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2012年普通高中招生网上录取办法
根据《贵阳市2012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工作方案》和《贵阳市2012年普通高中、初中五年制专科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规定》(简称“
中考招生规定”),为全面深入推进“阳光招生”,按照“公平竞争, 公正选拔, 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2012年全市普通高中招生采取网上录取的方式进行。
一、招生类别及录取原则
公办普通高中招生类别分统招生、配额生、特长生、
自主招生和择校生共五种,统招生、配额生、特长生、自主招生按教育行政部门、物价部门核定的收费标准正常交费,择校生录取后按规定缴纳择校费。四城区升入普通高中学校升学成绩最低分数控制线由市招委会按四城区招生的普通高中总
招生计划的110%划定,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配额生升学成绩最低分数控制线由市招委会根据实际情况划定;其他区(市、县)升入普通高中学校升学成绩最低分数控制线由市招委会按各区(市、县)招生的普通高中总招生计划的120%划定,并在招生计划内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全市各普通高中的招生严格按招生计划执行。录取要求见《贵阳市2012年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规定》。
(一)统招生
根据市教育局下达的普通高中统招生招生计划,通过网上报名,择优录取。(含贵阳市2012年四城区省级示范性高中学校面向区、县(市)招生计划和2012年区、县(市)省级示范性高中学校面向全市招生计划)。
(二)配额生
将云岩、南明、小河、金阳(以下简称四城区)省级示范性高中学校50%的招生指标分配到四城区内各初级中学。其他区、县(市)省级示范性高中学校35%的招生指标分配到本区、县(市)各初级中学。四城区内的分配方式为:统招初中学校按2009年秋季初一新生入学报到实际人数分配;公办学校参与举办的民办学校按2009年秋季初一新生招生计划数分配;企事业、民办初中学校按2012年应届毕业生参加学业考试报名人数分配。
初中毕业升学生源较少的学校按类别由若干所学校组成一个单元参与配额生名额分配。
其他区、县(市)配额生指标分配方案参照此分配方法执行。
配额生录取是在各学校(单元)分配到的省级示范性高中配额生指标内网上择优录取。
(三)特长生
特长生的录取按《贵阳市2012年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规定
http://www.2exam.com》执行。
(四)自主招生
有自主招生计划的公办普通高中学校可在计划内自主招收部分统招生,自主招收的学生中考总分不得低于本校择校生的最高分数。
(五)择校生
按市教育局下达的普通高中择校生招生计划在网上择优录取。
二、录取依据
市招考中心根据各校招生计划及报名该校考生的学业考试成绩即语文、数学、英语、理科综合、体育成绩五门成绩总分(含政策加分)、文科综合成绩等级、地理生物(合卷)成绩等级和初中毕业考评结果在市招委会划定的最低分数控制线上择优录取。
在某校录取时若出现最后一个招生指标有若干考生学业考试成绩总分相同的情况,则比较考生的文科综合成绩等级、地理生物成绩等级中的等次,二项中高等次个数多的优先。若还不能区分,则按顺序依次比较学业考试科目语文、数学、英语成绩,择优录取。
三、报名
(一)报名条件
参加2012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且考试成绩达到升学标准的初中毕业生。
(二)报名
1.考生报名。考生凭报名号和密码报名。考生根据本人实际情况,每次只可选报一所学校的统招生(含配额生)及愿否选报该校择校生。系统实时分别对报各招生学校的学生按统招生、配额生、择校生三个类别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排序,并发布各招生学校报名人数及以上三个类别计划内的学生最低分数,其中配额生最低分是按考生所在初中学校(单元)发布。
2.查询。考生可通过报名网站或手机短信查询报名是否成功,查询自己在所报学校的排名情况,如果排名已在计划数外,须及时改报。
3.改报。网上报名录取期间,考生可凭准考证及密码随时上网退出原报学校和改报其他学校。但必须符合下列二个条件:一是考生本人未被原报学校录取;第二,考生拟改报的学校未结束录取。
(三)报名时间
报名录取时间安排在考生学业考试成绩(含等级)、毕业考评结果、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和考试分数段公布以后于7月13日—18日进行。
(四)报名方式
考生可通过互联网报名网站实现网上报名。报名方式有三种,考生可根据各自条件选择:一是由学校组织,在网络教室集体报名;二是按规定时间在任一能上网的电脑上报名;三是到指定的报名点窗口报名。
报名录取时间共六天。每天上午8:30至晚上0:00时。从第一天开始,在有学校结束录取的时段(下午14:00至14:30和下午17:00至19:00),考生只能查询信息,不能上网办理报名。第六天下午17:00,全部网上录取工作结束。
按市教育局网上录取总体安排,第一、二天只限四城区高中学校接受四城区考生报名。从第三天开始,凡报各区、县(市)高中学校面向本地区接收的考生、各区、县(市)省级示范性高中面向全市招收的考生及四城区示范性高中面向各区、县(市)招收的考生开始网上报名。
