:垂线 10 米减为 8 米;
3、评分表(表30、31、32)
表 30 男子足球专项评分表
颠球 |
定位
球传
准 |
20 米运球过竿射门 |
头球
顶准 |
分值 |
成绩
(次) |
成绩
(分) |
分值 |
成绩 |
分值 |
成绩 |
成绩
(分) |
12
10
8
6
4
2
0.2 |
60
50
40
30
20
10
1 |
16
14.4
12.8
11.2
9.6
8
6.4
4.8
3.2
1.6 |
16
15.6
15.2
14.8
14.4
14
13.6
13.2
12.8
12.4
12
11.6
11.2
10.8
10.2
10
9.6 |
9″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
9.2
8.8
8.4
8
7.6
7.2
6.8
6.4
6
5.6
5.2
4.8
4.4
4
3.6
3.2
2.8
2.4
2
1.6
1.2
0.8
0.4 |
10″7
10″8
10″9
11″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
16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
表 31 男女足球专项比赛评分表
优 秀 |
10—8 |
8—6.8 |
良 好 |
7.9—7 |
6.7—5.6 |
及 格 |
6.9—6 |
5.5——4.8 |
不及格 |
6 以下 |
4.8 以下 |
表 32 女子足球专项评分表
颠 球 |
定位球
传准 |
20 米运球过竿射门 |
头球顶准 |
分值 |
成绩
(次) |
成绩
(分) |
分值 |
成绩 |
分值 |
成绩 |
成绩(分) |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
55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1 |
8
7.2
6.4
5.6
4.8
4.0
3.2
2.4
1.6
0.8 |
16
15.6
15.2
14.8
14.4
14
13.6
13.2
12.8
12.4
12
11.6
11.2
10.8
10.2
10
9.6 |
9″4
9″5
9″6
9″7
9″8
9″9
1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
11″1
11″2
11″3 |
9.2
8.8
8.4
8
7.6
7.2
6.8
6.4
6
5.6
5.2
4.8
4.4
4
3.6
3.2
2.8
2.4
2
1.6
1.2
0.8
0.4 |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
13″1
13″2
13″3 |
16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
(五)、武术
1.专项总分计算方法:
武术专项总分按 70 分计算,其中专项素质占 50%,共 35分,套路占 50%,共 35 分,考生的专项素质和套路得分总和即为武术专项技术总分。
2. 测验项目
(1)专项素质正压腿、正踢腿、仆步抡拍、腾空飞脚、旋风脚、侧空翻。
(2)套路
拳术一套(任选),完成时间不少于 1 分钟。
器械一套(任选),完成时间不少于 1 分钟。
3.考试办法
(1)专项素质按评分表顺序及评分标准,逐项进行。
(2)拳术和器械套路按现场发挥情况,按《武术套路竞赛规则》评分。
4.评分标准及要求(见表 33、34)
表33 武术专项素质评分表
顺
序 |
名
称 |
标 准 |
分值 |
总
分 |
1 |
正 压 腿 |
1.面对肋木或一定高度的物体,并步站立,一腿架起脚尖勾紧,两腿伸直,
立腰、收髋,上体前俯,两手抱住脚掌,脚尖触额。
2.标准同前,脚尖距前额 5 公分。
3.标准同前,脚尖距前额 10 公分。 |
左 右
2 2
1 1
0.5 0.5 |
4 |
2 |
正
踢 腿 |
1.上体正直,支撑腿膝伸直,摆踢腿膝直勾脚尖向前额处踢,脚尖踢触前额。
2.标准同前,脚尖距前额 5 公分。
3.标准同前,脚尖距前额 10 公分。
(注:1.踢腿时上体前倾,支撑腿摆动腿弯曲者不予评分。2.左右腿交替 各作两次取最佳成绩。) |
1.5 1.5
1 1
0.5 0.5 |
3 |
3 |
