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3】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文言是中国文化的根
王丽
①文言是中国文化的根。自甲骨文起,三千年间,凡中国历史、文化、文学、政治、军事、医卜、农业、算学等所有重要典籍均为文言。文言是打开这个宝藏的钥匙。身为中国人,不懂文言,很难真正了解自己的历史文化,也很难做到“鉴古知今”。
②我们的前人留下了大量的文学经典,如《离骚》《出师表》《陋室铭》《兰亭集序》《桃花源记》……这些用文言撰写的经典之作像一条永不枯竭的河流,滋养了世世代代的中国人。这些经典与其他典籍一起化为文化基因融入炎黄子孙的血脉里,形成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审美方式和情感表达方式。
③曾经有人说,文言难懂难学,不够大众化。可是,人类是一种具有高级精神活动的动物,需要有一座精神殿堂,而在这座殿堂里,需要用一种更深沉、更庄严、更典雅、更具仪式感的语言来表达。文言文,以及用文言文所撰写的赋、表、记、铭、传、碑、祭文、对联等,便是这种需求的具体体现。
④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图像时代。众所皆知,图像是平面的,它让我们直接面对所谓的实际存在,而语言的抽象性却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比之白话的直白和浅露,文言的高度凝练及其特有的含蓄、蕴藉,具有无穷的“言外之意”和“韵外之致”,为读者提供了巨大的再创造的语言空间,其品读过程本身就是想象力的展开与激活。并且,文言所特有的节奏和音韵,即在表达上所造成的一唱三叹、回环婉转、起伏跌宕、抑扬顿挫等等,使它具有白话所无法比拟的语言张力。晚年在台湾的于右任先生曾写下《望大陆》一诗----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⑤放眼古今中外,抒发思乡之情的诗文千千万。唯有用古老的文言,才能唱出如此回肠荡气、触动炎黄子孙灵魂深处隐痛的绝唱。
⑥面对如此绝唱,某些对文言持有偏见的人应当要深刻地反思:时下国人语言之粗鄙低俗,整体文化教养之令人失望,是否与文言传统的断裂有某种关系?
(选自2013年5月15日《 中国青年报 》,有删改)
1.第①段中加点的“这个宝藏”指代什么?“这个宝藏”对中华民族产生了什么影响?
2.比之图像,语言的优势在哪里?比之白话,文言具有哪两个特点?
优势:
特点:
3. 在作者看来,划线句“文言难懂难学,不够大众化”的观点,导致了怎样的结果?
【答案】1.中国古代所有重要典籍。 形成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审美方式和情感表达方式。(或“滋养了世世代代的中国人”) 2.语言的抽象性为读者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①高度凝练、含蓄、蕴藉(或“具有无穷的‘言外之意’和‘韵外之致’”) ②特有的节奏和音韵,具有白话无法比拟的语言张力。 3.国人语言粗鄙低俗,整体文化教养令人失望,文言传统断裂。
【例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设计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
“人体工程学原理”这个专业名词早就成了一个大众概念,但这却是个极其精密复杂的学科,要形容它只有一个词——“琐碎”。研究人体工程学的人首先要研究人体特征,对常见体征的研究精确到厘米,男女老少、高矮胖瘦都要分别照顾到;除了这些可以量化的特点,还要研究人类的常见行为,各个人种的文化特色和各个地域的生活习惯。
