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济南市中考历史考试大纲 |
| 来源:3773.中考 2013-5-16 19:56:05 |
|
济南市 2013 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纲要 历 史 Ⅰ.命题指导思想 一、命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 (2001 年版)和《济南市 2013 年中小学招生工作意见》。 二、命题按照义务教育阶段对学生历史素养的要求,以能力测试为主导,注重考查学生 对历史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掌握程度,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的能力。 三、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四、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 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 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初中学生的学习目标要求,结合济 南市的实际情况,确定 2013 年济南市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学科的考试内容。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 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要求如下: 1.获取和解读信息 获取试题提供的信息,理解试题要求及考查意图 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2.调动和运用知识 将所学知识与试题建立正确的联系 运用历史知识和有关信息,解决问题 运用历史学科的相关原理,分析、说明问题 3.描述和阐释事物 客观叙述历史事物、历史现象 1 准确描述和阐释历史概念、历史发展基本线索 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阐释 4.论证和探讨问题 运用归纳、比较、概括等方法探讨历史现象 客观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 独立思考历史问题、历史观点,得出结论 二、考试范围 第一部分 1.中华文明的起源 (1)北京人,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 (2)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 2.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1)夏、商、西周三代更替 (2)西周分封制 (3)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 (4)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3.统一国家的建立 (1)秦的统一、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和巩固统一的措施 (2)汉武帝的大一统 (3)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 4.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1)三国鼎立 (2)江南的开发 (3)北魏孝文帝改革 5.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女皇武则天、开元盛世 (2)科举制的创立及完善 (3)唐与吐蕃的交往 (4)遣唐使、玄奘西游和鉴真东渡 6.经济重心的南移与民族关系的发展 中国古代史 2 (1)宋代的经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2)宋与辽、西夏和金并立 (3)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元朝的建立及其统治、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 7.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1)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2)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 (3)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的措施 (4)明清社会经济与“闭关锁国”政策 8.科学技术 (1)四大发明 (2)青铜工艺成就 (3)数学、医学成就 (4)《水经注》、《齐民要术》、《天工开物》 (5)都江堰、长城、大运河、赵州桥、北京故宫 9.思想文化 (1)汉字的演变与古代书法、绘画和雕塑 (2)孔子、百家争鸣 (3)佛教和道教 (4)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 (5)《史记》《资治通鉴》、 第二部分 1.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1)鸦片战争 (2)第二次鸦片战争 (3)左宗棠收复新疆 (4)甲午中日战争 (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近代化的起步 (1)洋务运动 (2)戊戌变法 (3)辛亥革命 中国近现代史 3 (4)新文化运动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1)五四爱国运动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黄埔军校、北伐战争 (3)中共探索革命道路 (4)红军长征 4.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七七事变 (2)南京大屠杀 (3)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4)中共七大、抗日战争的胜利 5.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重庆谈判 (2)内战爆发、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3)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 6.近代的经济、科技与思想文化 (1)张謇、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2)魏源、严复、詹天佑 (3)科举制的废除与京师大学堂的开办 7.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1)开国大典 (2)巩固政权的斗争 8.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一届人大 (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发展 (3)“文革”十年 9.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十一届三中全会 (2)改革开放 (3)邓小平理论 10.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外交成就 4 (1)民族区域自治 (2)“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业 (3)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11.科技、教育与文化 (1)两弹一星、籼型杂交水稻、“863”计划 (2)“科教兴国”战略 第三部分 1.上古人类文明 (1)伯里克利与雅典民主政治 (2)罗马共和国兴衰 2.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 (1)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 (2)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 3.蒸汽时代的资本主义 (1)第一次工业革命 (2)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 世界史 (3)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4.电气时代的资本主义 (1)第二次工业革命 (2)第一次世界大战 5.近代科学与思想 (1)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 (2)启蒙运动 6.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十月革命的胜利 (2)列宁、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7.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3)美、德摆脱经济危机的途径 5 8.第二次世界大战 (1)绥靖政策 (2)二战的爆发、扩大 (3)二战的转折、胜利 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 (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2)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3)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4)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5)第三次科技革命 Ⅲ.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采用历史、思品同场合卷、闭卷笔试的形式;考试限定总用时为 120 分钟。 二、试卷结构 1. 试卷结构: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全卷满分为 200 分,历史占 100 分。 第Ⅰ卷为选择题,历史、思品总分为 90 分,历史占 50 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历史、思品 总分为 110 分,历史占 50 分。 2. 组卷方式:第Ⅰ卷、第Ⅱ卷均按历史、思品的学科顺序排列,同一学科试题相对集 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