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因残、因病学生体育考试怎样办理免考、缓考的手续?
因残、因病免修体育课且不能参加体育考试的考生,均应办理免考手续。由考生及其家长向考生所在学校提出申请,填写《上海市初中毕业生残疾或伤病免予体育考试申请表》,并提供具有资质的伤残等级鉴定机构或本市三级医疗机构证明。由学校初审,报区县体育考试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审核,并报区县招办备案。申请表及审批材料存入学生档案。
上述考生如身体健康状况好转,准备参加体育考试,须由考生及其家长提出书面申请,附本市三级医疗机构出具的相关证明,经学校和区县体育考试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后,方可参加体育考试。
因考前或临场发生伤病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体育考试的学生,由学生本人提出书面申请,经学校或考场负责人签字同意,可予以缓考。缓考者应另行参加补考,补考仅限一次。如因伤病仍不能参加补考的学生,须办理免考手续。
40.免考的残疾、伤病学生的体育考试成绩怎样认定?
(1)因残疾并全部丧失运动能力,获准免修及免考的学生,按教育部有关规定,其体育考试总成绩按30分计。因残疾丧失部分运动能力的学生,不能参加单项测试的项目,该单项成绩按满分计算。
(2)因伤病在七、八、九年级体育与健身课程全程免修及免考的考生,其体育考试总成绩,按学籍所在学校日常体育考核平均分及统一考试满分的60%(即9分)之和计算。因伤病在初中阶段部分学期体育与健身课程免修的考生,其免修学期日常考核成绩按学籍所在学校平均分计算,其它学期日常考核成绩按其实际分数计算,如因伤病不能参加统一考试,获准免考后其统一考试成绩按统一考试满分的60%(即9分)计算。因考前或临场发生伤病不能参加统一考试,缓考后仍不能参加考试并获准免考的考生,其体育考试总成绩,按其日常体育考核实际分数及和统一考试满分的60%(即9分)之和计算。因伤病获准单项免考的考生,其该项目成绩按该项目统一考试满分的60%计算。
41.参加统一文化学业考试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为保证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正常进行,保证考试的结果真实、公平,教育行政部门和招生考试机构制定并执行了一整套考试规则和纪律。考生要注意,具有升学功能的考试没有补考。
具体注意事项以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发布的“2016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考务工作有关规定”为准。
42.网上评卷科目答题时,考生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按规定,考生是在答题纸上答题,答题纸需经过扫描生成电子图像,所以考生答题时必须严格按照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进行答题。例如语文答题纸的注意事项如下:
43.网上评卷是如何进行的?
评卷前将考生的答题纸扫描成电子图像。生成电子图像后,评卷分两部分:选择题由计算机根据考生的填涂自动判分,直接给出得分。非选择题按题块切割成一个个图片,计算机将图片通过专网随机分发给多名评卷教师评阅,给出得分。最后由计算机系统自动进行合分并对成绩进行校验,形成考生的最后成绩。
44.有哪些制度和措施可以保证考生的中考成绩准确、可信?
(1)流程控制
网上评卷过程中,考生的非选择题答题由计算机随机分发给不同的教师评阅,根据各题分值,在评卷参数中事先设定每题的评卷误差阈值。当同一试题的评卷教师所给的分数在误差阈值范围内时,计算机自动取他们的平均分作为该题最终得分;当评卷教师所给的分数之差超过设定的误差阈值时,计算机自动把该考生的答题提交,由第三方再进行评阅,确定最终分数。
评卷时,每一位评卷教师负责评阅的试题,既不知道这个试题是初评还是复评,也不知道他人对这一试题的评阅结果。这样有利于评卷教师进行独立判断和评分,使评卷的公平性得到保证。
同时,网上评卷减少了人工登分、加分等环节,避免这些环节中可能产生的误差,进一步提高了评卷质量,保证了考生成绩准确可信。
(2)信息管理
首先,网上评卷,评卷教师看不到考生个人的任何信息。答题以图片形式呈现,每个评卷教师的评卷数量和评卷质量在后台都能随时检查,时刻监控;每个题块的评卷进度和评卷质量都可随时检查,时刻监控。评卷指挥部可全面掌控评卷状况。
其次,网上评卷使评卷管理的分层负责制得到真正的落实,评卷教师、评卷块长、质量监查组、评卷中心组分别具有不同的管理权限,可以看到属于自己管辖范围的各种动态信息,及时发现并处理评卷中的问题,形成了一个完整多层的质量监控体系,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对整个评卷工作的有效监控。
45.怎样进行成绩复核?
