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在缩手反射中,当冲动传到效应器时,手即缩回(即屈肘)。屈肘时,手臂收缩的肌肉是_______(填“肱二头肌”或“肱三头肌”),肌肉收缩所需的能量来自肌细胞进行_______作用,氧化分解_____ 物释放的能量。
答案:(1)[1]感受器 [4] 传入神经 [3]神经中枢 [2]传出神经
(2)非条件(简单)反射 该反射弧的中枢在脊髓,完成的反射为非条件(简单)反射
(3)肱二头肌 呼吸 有机
说明:本题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属理解水平。 难度:稍难题。
14.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 “鹦鹉学舌”的生物学现象:
(1)从行为的发生和获得方式上看,“鹦鹉学舌”是一种 行为,是在
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
(2)从反射类型上分析,“鹦鹉学舌”属于 反射。
答案(1)后天学习(或“后天”或“学习”) 先天性(或“本能”)
(2)条件(或“复杂”)
说明:本题是对基础知识方面的考查,属应用水平。 难度:容易题。
15.请回答下面有关营养与健康的问题:
(1)下表给出A、B、C、D四种食物中除水和无机盐以外的主要成分及含量。
食物
(100克) 糖 类
(克) 脂 肪
(克) 蛋白质
(克) 维生素A
(毫克) 维生素C
(毫克) 维生素D
(毫克)
A 45 8 3 38 10 11
B 55 10 12 5 15 1
C 30 5 5 5 108 15
D 20 4 3 0.9 11 35
①分析表中食物成分含量可知,常食用食物 (填字母)有助于预防夜盲症;常食用食物 (填字母)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常食用食物
(填字母)有助于预防坏血病。
②若食物B中含有较多的铁,则食物B适合作 患者的常用食物。
③上表四种食物(各100克)中,能提供最多能量的是食物 (填字母)。
(2)有关数据表明,我国学生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状况令人担忧。表现在:无机盐摄入量不足,贫血现象普遍存在;多糖分、高脂肪的饮食习惯使肥胖儿逐年增多。为改善青少年营养健康问题,国务院批准实施“学生饮用奶计划”,到2010年上半年,全国已有近500万中小学生受益。请根据材料分析回答:
①无机盐摄入量不足导致贫血,是因为无机盐中的 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
②多糖分、高脂肪饮食使人肥胖,是因为这类食物含有较多的 。
③“学生饮用奶”富含的维生素 能促进钙的吸收。
④“学生饮用奶”有利于中小学生发育和成长,主要还因为牛奶中所含的 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
答案(1)①A D C ②贫血症(或“贫血”) ③B
(2)①铁 ② 热量 ③ D ④ 蛋白质
说明:本题是对基础知识方面的考查,属应用水平。 难度:中等难度题。
16.试一试,你能运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等植物生理作用的原理解答实际问题吗?如移栽植物时,常在阴天或傍晚进行,并剪去大量枝叶,其目的是降低植物的
;同时,植株根部总是带土移栽,这主要是为了保护根毛,保证移栽后植株对______和无机盐的正常吸收,防止移栽后植物萎蔫;大棚内栽种作物,在增加光照的同时,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其目的是提高植物的_______ ,促进有机物的合成;在水涝地中,植物受危害的原因是根的 作用受到抑制。在盐碱地中不利植物生长,原因是 ;新鲜果蔬在自然状态下贮藏久了要空心,这是因为 ,所以,新鲜果蔬常要 贮藏。
答案:蒸腾作用 水 光合作用 呼吸 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毛细胞液浓度 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 低温
说明:本题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属应用水平。难度:中等难度题。
17、分别给甲、乙两人饮用等量的葡萄糖溶液,然后每隔半小时测定他们的血糖浓度,并将测量的数据整理成如下的曲线(如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曲线图,判断甲、乙两人中糖代谢不正常的是 ,患有 病。
(2)曲线BC的下降与 分泌 有关。
(3)患者可通过什么方法进行治疗? 。
(4)体验检血时要求空腹,否则血糖会升高,这是因为 的生理过程。
答案:(1)甲 糖尿(2)胰岛 胰岛素(3)人工注射胰岛素(4)进食后淀粉经消化为葡萄糖,吸收进入血液
说明:本题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属应用水平。难度:稍难题。
18.某小组同学用显微镜观察自制的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请据下图分析回答:
⑴若使用图1所示的镜头,观察到的物像放大倍数是 倍。
⑵实验中对细胞进行染色的液体应是图2中的 。
⑶该组同学观察到的细胞结构与图3中的 (填“甲”或“乙”)结构相同。判断依据是
“甲”不具有 。
答案:(1) 100 (2) 碘酒 (3) 乙 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说明:本题是对基本技能的考查,属模仿水平。难度:容易题
19.下图是某同学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活动中所做的实验设计。请回答:(4分)
(1)实验时,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2 mL浆糊,再向1号试管中加入2 mL清水,向2号试管中加入2mL 。
(2)为了模拟人体口腔内的温度环境,应将1、2两支试管放在5℃或37℃的水中?