人体工程学原则在北欧设计中发挥到了极致,北欧工业设计的代名词是家居。北欧人强调简单与舒适,在设计时,除了造型追求艺术性外,更注重从人体结构出发,讲究设计造型和曲线如何与人体接触时完美地吻合在一起,使其与人体协调,倍感舒适。比如设计一把椅子,很多椅子的椅背根部是留有空隙的,这可大有讲究。
以比较简单的工作用坐椅为例。设计一把符合人体工程学用的工作椅至少要考虑坐高、坐深、坐宽、坐面曲度、座面倾斜度和靠背等6 个方面。
坐高是指坐面前缘至地面的垂直距离,这是影响坐姿舒适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对腰椎的影响最大。通过研究发现,没有靠背的椅子坐高为400mm时,腰椎的活动度最高、疲劳感最强;稍高或稍低都能减轻腰部疲劳。这就是为什么在生活中,人们喜欢坐着矮凳劳动,在酒吧里坐高凳玩闹。
坐深是指坐面前沿至后沿的距离,劳累了一天,很多人回到家都会坐进沙发深处看看电视。事实上,坐面过深,会使膝窝处产生麻木的反应;尤其对于工作椅,坐深最好浅一些,一般380-420mm之间比较适宜。
光是看这些精确到毫米的数据,就已经让人乏味疲倦了,更何况还要考虑到压力和身体机能。所以设计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回到之前提过的椅靠背,常见的椅子靠背都是垂直略向后倾斜的。但是人若笔直地坐着,躯干得不到支撑,背部肌肉紧张,容易疲劳,靠背就是支承躯干的,基部最好有一段空隙,使臀肌不致受到挤压。当然,靠背也有繁多的数据,坐宽、坐面曲度、座面倾斜度在此就不赘言了。
北欧风格的主色调是白色、米色、浅木色等,但由于地处北极圈附近,气候非常寒冷,有些地方还会出现极夜。因此,温暖鲜艳的纯色在北欧家居中也不少见。寒冷和长夜让北欧人在室内活动的机会更多,北欧设计擅长在家具上下功夫也就不奇怪了。
(摘自2013第04期《世界博览》有改动)
10.“人体工程学原理”的“琐碎”体现在: ,要研究人类的常见行为, , 。
11.为什么说“设计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请从文中找出一个例子加以说明。
12.根据文章内容,说说气候对家居设计产生的影响。
【答案】1.要研究人体特征 要研究各个人种的文化特色 要研究各个地域的生活习惯 2.因为设计时,除了造型要追求艺术性外,更注重从人体结构出发,使其与人体协调,倍感舒适。 示例一:比如设计椅子时,至少要考虑坐高、坐深、坐宽、坐面曲度、座面倾斜度和靠背等诸多方面。 示例二:比如设计椅子时,数据不仅要精确到毫米,而且还要考虑到压力和身体机能等等。 示例三:比如设计椅子时,要充分考虑坐高,因为坐高是影响坐姿舒适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示例四:比如设计椅子时,要充分发挥考虑坐深,因为坐面过深,会使膝窝处产生麻木的反应,坐深最好浅一些。 示例五:比如设计椅子时,要充分发挥考虑靠背,基部最好有一段空隙,使臀肌不致受到挤压。 3.促使人们更注重在家具上下功夫,比如影响了人们对家具色调的选择。
【例5】(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潜水艇的发明者之一西蒙在自传中的第一句话就是“凡尔纳是我一生事业的总指导”;现代直升飞机发明者西科斯基的灵感源于年轻时读了凡尔纳的科幻小说《云的快船》,他经常引用凡尔纳的话“一个人可以想象任何东西,另一个人可以使之变成现实”。
材料二
1914年,威尔斯出版了一本名为《世界释放》的科幻小说。该小说想象1933年出现“人造”原子能,接下来发生一场灾难性的世界大战,最后出现一个全球性的和平政府。物理学家齐拉特于1932年阅读了这部小说,该书启发他于1933年解决了核链式反应出现的一个问题,也启发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起了在国际上控制军备、和平利用核能的运动。
1.从以上材料中你看出科幻小说与科技发展有着怎样的关系?