考生若对本人网上评卷科目的成绩有异议,可在成绩公布后2个工作日内,申请成绩复核。本市应届初中毕业生到初中就读学校登记,往届生和返沪生到报考区县招考机构登记,所有申请由区县招考机构统一报市教育考试院进行复核。市教育考试院不接受考生成绩复核的个别申请。
成绩复核主要核查成绩处理环节有无差错,不重新评卷。考生本人及家长不查阅试卷。复核结果由区县招考机构通知考生。
四、招生录取
46.不同录取批次的录取程序是怎样的?
录取时,按照先提前批、再统一批的顺序进行。
提前招生录取批次顺序为:(1)高中推荐生和自荐生同时进行,不分先后;(2)普通高中国际课程班;(3)中本贯通;(4)中高职贯通;(5)中职校自主招生。
在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结束后,根据公布的各类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首先对提前招生录取批次中取得高中预录取资格的考生进行录取。然后根据招生计划和招生学校要求,对中职校提前批进行投档录取。最后根据录取总分(即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体育共6门科目学业考试成绩和在“上海招考热线”上公示的加分总和,下同)和志愿顺序依次进行零志愿、名额分配志愿、一至十五志愿录取。如有考生未被以上志愿录取,则可自主选择是否在有招生余额的学校或专业进行征求志愿录取。
47.推荐生的推荐程序是怎样的?
(1)初中学校依据市教委相关文件制定并公布推荐名额、推荐方案、工作要求和操作程序。
(2)被推荐的考生必须符合本市中招报名条件,是本市初中学校在籍且在读应届初
三学生,而且品学兼优,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发展,综合素质评价各项指标达到“优良”。获市、区县“优秀少先队员”、“优秀少先队长”、“优秀共青团员”和“优秀共青团干部”等先进奖励称号的学生若符合推荐条件,且考生愿意被推荐的,初中学校应优先推荐。
(3)初中学校领导小组依据程序,确定推荐学生名单,名单对外公示5个工作日。考生填写《2016年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提前招生录取”推荐生信息表》和《上海市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表》,班主任和校长分别在《综合素质评价表》上填写班级推荐意见和学校推荐意见后,由学校上报区县教育局审定,区县招考机构上报市教育考试院备案。
48.高中自荐生的自荐程序是怎样的?
(1)参加自荐报名的考生应是符合本市中招报名条件的应届初三毕业生(含返沪应届生),且非推荐生。
(2)考生参照学校招生方案,在“上海招考热线”网站填报自荐志愿,并按学校规定时间和要求完成投递个人自荐材料等事项。
49. 考生是否可以同时参加自荐和推荐?
不能。考生只能在推荐和自荐两个类别中选择其中一项。参加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提前招生录取”的考生应结合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慎重考虑选择推荐或自荐,两者不能兼报。
50.高中学校预录取推荐生的主要原则是什么?
(1)严格执行计划。根据市教委公示的推荐生招生计划,高中招生学校依据考生填报本校志愿的考生数,分区县择优预录取推荐生。
(2)尊重考生志愿。高中学校预录取推荐生是按照考生志愿填报顺序分阶段进行的。当考生第一志愿投档数大于计划数时,招生学校可对第一志愿报考该校的学生进行择优预录取,并完成推荐生预录取工作;当第一志愿投档数小于或等于计划数时,原则上如数预录取,如计划未完成,按照规定的程序进入招收第二志愿推荐生阶段。如推荐生填报的两个志愿均未被预录取,且在网上填报了征求志愿,则由未完成计划的招生学校继续录取。经过征求志愿仍未被预录取的推荐生,则进入统一招生录取批次。
(3)综合考察学生素质。高中招生学校应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特色拟定本校的“推荐生招生办法”,并事先公示。在预录取的过程中,按照“推荐生招生办法”确定的时间、标准、方法、要求开展推荐生的预录取工作。
(4)秉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推荐生的整个招生过程中,都应按事先公示的规则程序,由学校招生领导小组集体讨论后择优预录取,预录取名单进行公示,让广大学生及家长知晓整个推荐生预录取工作,接受社会的监督。在学业考试后,预录取考生成绩如未达到市统一划定的高中“提前招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则不予正式录取,按学生所填报的《2016年上海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报考志愿表》进入下一阶段录取程序。
51.高中学校预录取自荐生的主要原则是什么?
