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3考试网
 3773考试网 - 中考 - 各省中考 - 山东中考 - 济宁中考 - 正文

2016济宁中考地理试题答案解析

来源:3773考试网 2016-6-17 15:59:34


5.有关世界人口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口的密度大的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一定高 B.人口的增长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C.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人口稀少 D.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速度不断加快
【考点】计算人口密度和人口自然增长率.
【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人口与人种.
【分析】人口密度是单位面积内居住的人口数,它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
【解答】解:人口密度大的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不一定高(比如欧洲西部,人口的密度大,有的国家出现人口负增长).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世界人口的增长.


6.
如图是与美国某品牌汽车生产相关联的部分企业,这说明了当今国际经济关系是(   )
A.国际商业竞争日趋激烈 B.各个国家经济发展自成一体 C.国际经济合作不断加强 D.国际经济合作不断削弱
【考点】国际合作与经济全球化.
【专题】时事类开放题;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与国际合作.
【分析】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来临,国家与国家之间各成体系、相对封闭的经济格局已被打破,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相互依赖,相互融合,并朝着经济全球化的方向发展.[来源:学科网ZXXK]
【解答】解:读图可知,当今世界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要得到快速发展,就必须融入到国际交流与合作之中;由此可知,“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故选项C符合题意;根据题意.
故选:C.
【点评】该题主要考查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因素,读图解答即可.


7.有关亚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季风气候区 B.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C.具备世界上所与的气候类型 D.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草原
【考点】亚洲的气候.
【专题】生态环境类简答题;亚洲地区与国家.
【分析】亚洲地处世界最大的大陆的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海陆差异特别显著.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包括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解答】解:亚洲地处世界最大的大陆的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海陆差异特别显著.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包括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故A正确;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亚洲缺少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非洲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草原;故BCD都不正确;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来源:Zxxk.Com]
【点评】该题考查亚洲的地理特征.


如图,读欧洲西部地区局部图,完成8-9题
 
8.莱茵河是欧洲西部重要的国际性河流,除流经列支敦士登和奥地利外,还流经几个国家(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考点】欧洲西部的主要半岛、临海、山脉和河流.
【专题】示意图.
【分析】欧洲河流受地形、气候和海陆轮廓的影响,河流密集短小,水流平缓,水量丰富,航运价值高.
【解答】解:莱茵河是西欧第一大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阿尔卑斯山北麓,西北流经列支敦士登、奥地利、法国、德国和荷兰,最后在鹿特丹附近注入北海.全长1232千米,莱茵河在欧洲是一条著名的国际河流,故除流经列支敦士登和奥地利外,还流经4个国家.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莱茵河的地理概况,属于基础题目.


9.莱茵河航运价值非常大,其原因是(  )
①主要流经平原地区,河流平稳
②主要流经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水量大
③绝大部分河段流经地区气候温暖,可全年通航
④流经发达国家,货物运输量大.
A.①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考点】欧洲西部的主要半岛、临海、山脉和河流.
【专题】配对题.
【分析】莱茵河是德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上航运最繁忙的河流之一.莱茵河航运发达的原因是:莱茵河水量丰富稳定;水流平稳;主要流经经济发达地区,航运需求量大.
【解答】解:莱茵河航运价值非常大的原因:莱茵河主要流经平原地区,河流平稳;莱茵河主要流经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水量大;莱茵河绝大部分河段流经地区气候温暖,可全年通航;莱茵河流经发达国家,货物运输量大.根据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莱 茵河的地理概况,属于基础题目.


如图,读日本简图,完成10-11题.
 