℃。10分钟后再往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2滴碘液,2号试管 (填“变蓝”或“不变蓝”),该现象说明2号试管中的淀粉已经被淀粉酶分解了。由此可见,淀粉在人体消化道内消化的起点是 。
答案: (1)唾液 (2)37 (3)不变蓝 口腔
说明:本题是对基本技能的考查,属模仿水平。难度:容易题。
20.某兴趣小组进行“验证光合作用条件和产物”的实验:将银边天竺葵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后,用黑圆纸片将B处从两面遮盖(如图一),光照几小时,摘下这片叶,在酒精中隔水加热后取出,滴加碘液(如图二)。请分析回答:
(1)将银边天竺葵提前放在暗处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2)实验中, 与C这一组对照的实验变量是叶绿体,而 与C这一组对照的实验变量是光照。
(3)这样处理后,摘取一片部分遮光的叶片,除去不透光纸后,将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酒精逐渐变为绿色溶液,你认为是什么物质溶于酒精? ;滴加碘液后,叶片A处不变蓝,C处变蓝,说明光合作用需要 ;而B处不变蓝,C处变蓝,说明光合作用需要 ;上述实验同时也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
答案:(1)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掉
(2)A B (3)叶绿素 叶绿体 光 淀粉
说明:本题是对基本技能的考查,属独立操作水平。难度:中等难度题。
21.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植物生活方式”的活动中,设计了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请分析回答:(6分)
⑴将罩上塑料袋的植物置于暗处5~6小时后,打开阀 门,轻轻挤压塑料袋,使袋内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可 观察到澄清石灰水 。原因是:植物进行
作用,产生 (气体)。
⑵在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出现水珠,是植物通过叶片 上的 散失的水分凝聚而成,这些水分主要是 通过植物根尖的 区吸收后,由木质部的 自下往上运输到叶片。
⑴变浑浊 呼吸 CO2
答案:⑵气孔 成熟(根毛) 导管
说明:本题是对基本技能的考查,属独立操作水平。难度:中等难度题。
22.小龙同学在验证光是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时,设计了一组实验(如下图):将甲、乙两装置同 时放在室外3~4小时后,取出试管,用带火星的木条伸进试管内。结果伸入①试管的木条复 燃了,伸入②试管的木条不复燃。请分析回答(4分)
⑴伸入①试管的木条复燃了,说明金鱼藻在光 下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 (气体); 伸入②试管的木条不复燃,说明金鱼藻在暗 处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⑵设计乙装置的目的是为了设置 实 验,其变量是 。
⑶该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⑴ O2 ⑵对照 光
⑶光是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
说明:本题是对基本技能的考查,属独立操作水平。难度:中等难度题。
23.某小组在 “探究环境条件对叶绿素形成的影响”的活动中,作出的假设是:光照能影响叶绿素的形成。据此假设该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甲组 乙组
环境条件 阴暗、低温 光照充足、适宜温度
实验材料 同样多株韭苗 同样多株蒜苗
处理方法 将甲、乙两组植物栽种在各自环境中一段时间
(1)全班同学们讨论后认为:按上述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不能对“光照能影响叶绿素形成”的假设进行探究,因为该实验方案中变量有_______个。
(2)请根据“光照能影响叶绿素形成”的假设写出你的实验方案:
①环境条件的设计 :甲组______ _ ,乙组___ ____。
②实验材料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支持假设的实验结果预期:
甲组植株_________ ,乙组植株___________。
答案:(1)3 (2)①甲:阴暗、适宜的温度 乙:光照充足、适宜的温度 ②同样材料(同样多株韭苗或同样多株蒜苗) (3)甲:变黄 乙:变绿
或: (2)①甲:光照充足、适宜的温度 乙:阴暗、适宜的温度
(3)甲: 变绿 乙:变黄
说明:本题是对基本技能的考查,属独立操作水平。难度:中等难度题。
24.以下表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结果。请根据表格分析回答问题。
瓶号 种子所处的环境 实验结果
1 10粒相同种子,不放水,置于温暖处 未萌发
2 10粒相同种子,放少量水,置于温暖处 萌发
3 10粒相同种子,放少量水,置于冰箱保鲜层 未萌发
4 10粒相同种子,放过量水,置于温暖处 未萌发
(1)本实验中,共有几个对照组? 。它们分别是
。
(2)根据实验结果,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什么?
(3)如果想进一步探究“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在上述基础上该如何设计探究方案?探究的结论又是什么?
&n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