(1)自荐生招生计划不分区县,按照公示的计划数在全市范围择优预录取。
(2)一档多投。自荐生可以填报2个志愿,市教育考试院根据学生填报的志愿,分别同时向两个志愿学校进行投档,由学校根据考生情况进行预录取。
(3)综合考察学生素质。高中学校一般会对自荐生事先递交的自荐材料进行审核筛选,选择部分自荐生进入到面试及综合考核阶段,通过面试等综合考核,全面衡量考察学生素质,优先选择德智体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学业基础好,学有特长、具有创新潜质的自荐生。各有关高中学校对自荐生的择优预录取标准主要依据各高中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培养模式,有关要求通过自荐生招生方案事先公示。
(4)预录取考生须网上签约。高中学校确定预录取考生名单后,会通知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到学校进行网上签约。考生凭本人报名号和网上填报志愿时使用的密码登录市教育考试院签约系统网站进行签约,一旦与某所学校进行签约,就无法与其它学校重复签约。招生学校签约的预录取考生数不得大于计划数。预录取工作结束后,所有被预录取的考生名单在“上海招考热线”网站上公示,接受考生和社会的监督。
同样,在学业考试后,预录取考生成绩如未达到市统一划定的高中“提前招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则不予正式录取,按学生所填报的《2016年上海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报考志愿表》进入下一阶段录取程序。
52.为什么网上报名的密码对参加提前批招生的考生是十分重要的?
因为这个密码既是考生进行网上报名和网上填报志愿的钥匙,也是预录取的自荐生与高中学校网上签约时使用的密码,若密码有误,则无法签约。同时,用该密码还可以查询自己在高中学校提前招生录取过程中的预录取结果。因此,考生必须牢记在网上报名时的密码,严防泄露。如遇密码遗忘或泄露,请及时向就读学校提出书面申请。
53.被高中学校预录取的推荐生和自荐生需要参加中考吗?其中考成绩对正式录取有何影响?
被高中学校预录取的推荐生和自荐生都必须参加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即中考,下同),正式录取工作在学业考试后进行,预录取考生的录取总分不得低于市统一划定的高中“提前招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否则不予录取。
54.被高中学校预录取或正式录取的推荐生和自荐生,是否可以放弃该学校而选择其它学校?
不可以。招生录取程序按照先提前批、再统一批的顺序进行。招生部门严格根据考生报考志愿的顺序进行投档,招生学校按事先对社会公示的录取办法进行录取。考生一旦在“提前招生录取”过程中被录取(或预录取,下同),不得放弃该学校而选择其它学校;若未被录取则按志愿表进入统一招生录取批次。
55.被高中学校预录取的推荐生和自荐生是否可以参加国际课程班的预录取?
不可以。根据提前招生录取批次顺序,国际课程班的预录取签约工作是在高中学校推荐生和自荐生预录取以后进行,考生一旦被推荐或自荐预录取,其考生报名号被锁定,就不能在签约系统中进行国际课程班的签约。
56.被国际课程班预录取的考生需要参加中考吗?其中考成绩对正式录取有何影响?
被国际课程班预录取的上海生源考生都必须参加中考,正式录取工作在学业考试后进行,公办国际课程班预录取考生的录取总分须达到市统一划定的高中“提前招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民办国际课程班预录取考生的录取总分不得低于学校招生方案规定的最低控制分数线。
非上海生源且初中学籍不在上海的考生必须参加当地中考,成绩达到学校招生方案中规定的分数要求方可被录取。
57.被国际课程班预录取或正式录取的考生,是否可以放弃录取学校而选择其它学校?
不可以。招生录取程序按照先提前批、再统一批的顺序进行。招生部门严格根据考生报考志愿的顺序进行投档,招生学校按事先对社会公示的录取办法进行录取。考生一旦被国际课程班录取(或预录取,下同),不得放弃该学校而选择其它学校;若未被录取则进入统一招生录取批次。如果在提前批和统一批均未被录取的考生,可以在征求志愿阶段根据学校要求在有招生余额的民办国际课程班中进行补录取。
58.中职学校“提前招生录取”的录取原则是什么?
中职校“提前招生录取”工作在中考之后进行。录取工作由市教育考试院中招办负责实施,统一进行网上投档录取。三类志愿按照中本贯通、中高职贯通、中职校自主招生的先后顺序依次投档,中高职贯通和中职校自主招生志愿根据“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的平行志愿原则进行。
中本贯通录取总分须达到当年本市公办普通高中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中高职贯通录取总分须达到市统一划定的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
59.什么是平行志愿投档?
