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3考试网
 3773考试网 - 中考 - 各省中考 - 四川中考 - 绵阳中考 - 正文

2016绵阳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来源:3773考试网 2016-6-25 20:34:39


 
8.以下对东西方文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古代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B.罗马共和国的政权掌 握在公民手中
C.亚历山大东征阻断了东西方的交流
D.阿拉伯人创造发明阿拉伯数字符号
【考点】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
【分析】本题考查了古代主要文明的相关成就.
【解答】据所学知,古代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是西方文明的源头,故A正确.罗马共和国的政权掌握在元老院的手中,而 不是公民的手中,故B错误.亚历山大东征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东西方的交流,而不是阻断了交流, 故C错误.阿拉伯数字是古印度上发明的,而不是阿拉伯人发明的,故D项错误.
故选A.
 
9.下面是19世纪英国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图,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来源:学科网]
 
A.民主思想的确立 B.外来人口的增加
C.工业革命的发展 D.世界市场的形成
【考点】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英国工业革命的知识点.
【解答】材料是《19世纪英国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图》,读图可知:英国在19世 纪城镇人口所占的比重迅速增加,这主要得益于工业革命的完成.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生产力,推动了英国大机器工业的发展,使城镇人口的数量迅速增加,城镇人口所占的比重迅速增加.
故选C.
 [来源:学科网ZXXK]
10.向阳同学围绕三国同盟、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收集资料,你认为他想研究的历史事件是(  )
A.美国独立战争 B.法兰西第一帝国
C.克里米亚战争 D.第一次世界大战
【考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与著名战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知识点.
【解答】第一次世界大战交战的双方是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其导火线是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最著名的战役.
故选D.
 
11.二战 爆发后,美国修改中立法,规定可以出售军火,但要用现金购买,而且要自己运输.这一规定最有利于(  )
A.中国 B.德国 C.英国 D.意大利
【考点】历 史文化常识.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战 的有关内容.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修改中立法,规定可以出售军火,但要用现金购买,而且要自己运输,有利于英国,因为英国具有强大的海军,有利于运输军火.
故选C.
 