仆 步 抡 拍 |
1.左仆步拍地为预备姿势,以腰带臂,两臂伸直向上抡臂贴近耳,下抡贴近 腿,立抡成圆,拍地时仆腿膝伸直,击拍响亮,每击拍地面一次,动作规范 记数一次,动作不规范不计次数。速度为 10 秒 10 次。
2.标准同前,速度为 10 秒 9 次。
3.标准同前,速度为 10 秒 7 次。
(注:左右抡臂交替拍地,每击拍地面 1 次记数一次,动作不规范不计次数) |
4
3
2.5
1 |
4 |
4 |
腾 空 飞 脚 |
1.姿势正确,腾空高,左腿屈膝收控于胸前,右腿在空中摆踢高度过肩,在
腾空的最高点完成击响动作,落地轻稳。
2.姿势正确,腾空高,左腿屈膝收控于胸前,右腿在空中摆踢高度过胸, 在腾空最高点完成击响动作,落地稳。
3.姿势较正确,腾空较高,左腿屈膝收控于腰前,右腿在空中摆踢高度过
腰,在腾空最高点完成击响动作,落地较稳。
4.姿势较正确,基本能腾空完成击响动作。
(注:1.必须腾空击响,落地击响不予评分。2.左腿未屈膝收控于腹前不予 评分。) |
8
6
4
2 |
8 |
5 |
旋 风 脚 |
1.姿势正确,腾空高,身体在空中旋转一周,在腾空最高点右脚贴近身体作 里合腿击响动作,击响点近面前,落地轻稳。
2.姿势正确,腾空高,身体在空中旋转一周,在腾空最高点完成里合腿击响 动作,击响点近面前,落地稳。
3.姿势正确,腾空较高,身体在空中旋转一周,在腾空最高点完成里合腿击
响动作,击响点过肩,落地稳。
4.姿势较正确,基本能腾空完成里合腿击响动作,落地较稳。
(注:1.必须腾空击响,落地击响不予评分。2.身体在空中旋转少于 270° 不予评分。) |
8
6
4
2 |
8 |
6 |
侧 空 翻 |
1.姿势正确,腾空高,身体在空中翻转一周,两腿直,翻转快,落地轻稳。
2.姿势正确,腾空较高,在空中翻转一周,两腿直,翻转快,落地稳。
3.姿势较正确,腾空较高,在空中翻转一周,两腿稍曲,翻转较快,落地稳。
4.能在空中完成一周的翻转动作,落地较稳。 |
8
6.4
2
2.5 |
8 |
表 34 武术套路评分表
名 称 |
要 求 |
标准 |
分值 |
总分 |
拳术(不少
1分钟) |
姿势正确,
方法清楚,
动作协调,
劲力顺达,
精神贯注,
节奏分明,
内容充实,
特点突出。 |
优秀
良好 中
及格 |
18-20
16-17.9
14-15.9
12-13.9 |
20 |
器械(不 少于
1 分钟) |
姿势正确,
方法清楚,
身械协调,
力点准确,
精神贯注,
节奏分明,
内容充实,
特点突出。 |
优秀 良好 中 及格 |
13-15
12.6-12.9
10.5-12.5
9-10.4 |
15 |
(六)乒乓球
1.测验项目
(1)正手攻球(20 分)
A 对手的选择 由主考人指定陪测人,二人同时测验,如被测人数不够或水平相差悬殊,经主考人批准
后,可另选陪测人。以下各项测验不变。
B 考试办法
二人正手位斜线对攻 1 分钟,计算被测人最高一次击球板数。如被测人失误后从零开始计数,如陪测人失误,被测人则计连续板数。每人打两次,计最佳一次成绩。
C 评分标准
a 达标:满分 16分。每4板得 1分,详见评分表。 b 技评:满分 4分,按四级评分。优秀:正手攻球动作完整、协调,控制球能力强。良好:正手攻球动作完整、较协调,控制能力较强。 及格:正攻球动作基本完整、协调,控制球能力一般。 不及格:正手攻球动作不完整、不协调,控制球能力差。
(2)搓中侧身突击(搓中侧身拉弧圈球)(20 分)
A考试办法 在两人对搓中,被测人侧身突击(拉球),要求搓球有中等旋转强度,高度适宜。
B 评分标准
a 达标:满分 16 分。每人突击 16 板球,计突击成功板数,每突击一次后再重新发球。每成功一板得 1 分。详见评分表。
b 技评:满分 4分,按四级评分。 突击 优秀:突击动作速度快,爆发力强,具有较高的击球质量。良好:突击动作速度快,爆发力较强,具有一定的击球质量。及格:突击动作尚属迅速,爆发力和击球质量一般。 不及格:突击动作速度慢,爆发力和击球质量较差。 侧身拉弧圈球优秀:拉弧圈球动作协调,出手速度快,爆发力强,旋转质量高良好:拉弧圈球动作协调,出手速度较快,爆发力较强,旋转质量较高。及格:拉弧圈球动作基本协调,出手速度、爆发力和旋转质量均一般。不及格:拉弧圈球动作不协调,出手速度、爆发力和旋转质量均差。
(3)综合技术(20 分) 按被测人个人打法类型每人自选一项。
左推右攻:
A 考试办法