2.科学是人类理性精神的最高成就,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动力。请你写一句赞美科学的话(至少用上一种修辞手法)。。
【答案】
1.①科幻小说能给科学家很多启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学的发展。②科幻小说为科学启蒙和文明的传播做出了贡献。③科幻小说能激发科学家的灵感,促使他们将幻想变为现实。(答出一点,言之有理即可)
2.示例:①科学像一粒种子,孕育了巨大的生产力。②科学像一把钥匙,开启了我们创新思维的大门。③我爱科学,它给了我学习的动力,给了我创造的信心,给了我前行的力量。④让科学之树,在祖国的土地上生根。⑤科学像一座光芒四射的灯塔,为人类的发展导航。
【例8】(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回答问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宋濂尝与客饮,帝①密使人侦视。翼日②,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③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郡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主事茹太素④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⑤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节选自《明史-宋濂传》)
[注释]①帝:指明太祖朱元璋。②翼日:第二天。“翼”同“翌”。 ③馔(zhuàn):食物,多指美食。④主事:官职名,茹太素是人名。⑤恶(wū):疑问代词,加强反问语气。类似于“怎 么、哪里”。
1.解释下列举重加点词语。
(1)走送之走: (2)俟其欣悦 俟:
(3)濂具以实对具: (4)微景濂 微 :
2.翻译下面句子。
(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译文:
(2)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
译文:
3.填空。(用原文语句回答)
甲文中,很多人愿意把书借给宋濂的原因是“ , , 。”乙文中,宋濂只列举好的大臣的原因是“ , ; , 。
4. 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按语意划分一处)
门 人 弟 子 填 其 室
5.结合甲乙两文,练习生活实际,从读书和做人两个方面谈谈你得到的启示。
【答案】1.(1)跑 (2)等待 (3)全,都 (4)没有
2.(1)(宋濂)家里贫穷,没有办法得到书(买书)来读(看) (2)宋濂曾经与客人饮酒,皇帝暗中派人侦探监视。
3.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4. 门人弟子╱填其室
5. 读书方面:勤学好问、虚心求教、博览群书等;
做人方面:尊重老师、实事求是、敢于直言、唯善是举、诚实守信等。(能联系实际,答出读书和做人方面各一点,即给满分,未联系实际的酌情扣分)
【例9】(文学名著阅读)
1.下列名著情节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鲁滨逊流落荒岛,七年后岛上来了一批野人,他救出“星期五”;又过了三年,又过了五年,他发现有人肉宴的痕迹;鲁滨逊独自一人离开荒岛。(《鲁滨逊漂流记》)
B.鹞子因为夜莺夜晚唱歌太吵闹,就捉住要吃他,并责问为什么在夜间唱歌。夜莺回答说,蝙蝠曾告诉他白天唱歌有危险,并请求鹞子去寻找更大的鸟。(《伊索寓言·夜莺和鹞子》)
C.唐僧原是如来的二徒金蝉子,转世投胎,乳名江流,后与唐太宗拜为兄弟,并赴西天取经,历经81难,终得正果,受职“旃檀功德佛”。(《西游记》)
D.祥子第一辆车被抢走后,回到人和车厂。他先在夏家拉包月,拉了四天就辞工了,又去杨家拉包月。刚离开杨家,买车的钱就被孙侦探抢走。(《骆驼祥子》)
2.阅读《水浒传》(第六十回)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当日夜至三更,晁盖身体沉重,转头看着宋江,嘱付道:“贤弟保重。若那个捉得射死我的,便叫他做梁山泊主。”言罢,便瞑目而死。
晁盖因何事重伤致死?后来“捉得射死我的”人是谁?简述此人没有“做梁山泊主”的两个原因。
【答案】1. C 2.征讨曾头市,被史文恭射伤。 卢俊义 宋江手下李逵等兄弟不服。宋江与卢俊义抓阄分别攻打两座城池,先攻破者为梁山泊主;结果宋江一举攻下了两座城池。
(三)写作
【例】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道写作,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如果必须要写人名,就用“小红”、“小刚”来替代。
题一:请以“渴望回到童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题二:一个汉字,一段记忆。人们都喜欢用一个汉字来形容曾经的感动、悲哀、幸福。在初三生活即将结束的时候,你将用哪一个汉字来表达自己一学年来的体验和感受呢?请以“ ,我的年度汉字”为题,写一篇文章。(横线上可填“搏”、“变”、“泪”┉┉)
(四)口语交际
【例】 请听录音,根据对话情境,完成以下三个小问题。
班 长 大家注意啦!这里有一个通知:校学生会准备在六月八日举办现代诗歌朗诵会……
学生甲 (性急地插话)现代诗歌朗诵会?喜欢诗歌的人并不是非常多,没有必要专门举办现代诗歌朗诵会啊!