12.发展中国家组装一部售价260美元的iPhone,只能从中赚取4美元,其他的都由苹果公司赚去了.作为个案,它可以说明全球化时代(  )
A.应改善国际分工中的利益分配
B.发展中国家并未收益
C.应大力消除国家间的关税壁垒
D.高科技产业前景堪忧
【考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分析】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
【解答】题干信息:发展中国家组装一部售价260美元的iPhone,只能从中赚取4美元,其他的都由苹果公司赚去了,材料主要阐述了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IPhone在组建过程中获利很少.表明经济全球化存在不合理性,故应改善国际分工中的利益分配.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在现今全球化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尚未建立,发达国家占据着优势,而作为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地位.
故选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9分)
 13.国家之间的交流,合作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的文物出现于哪个朝代?
    材料二 二战后,为实现欧洲复兴,并增大在美苏两极格局中的发言权.欧洲各国摒弃前嫌,走上联合之路.法德两国共同推动 的欧洲联合,一直到现在对整个欧洲都有强大的吸引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欧洲走上联合之路的原因.欧洲国家建立的联合组织是什么?
    材料三 2001年“九一一事件”发生后,全球反恐斗争面临严峻的形势.在此形势下,美国不得不顺应 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主动寻求与联合国和国际社会的合作,特别是与中国和俄罗斯的合作,从而在国际反恐问题上达成了一定共识,有力的打击了国际恐怖势力.
﹣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请你为解决这些问题献计献策.
【考点】材料解析题;汉与朝鲜、日本的交流;欧盟的成立;历史开放性问题;阐述见解题.
【分析】(1)本题考查了重要文物的出现时间.
(2)本题考查了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及成立的组织名称.
(3)本题考查了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及解决方法.
【解答】(1)据所学知,东汉初年,日本国王遣使入汉都洛阳进贡,愿为汉臣藩.求汉皇赐名,汉以其人矮,遂赐“倭国”.其王又求汉皇赐封,光武帝又赐其为“倭奴王”.当时,日本想借着臣属于汉王朝树立自己权位和王位.因此举国大喜.并受赐“汉倭奴国王印”.佛教在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东汉明帝时,兴建了白马寺存放佛经,这是我国最早的佛教寺院.故两个文物均出现于东汉时期.
(2)由材料“二战后,为实现欧洲复兴,并增大在美苏两极格局中的发言权.欧洲各国摒弃前嫌,走上联合之路”并结合所学知,欧洲走上联合之路的原因有,二战后,欧洲衰落,在美苏两极格局中,欧洲为获得更大的发言权走向了联合.欧洲走向联合也是为了发展经济的需要,同时法德两国的和解也为欧洲走向联合提供了可能.1993年,欧盟成立,欧洲的一体化程度向纵深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一支重要的力量.
(3)由材料“2001年‘九一一事件’发生后,全球反恐斗争面临严峻的形势”及所学知,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有,恐怖主义、环境问题、地区冲突等.因而世界各国应加强对话合作,共同应对这些问题.
故答案为:
(1)东汉.
(2)在美苏两极格局中,欧洲为获得更大的发言权走向了联合;为了发展经济的需要;法德的和解.
(3)恐怖主义、环境问题、地区冲突等;各国应加强对话合作,共同应对.(言之有理即可)
 [来源:学*科*网]
14.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的共同愿望.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认为,统治者要做到体贴人民,人民要敬重和服从统治者,天下就会太平.
﹣川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 )[来源:Z&xx&k.Com]
    材料二: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哈姆雷特》
(1)材料一、二各体现了什么思想?指出两种思想的共同点.
    材料三:叩头等繁复的旧式礼节被点头鞠躬礼取代,继后又改为从西方传来的握手礼.“大人”、“老爷”等称呼也改为“先生”、“君”;政治理想相同的人之间互相称“同志”.
﹣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
( 2)导致材料三中社 会习俗变化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同一时期,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享有哪些基本的民主权利?
    材料四:要随时随地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 ,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学校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 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争得新进展.
﹣《习近平阐述中国梦:人民共享人生出彩机会》
(3)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回答,现代中国为构建和谐社会进行了那些努力?
【考点】阐述见解题;老子和孔子;近代生活的变迁和社会习俗的变化;文艺复兴运动;历史开放性问题.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孔子“仁”的学说和人文主义及共同点.[来源:学,科,网]
(2)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对社会习俗产生的影响及同一时期,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享有的基本民主权利.
(3)本题主要考查现代中国为构建和谐社会进行的努力.
【解答】(1)根据材料一“孔子认为,统治者要做到体贴人民,人民要敬重和服从统治者,天下就会太平”可知,这是孔子的“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着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根据材料二“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可知,这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从意大利开始的文艺复兴运动,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打破了中世纪以来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强调人的作用,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两种思想的共同点是尊重人、重视人.
(2)根据材料三“叩头等繁复的旧式礼节被点 头鞠躬礼取代,继后又改为从西方传来的握手礼.‘大人’、‘老爷’等称呼也改为‘先生’、‘君’;政治理想相同的人之间互相称‘同志’”可知,这是辛亥革命对社会习俗的影响,辛亥革命后,国民政 府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还废除了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之类的称谓,代之以“先生”“君”等平等的称呼;同一时期,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享有的基本民主权利是欧美国家的自由、平等、民主等.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现代中国为构建和谐社会进行的努力有: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实施教育均衡发展战略等.
故答案为:
(1)“仁”的学说;人文主义.共同点 :尊重人、重视人.
(2)辛亥革命;自由、平等、民主等.(言之有理即可)
(3)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实施教育均衡发展战略等.(言之有理即可)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手机版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