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市2013年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语 文
一、考试能力要求
根据《课程标准》,语文学科要求学生达到的能力层级及具体要求如下:
I级
1.能正确地认读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能工整、规范、准确的书写。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文章(段)。
3.对要求背诵、默写的古代诗歌能准确记忆,正确书写。
4.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弄懂重要文言实词的含义和常用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5.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6.口语交际,能做到中心明确,要点突出,条理清晰;能根据场合和对象进行文明得体的交流,语言简明连贯。
II级
1.通读文章(段),能理清思路,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整体感知文章内容,能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3.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能区分观点和材料,发现材料与观点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4.阅读简单的科技作品,能归纳出说明的主要内容,把握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及说明层次、顺序、方法等。
5.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文本中的表达效果。
6.诵读古典诗词,能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针对名句作赏析,感受诗歌所流露的情感和主旨。
7.阅读浅易文言文,能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分析重点语句含义,赏析写作特色。
8.能主动、积极参与综合性学习活动,并在活动中积累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III级
1.阅读文章,能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2.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能从中获取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能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3.根据写作要求,能审准题意,选好材料;能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安排好写作思路。
4.写记叙文内容具体,线索清晰,能很好地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语言丰富生动。
5.写作时感情真挚,能写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能捕捉事物的特征,抓住事件(人物)的特性,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6.能写一般性的议论文,做到观点明确,论证充分,结构完整,用语恰当;能写一般性的说明文,做到对象明确,特点鲜明,解说到位;根据生活需要,能写日常应用文。
二、考试范围
中考命题将妥善处理考试内容与教材教学内容的关系,着重考查学生的古诗文名句积累、基础知识积累、语文实践活动、古现代诗文的阅读理解、写作等五项能力。
安排好选材比例,处理好直接涉及到教材的内容与选用课外语言材料的关系,现代文阅读材料来源于课外,古代诗词赏析材料来源于课内(见附录),文言文阅读材料课内课外兼顾,古诗文的背诵范围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教材为主,文学名著的阅读考查一般限于教材及教材附录所涉及到的篇目(见附录)。
阅读理解赏析分浅层次阅读理解和深层次阅读赏析两个层级,浅层次阅读理解的能力要求是读准、读通,读懂;深层次阅读赏析的能力要求是读透,读出个人感悟、情感与评价。
浅层次阅读题目设计有:(1)整体感知文章(段)内容;(2)分析重点字词含义及作用;分析关键语句、段落含义及作用;(3)简析人物形象、情感等;(4)根据文章(段)内容进行的必要的知识迁移、能力拓展等创新题(限于浅易层级);(5)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6)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文本中的表达效果。
深层次阅读的题目设计有:(1)把握文章最深刻的主旨、内涵,品析文章深刻的哲理;(2)分析文章精妙的写法,品析文章语言的精妙;(3)理解作者写作的真实意图;(4)与文本对话,提出“我”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我”对文本哲理内涵、写法、用语等的评价,“我”的读后体验等;(5)结合文章内容进行的必要的知识迁移、能力拓展等创新题(较难层级)。
三、考试内容
1.古诗文名句积累与欣赏
考查形式有两种:直接背诵默写、理解性背诵默写。要求积累与欣赏的古代诗文具体目录见附录部分。
2.基础知识积累
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汉字书写,汉字的音、形、义,成语的运用与积累,标点符号的运用,病句判断及修改,文学名著阅读等。
3.语文实践活动
语文实践活动的内容包括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
口语交际:根据所提供的情景进行语言表达;
综合性学习:关心学校、本地区及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展示学习成果。考查点:(1)在活动中主动发现问题、探索问题;(2)积极地为解决问题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3)能根据搜集的信息和资料提出自己的假设或观点;(4)语文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5)成果的展示和交流。
4.古现代诗文的阅读理解
古诗词的赏析主要考查古诗词的内容的理解,把握古诗词的主旨和古诗词中作者流露的感情,能够鉴赏古诗词的重点字词和名句,重点篇目见附录部分。
文言文的阅读理解主要考查重点文言实词的含义和常用文言虚词的用法、翻译文言语句、整体感知文章(段)内容及根据文章(段)内容进行的必要的知识迁移等。文言文阅读材料课内课外兼顾,进行比较阅读。考试不涉及句式方面的知识。