陪测人有规律地一点推两点,球送至对方 2/3 台范围内,被测人连续做左推右攻,两点打对方反手位一点,计击球组数,时间 1 分钟。被测人失误后可从零开始再做一次,计两次之最佳一次成绩。如陪测人失误,被测人则计连续板数。
B 评分标准
a 达标:满分 16 分。被测人左推右攻两板球为一组,连续打,计击球组数。每两组得 1分,详见评分表。
b 技评:满分 4 分,按四级评分。 优秀:正、反手动作结合自如,步法移动迅速、准确。良好:正、反手动作结合较自如,步法移动较迅速、准确。及格:正、反手动作结合基本自如,步法移动基本迅速、准确。不及格:正、反手动作结合不自如,步法移动不迅速、不准确。
正反手攻球:
A 考试办法
陪测人有规律地一点推两点,球送至对方 2/3 台范围内,被测人用中等力量连续做正反 手攻球,两点打对方反手位一点,计击球组数,时间 1 分钟。被测人失误后可从零开始再做一次,计两次之最佳一次成绩。如陪测人失误,被测人则计连续板数。
B 评分标准
a 达标:满分 16分。被测人正、反手各攻一板为一组,连续打,计击球组数。每两组得1 分,详见评分表。
b 技评:满分 4 分,按四级评分。 技评评分标准同左推右攻。正、反手削球:
A 考试办法
陪测人有规律地一点拉两点,球送至对方 2/3 台范围内,被测人连续做正反手削球,两 点削一点,不限时间。被测人失误后可从零开始再做一次,计两次之最佳一次成绩。如陪测人失误,被测人则计连续板数。
a 达标:满分 16 分。被测人正、反手各削一板为一组,连续削,计击球组数。每组得 0.5分,详见评分表。
b 技评:满分4分,按四级评分。技评评分标准同左推右攻。连续拉弧圈球:
A 考试办法
陪测人有规律地将球送至左或右 1/2 台内,被测人移动中连续拉弧圈球。不限时间,被 测人失误后可从零开始再做一次,计两次之最佳一次成绩。如陪测人失误,被测人则计连续板数。
B 评分标准
a 达标:满分 16分。被测人连续打,计拉球板数。每两板得 1分,详见评分表。
b 技评:满分 4分,按四级评分。优秀:动作协调,步法移动迅速、准确。良好:动作协调,步法移动较迅速、准确。 及格:动作基本协调,步法移动基本迅速、准确。不及格:动作不协调,步法移动不迅速、不准确。
(4)实战测验(5分)
A 考试办法 根据报考人数,组织循环或淘汰赛,通过比赛观察被测人的全面技术水平和战术意识,并排列名次。若有陪测人参加,要求是二级运动员或相当于二级运动员水平。
B 评分标准
采用技评方法,满分 5分,按四级评分。 优秀:个人打法风格突出,技术全面,实战能力强。 良好:个人打法风格较突出,技术较全面,实战能力较强。及格:个人打法尚有一定风格,技术基本全面,实战能力一般。不及格:个人打法无风格,技术不全面,实战能力差。
(5)专项身体素质(5 分)
四米平行往返摸球台方法:在四米距离内并步或滑步(交叉步移动无效)进行左右移动,同时单手触摸球台30 次,计所需的时间。详见评分表。
2、评分表
表 35 达标项目评分表
达标项目评分表53分(其中专项身体素质5分)
分值 |
正手攻球 |
搓球突击 |
综合技术 |
专项整体 |
左推右攻 |
正反手攻球 |
正反手削球 |
连续拉弧圈球 |
四米平行往返摸球台 |
男 |
女 |
16
15
14
13
12
11
10 5
9 4.5
8 4
7 3.5
6 3
5 2.5
4 2
3 1.5
2 1
1 0.5 |
64 板60
56
52
48
44
40
36
32
28
24
20
16
12
8
4 |
16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
32 组
30
28
26
24
22
20
18
16
14
12
10
8
6
4
2 |
32组
30
28
26
24
22
20
18
16
14
12
10
8
6
4
2 |
16 组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
32 板
30
28
26
24
22
20
18
16
14
12
10
8
6
4
2 |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
表 36 技评评分表
成绩 |
分值 |
达标项目3项各4分 |
实战5分 |
优 |
4 |
5 |
良 |
3 |
4 |
及 |
2 |
3 |
不及格 |
1分以下 |
3分以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