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1—10题每题1分,11—17题每题2分,共24分)
|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 答案 |
A |
B |
D |
B |
B |
C |
C |
C |
D |
B |
C |
B |
C |
B |
A |
A |
B |
二、非选择题(18题12分,19题12分,20题12分,共36分)
18. (1)中国近代化 戊戌变法,宣传维新思想;辛亥革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

人心;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3分)
(2)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1分)
(3)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迷信和愚昧。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为新思想的发展和传播开辟了道路。(2分)
(4)标志:实施“一五计划”。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2分)
(5)1992年前:改的是原来经济体制中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1992年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键因素:邓小平发表南方讲话,解决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关键问题。(3分)
(6)民族独立是实现国家富强的前提。(1分)
19.(1)1492年哥伦布远航发现美洲大陆(新航路开辟)。(1分)
(2)动力: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推动资产阶级在世界范围内开辟殖民地,掠夺原料.倾销商品,进行资本输出。突出特点:全球化的速度明显加快;经济上相互联系和依存、相互竞争和制约程度提高。
原因:高新科技的推动,通讯手段进步;市场经济体制确立。跨国公司日益成为经济活动的主体;两极格局的结束为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3分)
(3)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危机的发生,经济全球化进入低潮出现倒退。(2分)
(4)1842—1860年,西方列强的侵略;1957—1976年,“左”倾错误严重泛滥。(或大跃进、人民公杜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的发生)(2分)
(5)亚太经合组织,世界贸易组织。(2分)
(6)认识: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潮流,不能通过反对而制止。应顺应潮流,把握机遇,引进外资和技术,积极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言之有理即可)(2分)
2

0.(1)①《本草纲

目》②经典力学体系③《天工开物》④《物种起源》(4分)
(2)从领先转为落后(1分)
(3)工业的巨大发展为近代科技提供了工具和手段,社会的需要,资产阶级革命为科技发展开辟了道路,人文主义和理性精神解放了思想,推动近代科技迅速发展(2分)
(4)重农抑商,鄙薄科学技术;闭关锁国;君主专制维系腐朽制度,文化专制政策(八股取士、文字狱)禁锢思想,摧残人才,阻碍科技发展。自然经济不能提供近代科技发展的物质基础。(2分)
(5)人造地球卫星,神州六号载人飞船。侧重点:材料一:政治 材料二:经济(2分)
(6)围绕生产力发展、政治经济变革、思想解放与科技发展的关系任一角度回答,凡言之有理,均可得分。(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