现代文的阅读理解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及作品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所选用阅读的现代文包括一般文章和文学作品。一般文章的阅读考查重点是词语的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常用的修辞手法在文本中表达的效果,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及作用。文学作品的阅读考查侧重在学生对形象(性格)、情感、语言的领悟及初步的文学作品鉴赏上。
浅层次阅读中的现代文考查:(1)经典短文或消息;(2)科技作品或议论文的阅读理解分析。
深层次阅读即文学作品阅读,主要考查小说阅读或散文阅读(叙事性)两大类。
5.写作
遵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考查学生写作记叙文、议论文的能力,其命题形式主要是命题式记叙文、材料式议论文两类。
在尊重学生写作个性与自由,鼓励学生抒写真情实感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考查审题、立意、取材等基本技能,考查学生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能力,考查学生推敲开头、巧设结尾、铺陈线索、设置悬念、安排过渡的能力,考查学生平时观察社会、感悟生活、积累素材的能力,让学生充分而自由地展示其写作技巧与写作水平。
命题式记叙文写作在传统考查叙事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增加写人的考查成分,鼓励学生写出性格丰满、形象鲜明的人物出来。建立更科学、更人性化的作文评价体系,其主要内容是:(1)充分领会写作要求,要求学生按照写作要求进行写作;(2)不求全责备,多打高分,敢打满分,拉开差距;(3)对各类不同特点、不同体例的作文均建立适合各自特色的评分细则。在充分尊重评分细则的前提下,对下列作文要适当或重点加分:①所叙内容(情节)符合生活的真实;②文章内容符合年龄段的年龄特征,有自己的思考和语言个性;③写作内容充实,充分展示了写作者多读、博识、深思的底蕴。同时,对下列作品要酌情扣分或打低分:①思想消极悲观,主题不昂扬;②编造苦难生活经历;③情感虚假,无病呻吟;④不正确使用祖国语言,乱用网络语言。
四、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一)答卷形式:笔试、闭卷。
(二)考试时间和分值: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三)试卷结构:
1.全卷分古诗文名句填写、基础知识积累和语文实践活动、浅层次阅读理解、深层次阅读赏析、写作五个部分。
2.试卷的题型结构:为了凸现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同时考虑学生答题的方便,考试卷采用的主要试题类型有:选择题(10%以内)、填充题、问答题(简答题)、图文表述题、答案开放的表述题、作文题等。全卷文字约7000字。
3.试卷的分数结构:语文卷面满分150分。其中古诗文名句填写9分,基础知识积累和语文实践活动26分,浅层次阅读理解35分,深层次阅读赏析20分,作文60分。
4.试卷的难度结构:全卷的难度值为0.65左右,难、中、易的分布约为25%、60%、15%。
附录:
一、要求朗读、背诵、默写、赏析的古诗词(10首)
1.《观沧海》(七上)
2.《钱塘湖春行》(七上)
3.《天净沙 ·秋思》(七上)
4.《使至塞上》(八上)
5.《春望》(八上)
6.《赤壁》(八下)
7.《饮酒(其五)》(八下)
8.《行路难(其一)》(八下)
9.《江城子·密州出猎》(九上)
10.《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九上)
二、要求背诵默写的古诗词(40首)
1.《龟虽寿》(七上)
2.《过故人庄》(七上)
3.《题破山寺后禅院》(七上)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七上)
5.《夜雨寄北》(七上)
6.《泊秦淮》(七上)
7.《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七上)
8.《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七上)
9.《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七上)
10.《观书有感》(七上)
11.《山中杂诗》(七下)
12.《春夜洛城闻笛》(七下)
13.《逢入京使》(七下)
14.《滁州西涧》(七下)
15.《江南逢李龟年》(七下)
16.《约客》(七下)
17.《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八上)
18.《长歌行》(八上)
19.《黄鹤楼》(八上)
20.《送友人》(八上)
21.《秋词》(八上)
22.《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八上)
2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八下)
24.《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八下)
25.《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八下)
26.《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八下)
27.《登飞来峰》(八下)
28.《观刈麦》(九上)
29.《卜算子·咏梅》(陆游)(九上)
30.《商山早行》(九上)
31.《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九上)
32.《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九上)
33.《朝天子·咏喇叭》(九上)
34.《从军行》(九下)
35.《月下独酌》(九下)
36.《羌村三首(之三)》(九下)
37.《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九下)
38.《雁门太守行》(九下)
39.《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九下)
40.《别云间》(九下)
三、要求阅读浏览的文学名著(4部)
1.《西游记》
2.《水浒》
3.《鲁滨逊漂流记》
4.《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四、要求熟读、理解、掌握的文言文(14篇)
1.《童趣》(七上)
2.《陈太丘与友期》(七上)
3.《孙权劝学》(七下)
4.《狼》(七下)
5.《陋室铭》(八上)
6.《记承天寺夜游》(八上)
7.《与朱元思书》(八下)
8.《小石潭记》(八下)
9.《醉翁亭记》(八下)
10.《唐雎不辱使命》(九上)
1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九下)
12.《曹刿论战》(九下)
13.《邹忌讽齐王纳谏》(九下)
14.《愚公移山》(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