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指点中考考前3天应该做什么 |
来源:中国徐州网 2013-6-13 11:36:56 |
中国徐州网-都市晨报讯(记者 张敏玲 整理)徐州中考即将于16日开始,不少考生此时想通过看电视、玩游戏的方式放松一下,但是却遭到父母强烈的反对,为此,一些考生与父母发生争吵。晨报邀请中学高级教师、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员、徐州市中考减压助考团专家组徐州市第三十一中学沈瑜老师对考生进行指点。专家提醒,中考前3天,考生要合理安排复习时间,保证睡眠,保持一份轻松、愉悦的心情,以自信的状态迎接考试。 考前3天还要大量做题吗? 最后3天,考生尽量不要再做新的练习题,制订一个简单的计划,安排好3天的复习内容,根据自己的需要,从头到尾将书认真阅读,边读、边想、边推敲,将课本中的规律、概念、定义、公式、实验等,该记的必须记住,该背的必须背熟,力争基础题不失分,保证得分率。除此之外,如果有错题集的同学,可以翻阅自己的错题集,将问题澄清,遇到还有混淆的内容,要从原理、概念、解题思路上进行归纳总结,避免考试时再出现同样的错误。 当然,为了保持状态,可以选择历年的中考试题选择性地练习,但是一定要避免难题、偏题、怪题,防止对自己产生误导,或者形成不必要的心理暗示。 考前是不是不能有丝毫的放松? 考试前状态的保持十分重要,因此,如果上网、看电视、玩游戏,肯定会使自己的状态松懈,如此度过3天,有可能进入考场会比其他考生需要更多的时间找回考试状态。 我们提倡劳逸结合的学习方法,中考也是如此,考前打疲劳战毫无必要,如果孩子提出的要求合理,抽出适当的时间和家长一起到楼下散步,稍作运动,或者学习间断听10分钟左右的音乐都是可以的,但是看电视剧、玩游戏这样容易让人上瘾的娱乐活动,还是到考后再进行吧。 当孩子不听劝说时,家长要坚持原则,将允许和不允许的原因跟孩子说明,让孩子自己做出正确的选择是需要巧妙方法的,一味的粗暴和高压有时候并不管用,亲子双方都应该认识到,家里人只有一条心,全家拧成一股绳,用彼此都能接受的方式迎考,考试才能成功。另外,中考是孩子自己的重要考试,让孩子重视这次考试才能从根本上避免孩子满不在乎、家长忧心忡忡的现象。 考前一定要早睡吗? 充足的睡眠可以让人神清气爽,因此,考前熬夜不是好习惯,从现在开始,考生不能再熬夜了,恢复原来的作息时间,否则会由于精疲力竭造成过度劳累,得不偿失。考生要根据各人的生物钟来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时间,有的孩子习惯于晚睡,家长为了保证他的睡眠,这几天让他很早上床,其实孩子在床上翻来覆去、胡思乱想并不好,比他平时睡眠的时间适当提前就可,家长可以给孩子提供牛奶等帮助睡眠的食品,帮助孩子自然入睡。 要营造更紧张的家庭氛围吗? 孩子参加中考期间,有的家长大气不敢出,在家小心翼翼,家中保持高度安静,家长全程陪考,唯恐影响孩子的考试状态。其实,完全没有必要这样,过于紧张的家庭气氛,只会给孩子造成过高的心理压力,过度焦虑的家长只会造成孩子的焦虑,家长都没有信心,孩子又怎么会有信心呢? 保持轻松愉快的家庭气氛,让孩子有安静的学习环境,适度给予孩子关心,在饮食起居上保持原来水准,适当增加营养即可。全家温馨、正常的家庭气氛,就等于告诉孩子:“好孩子,我们全家都相信你!正常发挥就行!” 如何调整考试状态? 用平常心对待考试就行,中考成绩来源于平时的学习积累,所以,不要抱有幻想:“说不定奇迹出现,我能超水平发挥!”产生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只会让自己失望;也不要过早考虑结果,给自己过大的压力,把过程做好了,结果就水到渠成了。有句话说得好“把作业当考试,把考试当作业!”有这样的心态是最好的。 即使考前出现了轻微的焦虑,也不用太在意,因为大多数同学都会出现这样的紧张,这是十分正常的表现,所谓“急中生智”,我们的头脑处于适度紧张状态时,有时更有利于集中思想,调动思维。一切因人而异,用放松的心态面对中考,战略上重视,就一定能发挥出理想的水平。 总之,考前3天,保证睡眠,放松心态,相信自己,充满自信的迎接考试,不轻易改变自己的平常饮食习惯,保持一份轻松、愉悦的心情参加考试,就一定能考出好成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