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中考改革方案确定,从2014年开始,中考体育考试分值由30分提高到40分,将采取新的“2+1”(必考+选考)的学生体质测试形式进行。每年3月,由市教育局组织从3项中随机抽取1项,确定为中考选测项目。从2015年起,全市中考将实行“七科五考+结业考试+体质测试”制度。“七科五考”是指语文(蒙古语文甲)、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思想品德、历史7个学科综合为五科进行考试,分别为语文(蒙古语文甲)、数学、英语、理综(物理、化学)、文综(思想品德、历史)。结业考试是指地理、生物初二时的结业考试。从2015年的初中毕业生开始,要在2014年初二参加地理、生物综合结业考试及生物实验操作考查,地理、生物综合结业考试,满分为100分,两科各占50分,考试成绩按60%计入中考,由呼和浩特市教育局教研室划定并公布考试范围。
同时,从2015年开始,呼和浩特市要对初中生设考查科目,考生综合素质评价以等第形式呈现,结果分为A、B、C、D级,普通高中录取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必须在C级以上,自治区示范性高中录取,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必须在B级以上。
呼和浩特市第六中学校长王洪志表示,针对2014年中考体育考试分值加大的情况,学校将保证学生的体育课课时,并且加之科学训练方法。
【课程改革】
把课堂还给学生
11月6日,记者来到位于玉泉区的呼和浩特市第六中学,“周三的《音乐之声》,首先为大家送上一曲老歌《Yesterday once more(昨日重现)》……”14时15分,该校校园广播准时响起。记者了解到,玉泉区政府已于今年年中在原一职校区启动了重新修建六中初中部的项目,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现六中校区将变为高中部。王洪志正在为11月10日出版的《儒雅六中》进行最后一轮校对,他介绍:“呼和浩特市年底力争再创建3所自治区示范性高中,六中便是其中之一。”
记者跟随王洪志来到六中高一一班的课堂上,学生们正在对学习内容进行分组讨论。王洪志说:“原来我们忽略了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地方;忽略了课堂是学生个体表现、体验成功的地方。实施课程改革以后,强化学生的自学能力,从填鸭式教学模式变为小组讨论,学校的中高考成绩年年攀升,这样的效果是我都没有预料到的。”六中的老师们连续6个假期没有休息,编写了校本教材《导学》《导练》《导德》,王洪志说:“我们所期望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本领,练就儒雅品质,不让每一个教师落伍,不让他的每一个学生掉队。”
11月7日,记者来到位于回民区的呼和浩特市铁路第一中学。艺体教育是该校的办学特色,也是自治区示范性高中的示范项目之一。双语教学(英语和汉语)也是该校的特色,经过11年的课改实践,经过内蒙古自治区教科所一系列的考核与验收,2004年,呼铁一中物理老师肖宏伟的双语教学课题正式结题,被认定为自治区领先水平。
呼和浩特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张晓蕾介绍,截至2012年,我市有高中51所,截至今年10月底,创建自治区级示范性高中6所,到今年年底,力争再增加3所自治区级示范性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