学生乙 可是,现在正提倡“高雅艺术进校园”呢。举办现代诗歌朗诵会,能让大家更充分地感受现代诗歌的美,这种形式很不错的。
学生丙 我也觉得挺好的。我对现代诗歌很感兴趣。我读过泰戈尔的《飞鸟集》,喜欢朗诵舒婷的《致橡树》。余光中的《乡愁》我也背得挺熟:“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班 长 (提高声量)你们慢点争论!听我把话说完啊!文艺部的小张还要求各班在本周三之前将有关现代诗歌朗诵会的活动建议汇总到校学生会呢。
学生乙 (兴奋地)好!我建议……
1.学生甲、学生乙和学生丙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A.余光中的《乡愁》究竟美不美
B.有没有必要举办现代诗歌朗诵会
C.喜欢诗歌的人到底多不多
2.下面说法与班长的通知不相符的是哪一项?
A.校学生会准备在六月八日举办现代诗歌朗诵会。
B.有关现代诗歌朗诵会的活动建议须汇总到校学生会。
C.表演者只能朗诵泰戈尔、舒婷和余光中的诗。
3.假设你就是学生乙,请接着把你的活动建议说完整。
【答案】1. B 2. C 3.例一:我建议各班先组织一次诗歌朗诵会,再挑选优秀选手参加校级活动。例二:我建议校朗诵会的主持人要进行海选,以丰富这次活动的内容。(要点与评分:围绕活动内容,提出合理建议。建议2分,表达1分)
(五)综合性学习
【例】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问题。
【材料一】(课堂上)师:同学们,中国戏曲在世界的戏剧舞台上独树一帜,在世界戏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泉州地方戏曲,感受泉州民间文化。下面请你们来说说泉州有哪些民间戏曲。
生1:梨园戏。
生2: 、 ……
师:两位同学的回答完全正确。那么,谁能告诉我这些地方戏曲都有哪些代表作品呢?
众生:《连升三级》、《真假王岫》、《大闹花府》、《陈三五娘》、《大名府》、《三打白骨精》……
师:作品真多啊!虽然我们并没有全部看过这些作品,但我们可以根据戏剧的有关知识,并结合这些作品的名称,就能够知道这些作品故事情节的特点,哪位同学来说说?
生3:
【材料二】中国戏剧网问卷调查显示,超过65%的大学生表示自己不喜欢或不太喜欢戏曲,其原因主要是“听不懂”。戏曲唱词中大量的文言、方言、典故,表演程式中的板式、手眼身法,舞台上的特殊时空间度都会使缺乏戏曲知识的学生一头雾水,不知所云。还有一些学生表示,听不懂戏曲还在于对剧情发生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不甚了解,难以领会其中深层的意蕴。另外,许多传统戏曲内容往往宣扬封建伦理道德、三纲五常,与现代生活太脱节,导致青年观众大批流失。
(1)阅读材料一,请你帮助“生2”回答两种泉州地方戏曲 、
(2)阅读材料一,请你帮助“生3”回答“这些作品故事情节的特点”
(3)请根据材料二,为“如何更好地让戏曲文化进校园”提两点建议。
【答案】(1)高甲戏 (提线)木偶戏(或“傀儡戏”)(或答“南音”、“布袋戏”、“打城戏”) (2)曲折起伏,矛盾尖锐,扣人心弦,吸引观众(意思对即可) (3)示例:①广泛宣传,普及戏曲知识; ②加强历史文化知识的学习与积累,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③适当修改戏曲内容,贴近现代生活。(三点答出两点即给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