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刘小荣报道:目前,南昌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新生入学报名工作正陆续进行。连日来,有部分学生家长对南昌市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就近入学、不收取“择校费”的做法不是很理解。8月22日,南昌市教育局相关领导就义务教育入学情况接受了记者专访。
●为什么要取消“择校费”?
记者:今年南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为什么要取消“择校费”?
答:今年1月,教育部等要求制止跨区域招生和以任何名义收取“择校费”。省教育厅也要求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含民办学历教育学校、事业单位办学校)坚持就近免试入学的原则,严禁各类教育乱收费。4月份,教育部、国务院纠风办等七部委又下发文件,要求坚决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能收取“择校费”,是国家基于保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免费教育、维护正常教育秩序提出的明确要求。我们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政策,严禁包括“择校费”在内的各类教育乱收费,既是为了减轻学生负担,也是维护南昌教育良好形象、保证正常教育秩序、促进教育公平的需要,我们将在今后继续严格执行。同时,我们也倡导广大学生家长不要择校,按照国家规定选择就近入学。
●“就近入学”的地段如何划分?
记者:就近入学的原则是怎么确定的?
答:根据相关规定,南昌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新生入学坚持“就近入学、免试入学”的原则。
为了落实就近入学的原则,南昌市教育行政部门每年都要按照区域内适龄儿童少年数量和学校分布情况,合理划定每所公办学校的招生范围,并根据学校招生规模、生源数量等变化情况及时调整。需要指出的是,在实际操作中,南昌市享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就近入学是以家庭合法常住固定住所而不是户口地址来划定地段学校的,对于流动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只要提供居住证、父母从业证明等材料即可进入划定的地段学校入学。
记者:有的家长认为,就近入学限制了部分学生对学校的选择权,如何看待这一说法?
答:家长希望孩子能到一个理想的学校就读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我国目前义务教育实行的是免费免试教育政策,这一政策具有普惠性。跨地段跨校入学,在当前不少学校发展仍然不平衡、优质教育资源比较缺乏的情况下,必然挤占地段内其他学生的学位,这对他们而言是不公平的。当然,要从根本上解决择校问题,还是有赖于大力推进教育均衡,办好每所学校,如果每所学校都是好学校,就不存在择校问题了。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啥举措?
记者:请问南昌市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有些什么实实在在的举措?
答:今年,我们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做了以下一些工作:一是积极拓展优质教育资源扩大均衡。完成了市属部分优质学校高中部的搬迁工作,将腾出来的老校区用于办更多的优质义务教育。以南昌三中为例,三中高中部搬迁后,原校址分三年逐步移交给东湖区育新学校举办优质义务阶段教育,该校仅今年就给东湖区增加了近200个优质义务教育学位。二是调整招生范围增加优质学位保障均衡。我们通过对80多条街巷招生范围进行调整,使南昌城区优质小学和初中学位增加2000多个,这些学位都划分为地段内生源,缓解了一些热点学校的择校热。三是增加普通重点高中招生计划引导均衡。今年下达的重点高中均衡招生计划比例由去年的45%提高至50%,让义务教育阶段的普通学校有了更多上重点高中的机会,今后还将逐年增加。四是启动南昌市中小学特色学校创建工作促进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