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教体卫艺函〔2013〕2号
各县(市)区教育(教体)局、高新区社会事务局,直属各学校:
《2013年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和国防教育工作要点》已研究确定,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2013年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和国防教育工作要点
2013年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和国防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中心,以全面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和艺术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强化课程落实,努力提升体育、艺术、健康课堂教学的质量,充分调动和发挥校园内外艺体教育资源优势和作用,创新教育形式,完善工作机制,积极探索适应学生发展需求和学校实际的途径和方法,努力为全体学生搭建展示、提高和发展才能的平台,推进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和国防教育工作的科学发展。
一、抓制度,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强力保障
(一)建立学校体育工作等级评估制度。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省实施意见,按照全省普通中小学体育工作等级评估制度,制定全市中小学校体育工作等级评估指标体系,将学校体育工作的组织管理、教育教学、条件保障、学生体质、师资配备、监督检查纳入评估范围。试点学校体育报告公示制度,把县(市、区)和学校体育工作情况和任务完成、进度、成效置于社会监督之下,形成助推学校体育工作的强大合力。
(二)健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制度。开发市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管理平台,建立与国家(省)相对接,市、县(市、区)、校三级联动的监测体系。通过强化过程管理,加强对学生日常锻炼的指导和测试数据的监控,提高实施水平。加强测试结果的分析运用,强化《标准》的指导作用,逐步建成以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和评价为导向的学校体育工作促进机制。
(三)健全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健康课程监督检查制度。以实施新修订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对学校体育、艺术、健康课程的督查力度,在认真落实常态监督、检查通报和网络公示等制度的基础上,联合教育督导部门组织开展学校体育、艺术、健康课程实施情况的专项督导,确保各级学校开足开齐艺体课程。
二、抓平台,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创设空间
(四)全面推进学校阳光体育班级联赛。在2012年试点的基础上,实现学校阳光体育班级联赛的全覆盖:初步建立起学校、县(市、区)、市三级比赛相衔接的赛事体系,构建起涵括国家课程、校本课程、阳光体育和教学管理等基本内容的项目体系,完成学校传统运动会组织形式和比赛内涵的深刻转变,形成拉动学校体育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
(五)全面推进学校体育艺术“2+1”项目。在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面推进“2+1”项目,培养学生拥有2项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技能和1项艺术特长。组织开展全市体育、艺术“2+1”项目申报认定和专项评估工作,通过对项目技术性、普及性、规范性、实效性评估,引领学校打造特色精品,提升内涵发展。2013年,开展阳光校园、阳光班级和阳光少年评选活动。
(六)全面推进学生体育艺术社团建设。充分发挥学生艺体社团的影响和作用,加强学校体育、艺术教育阵地建设。与有关处室联合开展学生艺体社团建设研讨会,交流经验,加强管理,科学指导。
(七)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和艺术活动。组织参加全省中小学体育“六大联赛”、第十二届全省中学生运动会、第四届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全省中小学生合唱节、中小学戏剧大赛和省校园集体舞试点活动。继续组织开展第十二届全市中小学艺术节活动。
三、抓工程,努力实现学校体卫艺工作的新突破
(八)实施青少年学生“两防”干预工程。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控”的原则,认真落实中小学生龋齿防治和近视眼防控措施。联合卫生等部门,加强“两防”常识的宣传教育,开展中小学生龋齿、近视检查及防控干预行动。制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近视防控行动指南》。
(九)实施学校食堂管理达标工程。参照食药等部门关于餐饮单位量化等级管理办法,制定学校食堂管理评估达标体系,组织开展学校食堂管理达标检查,将食堂管理规范、学校监管行为、食品安全操作、学生满意调查等纳入检查内容,强化学校监管责任的落实,促进学校食堂管理的规范化。
(十)实施艺体教师和卫生保健人员的专业提升工程。继续开展学校校医、健康教师专项培训。在学校校医、教育处及教师中推广院前救护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积极探索体育、艺术教师专业培训的途径和方法,进一步提升艺体教师的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