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中考网 - 各省中考 - 江苏中考 - 扬州中考 - 正文

2012年扬州中职学校招生计划为2.18万人

来源:2exam.com 2012-5-28 9:54:14

 中国江苏网5月28日讯 (记者 葛学涛)日前,扬州市教育局发布《关于2012年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意见》,明确今年扬州中等职业计划招生人数为2.18万人,与普通高中招生人数各占“半壁江山”。在部分考生和家长眼中,上职业院校就意味着和大学“无缘”,而事实并非如此,我市今年着力打造综合高中,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透露,读综合高中考上名牌大学的几率非常大。2012年扬州中职学校招生计划为2.18万人

  关键词:招生规模

  招收本市应届毕业生约1.9万

  《意见》指出,全市中等职业学校确保招收新生2.18万人,其中招收本市应届初中毕业生1.9万人,另外,积极开辟外省市职业教育生源基地,实现区域联合招生1000人以上。

  关键词:志愿填报

  普教系列与职教系列互不兼报

  今年市区考生如何填报中考职教志愿呢?市教育局职社处处长杜稼锋介绍,各类学校、专业志愿分普教与职教两大系列。普通高中属普教系列,五年制高职、普通中专、职业院校(含综合高中)和技工院校属职教系列。普教系列与职教系列互不兼报。报考师范专业的考生可选择填报普教系列或职教系列,四星级高中、师范专业志愿互不兼报。另外,填职教系列的考生分两条线填报志愿,即填报师范、五年制高职、普通中专、职业院校(含综合高中)四个专业或填报师范、五年制高职、普通中专、技工院校四个专业,职业院校(含综合高中)与技工院校互不兼报。另据介绍,考生填报志愿时间为5月29日至5月31日。
关键词:综合高中
  弘扬中学将与两所高职院校

  联合招生

  据透露,今年除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和扬州旅游商贸学校继续招收综合高中外,扬州市弘扬中学将与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和扬州旅游商贸学校联合招收综合高中班,联办班办学地点在弘扬中学,学生注册职教学籍,一二年级学生享受每生每年1500元助学金,按民办高中收费标准收费。扬州旅游商贸学校将增设广陵区霍桥办班点,招收数控技术、学前教育、物流管理3个专业。市区各职业学校具体招生专业及招生人数详见《二○一二年扬州市直、广陵区和开发区普通高中、职业院校(含综合高中)、技工院校招生简章》。

  杜稼锋处长介绍,就读综合高中可以参加江苏省普通高校对口单招考试,帮同学们圆一个大学梦。十二五期间,我省将进一步扩大对口单招规模和本科录取率,这将为中职毕业生特别是综合高中毕业生进入大学深造提供更多机会。

  关键词:毕业出路

  就业创业升学“路路通”

  很多考生和家长关心上职业学校毕业后有哪些出路?据介绍,上职业学校出路有多条:一是上中专可以取得中专毕业证书和相关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直接就业;二是中专应往届毕业生可以参加普通高校单独招生考试升入大学深造;也可以通过注册进入省内高职院校深造;也可以参加成人高考自学考试等提升学历层次;三是上五年制高职可以取得国民教育系列大专毕业证书和相关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直接就业,也可以参加专接本、专转本或专升本考试进一步深造;四是可以学到创业本领,毕业后自主创业做老板。

  “上职业学校毕业了,主要到哪些地方就业,就业待遇如何?”很多考生和家长会有这样的疑问。就此,杜稼锋处长介绍,近年来,我市广大职业学校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不少专业的毕业生甚至供不应求,在二年级期间就被用人单位抢聘一空,全市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8%以上。多年来,我市职业学校毕业生主要分布在扬州及北京、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等地知名企业就业。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大批外资合资企业落户扬州,许多毕业生选择了留在扬州本地就业,许多本地知名企业在工资待遇、劳动保障等方面与发达地区几乎没有差别,基本都落实了养老保险等基本劳动保险。所以,在扬就业创业已经成为大多数中职毕业生的首选。

  关键词:对口单招

  对口单招与普通高考殊途同归

  在不少考生特别是考生家长印象里,职业学校毕业了就意味着只能就业,不能参加高考。杜稼锋处长透露,其实这是一个误区,职校毕业生可以参加普通高校对口单招考试,而且是一条上大学的捷径。