平行志愿投档遵循“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的原则。分数优先指高分考生比低分考生排序在前,优先检索。遵循志愿指排序后,依照考生的志愿顺序依次检索,只要检索到考生的志愿符合投档条件的学校,即向该学校投档录取。一旦投档,考生之后的志愿则自然失效。
平行志愿客观上增加了考生填报志愿的选择范围,增加了考生志愿的有效性,降低了高分不录取的风险,但是如果填报不当仍然存在无法投档的风险。
60.被中职学校提前批录取的考生,是否可以放弃录取学校或专业而选择其他学校?
不可以。招生录取程序按照先提前批、再统一批的顺序进行。招生部门严格根据考生报考志愿的顺序进行投档,招生学校是按事先对社会公示的录取办法来进行录取的。考生一旦在“提前招生录取”过程中被录取,其后填报的所有志愿自然失效;若未被录取则进入统一招生录取批次。
61.统一招生录取批次的录取顺序是怎样的?
统一批录取由区县招考机构负责实施,投档顺序依次是“零志愿”录取、“名额分配志愿”录取 、“一至十五志愿”录取。未被录取且愿意征求志愿的考生可进入“征求志愿”阶段。录取一批结清一批,考生被前面志愿录取了,其后的志愿自然失效;考生不填写前面志愿或不被录取,不影响后面志愿的录取。
62.“零志愿”的录取原则是什么?
“提前招生录取”工作结束后,区县招考机构根据市统一划定的“零志愿”招生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及考生思想品德科目考试等第(合格及以上),按“零志愿”招生计划数、考生志愿和录取总分,从高分到低分,按1:1的比例进行投档录取。
回民中学和久隆模范中学的“零志愿招生”投档时,录取总分不低于零志愿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下5分。久隆模范中学只招收具有本市常住户口的初三学生,报考学生须提供由居住地所属街道救助中心出具的低收入或有特殊经济困难家庭证明(低收入证明或低保证明或其它家庭特殊困难等相关证明)及复印件。
填报“零志愿”的考生如果被录取,则其之后的志愿自然失效,且考生不得要求放弃“零志愿”而顺延录取其后的志愿。
63.“名额分配志愿”的录取原则是什么?
“名额分配”的招生计划数是由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初三在籍在读的考生人数分配给各初中的。由于各初中学校的学生数不同,所以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分配给各初中“名额分配”的招生计划数也不同;在区域范围内各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招生总数不同,所以分配到各初中学校的“名额分配”的招生学校及其招生计划数也不完全相同。因此参加录取的对象仅限本校在籍在读的考生。“零志愿投档”结束后,区县招考机构依据市统一划定的“名额分配招生”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根据考生志愿和录取总分,分别对每所初中学校分配到的高中学校和招生名额,从高分到低分,按1:1的比例进行投档录取。
填报“名额分配志愿”的考生如果被录取,则其之后的志愿自然失效,且考生不得要求放弃“名额分配志愿”而顺延录取其后的志愿。
64.“一至十五志愿”的录取原则是什么?
“一至十五志愿”的录取工作,在 “零志愿”、“名额分配志愿”录取之后进行。各区县招考机构根据市统一划定的普通高中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按考生录取总分和志愿顺序依次投档,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65.体育和艺术特长生如何录取?
在“名额分配志愿”录取后,“一至十五志愿”投档前,区县中招办根据艺体特长生填报的《艺体特长生志愿表》、考生的录取总分和降分优惠幅度,进行投档录取。招收跨区县艺体特长生,应通过考生所在区县招考机构办理招生录取手续。未经市、区县级中招办公示的艺体特长生,各区县招考机构不得投档,招生学校也不得录取。
特长生如未达到录取要求,则进入后面1至15志愿的投档,但不再享受特长生的优惠政策。
66.是否有招收特困家庭学生的高中学校?这类学校的招生要求是什么?
为帮助品学兼优但家境特困的考生顺利升学,本市设有一所招收特困家庭学生的高中学校——上海市久隆模范中学。该中学由上海市教委和闸北区人民政府共同投资兴建,属公办区重点完全中学。在校学生享受“五个免”:学杂费、书簿费、活动费、午餐费和校服费全免。
上海市久隆模范中学只招收具有本市常住户口的初三学生。报考学生须参加全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须提供由居住地所属街道救助中心出具的低收入或有特殊经济困难家庭证明(低收入证明或低保证明或社会救助通知书即绿卡或其它家庭特殊困难等相关证明)及复印件。
67.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报考普通高中学校有何资助政策?
