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城区范围内城市户籍的小学毕业生,实行中小学相对就近,按小学毕业生学籍、户籍、住址一次性划片分配的办法升入初中学校。“就近入学”指相对就近,根据教育部对“就近入学”的解释:学生居住地与学校距离原则上应在3公里以内,在这个范围内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可根据学校的分布情况划分地段,合理分配新生学位。人户分离学生分配以居住地为主
非本学区范围内的小学毕业生,原则上回户籍所在地参加升初中分配。具体程序是:由学生及其监护人向毕业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学校上报区教育行政部门,各区教育行政部门按户籍所在地相对就近安排升学,学生不得择校。
户籍、住址分离的小学毕业生,视具体情况可由实际居住地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按照相对就近原则统筹安排入学,学生不得择校。非本市户籍毕业生分配不得跨区
具备“四证”(居住证或暂住证,监护人流动人口婚育证,原户籍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乡(镇)或学校证明,监护人用工合同或营业执照)的外来人口小学毕业生子女,由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到相对就近的公办学校就读,保证他们在全日制公办学校免费接受初中义务教育。外来人口子女原则上按照小学毕业学校和中学相对就近的原则分配到初中就读,不得到其它县区参加分配。联盟校政策和定向生政策继续实施
市教育局发出提示,希望广大小学毕业生和家长认真研究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特别是我市中考实行的示范高中招收定向生政策和“联盟校”政策。今年我市继续实施定向生政策,定向生计划为3000名,最大照顾分值50分;今年市、县(市、区)两级的“联盟校”数量将进一步增加,本届初一新生将继续坚持以教师交流为重点的“一统筹、两共享、两统一”制度,优质校与潜力校统一调配师资和共享教学设施设备,实施相对一致的教育教学管理、考核评价机制,今年“联盟校”中的优质学校招收保送生政策规定必须招收一定比例的潜力学校的优秀应届初中毕业生。希望各位学生和家长能够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理性地选择初中学校。岳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