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曾经“被挤占”、“被让路”的地理课、生物课、体育课、美术课、音乐课、书法课重新回到初中课程表上,新学期开始之前,学校要在官网上晒出课程表,接受社会监督……
这是《沈阳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调整方案(试行)》出台后,所带来的初中课堂教学改革。
目前,沈阳市有公办初中117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17所,初中学生17.1万人,教职员工1.9万人,有民办初中4所,民办初中每年招生占全市计划的10%,民办初中的录取率在20%以上。
昨日,沈阳市初中校长大会召开,来自全市各区县的初中校长们认为,有了中考科目调整的“指挥棒”,课改将不再是一句口号。
在初中校长大会上,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人坦言,此前一些初中存在“不考不教”、“不考不学”的现象,地理、生物、体音美、实验课经常要给语数外“让路”,课时常常被挤占,甚至干脆不开设。这导致不少初中生地理、生物知识匮乏,与高中课程衔接不上,艺术鉴赏能力较差,身体素质也有所下降。
中考调整以后,初中开设的主要科目都将纳入考试,全新的评价制度体系也将形成。各初中进行课改的第一步,就是要把课程开齐、开全。地理课、生物课、体育课、美术课、音乐课必须全部写进课程表。此外,各校还要开设书法课,明年3月1日前,要建好自己的书法教室。相关负责人表示,开齐开全课程也是创建新优质学校的基础,沈阳市将力争在5年内,把所有初中打造成优质学校。
沈阳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仅把课程写在课表上还不够,各学校应严格按照课程表上课。沈阳市教育局要求各初中在新学期开始前,将课程表发布在学校的官方网站上,供学生和家长查阅,接受社会监督。
今年被定为“课程落实年”,沈阳市教育局将严查课表的落实情况,对不按课表上课的学校将予以通报批评。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在初中教师的引进上,可以向体音美教师倾斜,在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下,通过家长代课、实习生代课、返聘、兼职等手段,保证这类科目的落实。明年,沈阳市和各区县教育主管部门将联手“推门听课”,事先不打招呼,随机听课,检查各学校的课改成果。
新闻延伸
生物地理列入中考科目
初中毕业生实行毕业考试和升学考试两考合一的学业水平考试。
生物、地理学科正式列入学科考试科目,计入中考总分,初二结业时进行考试。
语数外分值由150分调整为120分(其中外语听力占外语科目20分),物理85分不变,化学65分不变,思想品德40分不变,历史60分不变,体育与健康60分不变,生物、地理分别为50分、 40分,总分仍为760分。
外语听力口语成绩计入学业考试总分(分值为20分),考试形式为人机对话。
思想品德和历史学科采取同场合卷开卷考试的方式。
体育考试改为每学年考一次(即随年级结业),考试在项目上将提供更多可选择性。
学业水平考试包括学科考试和学科考查两部分。学科考试指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思想品德历史、生物地理、体育与健康的考试。学科考查包括信息技术考查、理化生实验操作考查、音乐和美术考查、综合实践活动及地方与学校课程成绩评定。学科考查均采取等级制评价,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不合格者不得报考省级重点高中(民办省示范性学校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