在市区内设市招考中心(贵阳九中)报名咨询点,为不具备上网报名条件的考生报名,帮助考生咨询、查询、解答有关事项和进行网上报名。
各区、县(市)也应根据各地条件在当地集中设置一至二个报名咨询点,方便不具备网上报名的考生现场报名,解答有关问题。
报读贵州中澳合作学校、贵州中加国际学校、贵阳实验三中中外合作班的考生直接到三所学校报名,由学校负责在网上点击录取。
四、信息发布
在报名和网上录取期间,招生系统将实时发布各普通高中报名和录取信息,供考生查询。在报名开始前,公布各校招生计划,包括统招生计划、配额生计划和择校生计划。报名开始后,系统实时分别对各校报名的学生分统招生、配额生、择校生三个类别按中考分数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并发布各校报名人数及各校统招生计划内、分配给各初中学校(单元)配额生计划内、择校生计划内的学生最低分数。
当各校统招生计划、配额生计划和择校生计划报名人数已满时,三类招生计划内最后一名考生的分数,即为该校各类招生录取的控制线。在正式录取前,各类别控制线会随考生报名情况发生变化,考生可根据网上公布的各校各类别控制线及时改报。
五、录取顺序及录取办法
全市所有公办普通高中学校在网上接受学生报名,按程序录取。报名录取时间共六天,在六天报名时间内,前四天每天分二次录取,报名第一天下午14时为第一次录取时间点,下午17时进行第二次录取。报名第二、三、四天下午14时和17时分别进行二个批次的录取。第五天、第六天只在下午17时进行一个批次的录取。
考生在选报某所示范性高中学校时,首先参加统招生排序,若未进入统招计划,随即自动进入该所示范性高中学校分配到考生所在初中学校(单元)的配额生排序;若亦未进入配额生计划,又自愿择校的,则随即自动进入该校择校生排序。
考生选报一般普通高中学校时,首先参加统招生排序,若未进入统招计划,又自愿选报择校,随即自动进入该一般高中学校的择校生排序,择优录取。
(一)统招生和配额生的录取
在报名第一天下午14时,开始统招生和配额生的录取工作。首先录取统招生控制线最高学校的统招生和配额生,与该校控制线相差20分(含20分)内的学校可同时录取统招生和配额生。若某校配额生指标未录取完,该指标转为统招生计划,系统对符合条件的考生及新报名的考生进行自动排序,于当天下午17时进行第二次录取,已录取完毕的学校不再参与随后的统招生和配额生报名录取。依此,在第二、三、四天14时录取其他学校的统招生、配额生。17时录取配额计划转为统招计划的统招生。第三天上午8:30时起,开始四城区外其他区、县(市)高中网上报名。第四天下午17时,全市所有示范性高中(含贵大附中、北师大附中、息烽一中、开阳三中)统招生和配额生结束录取,同时录取四城区内示范性高中定向四城区外招收的考生。第五天下午17时继续录取一般普通高中学校的统招生,报名第六天下午17时,即结束录取时间点,所有学校结束录取。因报名生源不满未录取完毕的学校,按考生报名情况录取统招生并结束网上录取工作。
(二)择校生的录取
在报名第二天下午17时,开始四城区内示范性高中择校生的录取工作。首先录取择校生控制线最高学校的择校生,与该校控制线相差20分(含20分)内的学校可同时录取择校生,录满为止,已录取完毕的学校不再参与随后几天择校生的报名录取。依此,在第二、三、四、五个录取时间点录取其他学校的择校生。报名第五天下午17时,全市所有省级示范性高中择校生结束录取,第六天下午17时,即结束录取时间点,即结束录取时间点,因报名生源不满未录取完毕的学校按考生报名情况录取择校生并结束录取工作。
(三)民办高中的录取
民办高中按市教育局下达的指导性招生计划自主招生,学校在规定时间内到市招考中心办理网上录取手续。
(四)初中五年制专科学校的录取
按省招生考试中心招生规定执行,在普通高中网上录取期间录取(文另发)。
(五)报名录取结束后,凡未完成招生计划的普通高中学校,按市招考中心的规定(文另发),由各学校在市招生考试委员会划定的最低控制线上面向贵阳市自主招生、择优录取,考生凭学业考试成绩通知单报名,学校持预录考生的学业考试成绩通知单于8月中旬到市招考中心办理网上录取手续。
六、示范性高中定向计划的录取
(一)四城区内的示范性高中分配到四城区以外各区(县、市)的配额生计划(见《贵阳市2012年四城区示范性高中学校面向区(县、市)招收的定向生计划》),供各区(县、市)考生选报,按示范性高中统招生的录取要求和录取时间参加网上报名,择优录取。
未被四城区内示范性高中录取的考生仍可参加本区(县、市)高中录取。
(二)四城区以外其它区(县、市)辖区内的示范性高中分配到全市的招生计划(见《贵阳市2012年区(县、市) 示范性高中学校面向全市招生计划》),供全市(本区考生除外)考生选报,按示范性高中统招生的录取要求和录取时间参加网上报名,择优录取。
若这部份招生计划在全市未能录满,剩余的招生计划仍返还本校在本区(县、市)招生。
七、几点说明
(一)云岩、南明、小河、金阳户籍的考生在此四区范围内选报高中学校不受跨区限制。
(二)在我市初中学校就读但户口不在就读学校所属区、县(市)内,未返回户口所在地参加中考,要求在初中就读学校所属区、县(市)内就读普通高中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属借读生,借读生只能选报示范性高中类学校择校生、五年制专科学科、一般高中学校及中等职业类学校。
(三)户口在本市,在外地就读初中回筑升学的考生,也凭准考证上网选报普通高中学校。除不能作为示范性高中配额生录取外,其他与本区、县(市)正式户籍考生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