  据介绍,江苏省普通高校对口单招是专门面向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设立的国家级招生,是普通高校招生的组成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应往届毕业生都可参加普通高校对口单独招生考试,录取的新生和普通高考录取的新生同等性质,毕业时发同样的文凭,毕业后待遇一样。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加所学专业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全省参加普通高校单独对口招生的高等院校有近50所,其中包括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工程学院南京艺术学院江苏技术师范学院中国矿业大学扬州大学等知名高校。

  我市许多职业学校开设了综合高中班,专门为有升学愿望的学生单独编班,选派得力骨干教师任教。更重要的是,与普通高考相比,对口单招门槛低、竞争相对平和、升学录取率高、应用性强、就业前景广阔等特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

  据悉,在今年全省普通高校对口单招考试中,我市本科上线考生247人,较去年增加68人,增幅近40%,专一以上专科上线考生1468人,较去年增加716人,增幅达95%。近年来,我市已有近万名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通过高校对口单招圆了大学梦。

  另外,获得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专业技能大赛一、二等奖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可根据志愿直接录取省属院校本(专)科专业学习。

  关键词:专业介绍

  涵盖我市地方产业发展所需各类专业

  杜稼锋处长介绍,我市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全面对接地方产业发展需要,门类齐全,全市职业教育重点建设了机械加工、电工电子、汽车制造、信息服务、化工医药、纺织服装、土木建筑、旅游服务、经贸物流、现代农业等十大专业群。近年来,投入了2亿多元装备了一批与现代化生产基本同步的先进设备。目前,全市共建成省级示范专业46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7个,国家级和省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30个。“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最适合自身发展的专业才是最好的专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只有选择最适合自身个性发展的专业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多元化的社会需要多样性的人才,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杜稼锋处长说。

  关键词:学生管理

  发现学生优点,塑造学生心灵

  一些家长对职业学校的管理不了解,甚至有偏见,认为上了职业学校就等于把孩子“放养”。教育部门有关人士透露,我市职业学校在重视学生“成才”教育的同时,更加重视学生的“成人”教育,将德育工作作为学校安身立命之本、素质教育之魂,坚持“发现每一个学生优点,弘扬每一个学生的特长,关心每一个学生的进步,塑造每一个学生的心灵”的育人原则,把职业道德、法制、创业创新、心理健康、企业文化教育等作为学校德育的重点内容,把德育工作渗透于课堂教学、专业实习和各种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中,坚持全方位全过程的严格管理和热心关怀,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观念,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各行各业的合格人才。

  我市职教坚持“文化与素养并重,更重素养,知识与技能并重,更重技能,就业与创业并重,更重创业”的原则。此外,全市各职业学校都开展了“六个一”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一个向善的人品,一门娴熟的技能,一口较好的普通话,一种与专业结合的外语常用语,一手可看的钢笔字,一项个人特长。

  关键词:出国深造

  我市与10多个国家联合办学

  “听说上职业学校可以出国深造,可以去哪些国家?”对此杜稼锋处长说,随着我市地方产业的国际化,职业教育也不断加快国际化进程。近年来,全市职业教育不断与国际接轨,积极吸收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引进国外先进职业教育技术,现已分别与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度等10多个国家成功实现联合办学,为学生赴国外实习或继续深造创造了机会,构建了职业教育对外合作办学的交流平台。

  关键词:国家助学

  国家资助中职生2年,每年1500元

  据介绍,职业学校收费严格按照省市教育、物价、财政部门的规定执行,一般学校中专每学期学费:文政法财经类1050元、理工农医类1150元、艺术类1450元,重点学校中专每学期学费:文政法财经类1100元、理工农医类1200元、艺术类1550元,五年制高职前三年按中专收费,后两年按大专收费标准收费。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职业学校助学力度,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资助所有全日制在校学生,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500元,国家资助两年,第三年实行学生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涉农专业的学生减免学费,由国家补贴。五年制高职后两年学生可享受普通高校奖助学金政策。

  杜稼锋处长最后强调:“总之,有愿望学得一技之长,成为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立志为扬州经济腾飞做贡献的同学;有愿望学得创业本领,自主创业成为某一企业、公司的Boss或CEO的同学;有愿望圆一个大学梦,又想回避激烈而残酷的普通高考竞争的同学,请理智的选择就读职业院校。”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最新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最近更新 |
    闽ICP备060197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