根据沪财教〔2011〕80号《关于对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国家资助制度的意见》规定,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建立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在本市公办、民办等各类普通高中学校就读,并具有本市高中学籍的城乡低保家庭学生、烈士子女、孤儿、残疾学生,以及其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面按国家要求为普通高中在校生的10%。资助标准按资助对象分为两档:
一是城乡低保家庭、烈士子女、孤儿、残疾学生。免学费、课本和作业本费,同时发放生活补贴。公办高中按各类普通高中的相应收费标准免除(一般高中1800元/年,区县重点高中2400元/年、市重点高中3000元/年、高级寄宿制高中4000元/年),民办高中按一般高中的收费标准免除;课本费和作业本费,按每生每年440元标准免除;发放生活补贴每生每年2000元。
二是其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500元,具体标准由市、区县财政和教育部门,结合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在1000-3000元范围内确定,可以分2-3档。
68.是否可以放弃已被录取的学校而顺延至后面志愿的学校?
不可以。为了保障每个考生的利益,从公平、公正的角度出发,区县招考机构根据考生的录取总分和志愿顺序,一次性完成投档录取工作。考生一旦被志愿表中某所学校录取,就意味着该生的录取工作已经结束。顺延至其后的志愿学校会损害其他考生的利益,也不符合投档工作一次性完成的原则。已被学校录取的考生不会进入征求志愿阶段,区县招考机构也不接受考生的退档要求。
69.哪些学生可以享受政策性照顾降分?
序号 |
考生条件 |
对象 |
证明单位 |
降分幅度 |
1 |
烈士子女;现役三类(含三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军人子女;现役二类(含二类)以上岛屿部队军人子女;现役西藏自治区部队军人子女;现役飞行、潜艇、航天、涉核等高风险、高危害岗位军人子女 |
考生 |
上海警备区政治部 |
降20分录取 |
2 |
现役作战部队军人子女;现役一、二类艰苦边远地区或三类岛屿部队军人子女;因公牺牲的军人的子女;一至四级残疾军人的子女;平时荣获二等功或战时荣获三等功及以上的现役军人子女 |
考生 |
上海警备区政治部 |
降10分录取 |
3 |
因公牺牲的人民警察的子女;一至四级残疾的人民警察的子女 |
考生 |
省市级公安局 |
降10分录取 |
4 |
归侨青少年、归侨子女、华侨在国内的子女 |
考生 |
户口所在区县侨务部门 |
降5分录取 |
5 |
少数民族学生 |
考生 |
凭考生户口簿原件(16周岁以上的考生还须出示身份证原件) |
降5分录取 |
6 |
台湾省学生 |
考生 |
初中就读学校所在区县台办 |
降5分录取 |
7 |
来本市定居的出国留学人员的随归子女和持一年及以上有效《居住证》的境外人员子女中在国外生活5年以上且在语言适应期3年以内的学生 |
考生 |
市人保局留学人员工作处 |
降5分录取 |
70.政策性照顾需提供的证明材料有哪些?
根据文件,符合政策性照顾的考生在向区县招考机构提出申请办理照顾手续时,需提供的证明材料有:政策性照顾证明申请表(须经有关部门审核盖章)、政策性照顾证明原件及区县招考机构要求的其他资料。
71.如何保证政策性照顾降分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公正透明?
为保证在政策性照顾降分执行过程中的公正透明,首先所有符合条件的考生必须填报申请表,并经过相关部门审核确认;然后考生将有关申请表和材料交就读区县招考机构审核后报市教育考试院,由市教委和市教育考试院会同相关部门再次审核。考生名单需经过就读学校、就读区县招考机构、市教育考试院的三级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方可确认其降分资格。如果在公示过程中发现有不符合条件的考生,可向市或区县招生监察部门举报,一经查实,将取消其照顾资格。
72.中考成绩同分在录取过程中是以什么原则处理的?
各区县招考机构应按学校招生计划投档。若按招生计划录取的最后一个名额有2人或以上录取总分相同,则优先录取未享受降分优惠的其他军人子女,然后由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按照有利于实施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要求,结合本区县实际,按事先对社会公示的同分处理择优录取原则进行录取。
考生可查阅当年各区县中招《招生简章》或《招生计划书》,“同分处理”原则由各区县制定,考生以报考区县公示的原则为准。
73.有哪些渠道可以查询录取去向?
中招录取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招生原则,接受考生和社会的监督。考生可通过上海市教育考试院“上海招考热线”网站、区县招考机构网站及招生学校网站等查询录取去向,也可询问初中毕业学校,了解招生学校各批次招生情况及考生本人录取去向。考生在未收到录取通知书前务必关注中考录取进程,减少外出,以便及时了解征求志愿等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