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市教育(体)局,局属各学校,各有关民办学校:
为深入推进校园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丰富学生体育活动内容,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市教育局决定举办2013年青岛市中学生跳绳、踢毽子比赛,现将比赛规程印发给你们,请各单位认真组织训练,积极组队参赛。
附件:1.2013年青岛市中学生跳绳、踢毽子竞赛规程
2.2013年青岛市中学生跳绳、踢毽子竞赛报名单
青岛市教育局办公室
2013年4月9日
附件1
2013青岛市中学生跳绳踢毽子竞赛规程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青岛市教育局
承办单位:李沧区教体局
协办单位: 青岛李沧路小学
二、比赛时间、地点
比赛时间:2013年5月30日-31日
比赛地点: 青岛李沧路小学
三、比赛分组及项目
(一)比赛分组
1.普通高中组
2.职高(中专)组
3.初中组
(二)比赛项目
1.跳绳(共6项)
多人跳长绳,多人绕8字跳绳,男子、女子双人单摇跳,男子、女子单人双摇跳绳。
2.踢毽子(共7项)
男子、女子单人踢毽,男子、女子双人毽子对踢,男子、女子三人毽子轮踢,混合三人毽子轮踢。
四、参赛资格
(一)全日制中学在校在籍学生。
(二)政治思想进步,作风正派,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文化课考试成绩合格,并经医生检查身体健康者。
(三)所有运动员必须持有二代身份证参赛,并且进行学生运动员注册。外籍人员须是在校正式在籍学生,并有有效身份证件。
(四)所有参赛队必须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未办理者不得参赛。
(五)报名时,往届高中毕业生、已经被高校正式录取的学生、还未取得普通中学(或中职学校)学籍即不在省教育厅中学生学籍信息库内的学生不得报名参赛。
五、运动员资格审查
(一)资格审查委员会将在比赛前、比赛中和比赛后对运动员资格进行审查。如在报名时和报名后发现并查实有弄虚作假、违反规定者,取消其比赛资格,并不得补报或更换其他运动员;如在比赛中和比赛后发现或被举报并经查实者,取消其比赛资格和比赛成绩,并予以通报批评,情节严重者将追究直接责任人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的责任。
(二)对违反资格规定的运动员、运动队,将依据《全国学生体育竞赛纪律处罚规定(试行)》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三)所有项目运动员凭二代身份证(临时身份证除外)参赛,赛前校验。无二代身份证不得参赛。
六、参加办法
(一)各区市在选拔的基础上,以区市为单位组织报名。市内三区每项可报初中各三队,其他区市每项可报普高、职高、初中各三队。局属各学校、各有关民办学校每项可报一队。各学校可报领队、教练各1人。
(二)报名及资格审查时间:2013年5月27日9:00-16:30。
(三)报名及资格审查地点:青岛李沧路小学。
(四)各单位认真填写报名单,并加盖公章于2013年5月24日前上报(并发邮件qdtwy@163.com)。逾期报名,不予编排。
(五)资格审查注意事项:运动员资格审查、注册请参照总规程,资格审查时携带好运动员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身体健康证明等资格证件、人身意外保险证明、学籍、注册登记表。外籍人员审核有效身份证件。
(六)各项目报名要求
1.跳绳
每队运动员男、女各7人,其中含男、女替补各2人。
多人跳长绳、多人绕8字跳绳两项参加人数均为10人,其中2人摇绳(摇绳人员性别不限),8人(男、女各4人)跳绳;参加单、双人跳绳项目运动员从以上项目人员中产生,每项每队限报2人(对)。
2.踢毽子
每队运动员男、女各7人,其中含男、女替补各2人,每项每队男女各限报2项。
七、竞赛办法
(一)跳绳