10.对日本地理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太平洋东部的群岛国家 B.山地多,平原面积狭小 C.本州岛是其最大岛屿 D.位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来源:学。科。网]
【考点】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
【专题】示意图;亚洲地区与国家.
【分析】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领土由北海道、本州、九州、四国四个大岛以及附近一些小岛组成,面积37.8 万千米2.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多火山和地震;日本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日本的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河流短小湍急.
【解答】解:A、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故A符合题意;
B、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岛国,平原面积狭小,国土的3/4为山地丘陵,沿海平原狭窄,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故B不符合题意;
C、日本是一个岛国,领土由北海道、本州 、九州、四国四个大岛以及附近一些小岛组成,最大的岛屿是本州岛,故C不符合题意;
D、日本群岛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大约每隔3年就要发生1次危害较大的地震,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日本的自然环境特点,要理解记忆.


11.对日本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山区矿产资源丰富,能满足工业需求 B.国内市场狭小,工业产品以出口为主 C.工业发达,农业生产技术落后 D.工业分布比较均衡
【考点】日本工业布局的特点和地理意义.
【专题】示意图;亚洲地区与国家.
【分析】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领土由北海道、本州、九州、四国四个大岛以及附近一些小岛组成,面积37.8 万千米2.日本的海岸线长约3万千米,沿岸多岛屿、半岛、海湾和天然良港,经济发达,是世界上的强国,但是由于地域狭小,资源贫乏,是一个资源小国,因此对外依赖性较强.日本工业多临港口布局,为的是方便工业原料、燃料的进口与制成品的出口.
【解答】解:日本矿产资源缺乏,不能满足工业需求,绝大部分靠进口,故A错误;
日本国内市场狭小,工业产品以出口为主,故B正确;
日本工业发达,农业生产技术先进,精耕细作,亩产量高,故C错误;
日本工业分布集中,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地带,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日本的工业,要理解记忆.


12.当前,我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将产生的作用是(  )
①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
②迅速提高人口素质
③保持合理的劳动力数量
④解决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考点】人口政策.
【专题】人口问题;中国的人口与民族.
【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解答】解: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出现劳动力减少、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其目的就是为应对当前出现的人口问题,逐步调整完善现行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政策,要理解记忆.[来源:学|科|网]


如图,对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完成13-14题
 
13.图中①~④分别代表的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是(  )
A .①山地 B.②旱地 C.③草地 D.④难以利用的土地
【考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专题】分布图.
【分析】中国各类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区域差异明显.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以及低缓丘陵地区,西部耕地较少,而且分布零散.
【解答】解:读图可知,图中①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是林地,图中②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是旱地,图中③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是水田,图中④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是草地.
故选:B.
【点评】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状况,要结合地图记忆.


14.有关我国土地资源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耕地面积广,所占比重大 B.利用类型多,分布均衡 C.建设用地不断扩大 D.耕地后备资源充足
【考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专题】分布图.
【分析】我国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少,且各类土地资源所占的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特别是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
【解答】解:山地多,耕地比重小,故A不正确.
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多,分布不均衡,故B不正确.
我国针对土地资源的现状,要严格控制工业、交通、城镇和生活用地,故C正确.
我国后备土地资源不足,故D不正确.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我国国土资源的概况,要认真分析.


15.近年来,我国多地频现雾霾天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危害,人们要求改善环境的呼声日益高涨.下列能减少或杜绝出现雾霾天气的行为是(  )
①农民燃烧秸秆肥田
②大力推广家庭小汽车的使用
③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
④倡导步行或乘坐公交车出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考点】空气质量及其评价方式.
【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天气与气候.
【分析】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旱涝等灾害频繁.排放出的氯氟化合物破坏高空的臭氧层,导致地面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进而危及人类的健康.
【解答】解:通过改变地面状况,影响局部地区气候.如人工造林、增加城市绿化面积,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可以使当地气温的变化趋于缓和.生活中注意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经济,大力倡导步行或乘坐公交车上下班,可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提高环境质量.而大力推广家庭 小汽车的使用、燃烧秸秆肥田,增加了碳排放量,会加大雾霾天气发生.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减少雾霾天气的措施,理解解答即可.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手机版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