1.多人跳长绳:绳长10米,比赛时间为1分钟。比赛开始前,2人摇绳,8人全部上绳,发令后进行齐跳,8人同时齐跳成功方计数1次,次数多者名次列前,次数相同以失误次数少者名次列前,再相同则成绩并列。比赛中途绳子停止摇动时,可继续比赛,8人未能同时齐跳成功,不计数。
2.多人绕8字跳绳:2人摇绳(间距3.6米),8人依次按8字线路从绳子的一边跳过绳子到另一边,绳子必须过脚,比赛时间为3分钟,以3分钟内通过绳子的累计总人数计成绩,人数多者名次列前,人数相同以失误人数少者名次列前,再相同则成绩并列。中途绳子停止摇动时,可继续比赛,跳绳者不能通过绳子,不计数。摇绳者须在听到摇绳信号后,方能摇绳,比赛中途摇绳者不能更换,但可换手。
3.双人单摇跳绳:比赛时间为1分钟,采用一带一单摇跳形式。一名队员双手摇绳,另一名队员跟跳,性别不限,两人采用双脚同步跳或双脚交替轮换单摇跳的方法,计算跳过绳的次数。次数多者名次列前,次数相同以失误次数少者名次列前,再相同则成绩并列。比赛中途绳子停止摇动时,可继续比赛,然后接着计数。
4.单人双摇跳绳:比赛时间为30秒,队员两侧手摇绳,双脚同步跳同时摇绳迅速绕身体2周,计跳1次,次数多者名次列前,次数相同以失误次数少者名次列前,再相同则成绩并列。比赛时绳子未完成2周,不计数。比赛中途绳子停止摇动时,可继续比赛,然后接着计数。
5.单人或双人跳绳比赛场地为长5米、宽5米的平整地面,使用普通计数跳绳(中考计数跳绳),由裁判员现场计数。
(二)踢毽子
1.比赛用毽子为大花毽,高度21厘米—23厘米,重量20克—22克,比赛场地为长5米、宽5米的平整地面。
2.男子、女子单人踢毽:比赛时间为1分钟,取有效踢毽子的累加次数作为运动员本人的成绩,次数多者名次列前,次数相同以失误次数少者名次列前,再相同则成绩并列。比赛中途毽子落地,可继续比赛,然后接着计数。在有效比赛场地内,运动员用膝盖(包括膝盖)以下部位击毽子。同一个部位不能连续击毽,可重复击毽,但必须在其它两个及以上部位轮流击毽后方可再击毽。毽子踢起的高度超过毽子本身的高度为一次有效次数,否则将算作失误,但仍可继续踢。
3.双人毽子对踢:比赛时间为3分钟,比赛时,两名运动员各自持毽,听到发令后,将毽相互踢向对方,再由对方踢回,双方运动员成功接踢毽视为成功一次。如此重复进行,计两人对踢成功次数,次数多者名次列前,次数相同以失误次数少者名次列前,再相同则成绩并列。运动员自己可连踢调整,但不计数。出场地外踢毽(包括踩线)视为失误。如中途失误,可重新开始,累计计数。不足二人对踢一轮不计数。每队可比赛2次,取成绩最好的一次计最终成绩。
4.三人毽子轮踢:比赛时间为3分钟,比赛时,由1号队员持毽,听到发令后,1号队员将毽踢向2号队员,2号队员踢向3号队员,3号队员踢向1号队员,1号队员成功接踢毽视为轮踢成功一次。如此重复进行,计三人轮踢成功次数,次数多者名次列前,次数相同以失误次数少者名次列前,再相同则成绩并列。必须按顺序踢毽,可自己连踢调整,但不计数。出场地外踢毽(包括踩线)视为失误。如中途失误,必须从1号队员重新开始,不足三人轮踢不计数。每队可比赛2次,取成绩最好的一次计最终成绩。
5.当出现以下任一种情况时所踢的毽子为无效次数:膝关节以上的任何部位接触,过渡毽子,用手来击打接毽子,毽子在有效区域外,支撑脚部分或全部在有效区域外。
(三)以上项目执行以下补充规定
1.各单项和集体项目比赛均先进行预赛,预赛成绩列前八名者进行决赛。预赛出场顺序经抽签决定;决赛出场顺序按预赛名次倒序出场。参赛队伍不足8人(队)时直接进行决赛,不足3人(队)时作表演赛(不计成绩)。
2.比赛如成绩并列,按预赛抽签决定名次,决赛名次并列,下一名次空缺。计数项目出现成绩并列情况,按预赛抽签决定名次原则执行。
3.替补运动员使用由各队自行确定。
4.比赛须使用大会提供的专用器材。
八、录取名次与奖励
(一)录取名次
根据各校参赛队的比赛成绩累积得分多少排定团体名次,单项比赛第一名得9分、第二名得7分、第三名得6分,依此类推;团体得分相等时,以获取较高名次多者列前。
(二)奖励
1.各组单项录取前八名;
2.各组各项团体录取前八名。
九、领队、裁判会
2013年5月28日(星期二)下午2:00在青岛李沧路小学(李沧区君峰路32号)多媒体教室举行。
十、其他
本次比赛裁判员由大会选派具有资质的裁判担任。
十一、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十二、本规程解释权属于赛事组委会。
附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