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铜陵市教育局2013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县、区教育主管部门,市直、企办、民办各校,机关各科室:
现将《铜陵市教育局2013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2013年是我市教育现代化推进工作关键性的一年,做好今年的教育工作,对于2015年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工作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各县、区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立足全局,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环节,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2013年3月17日
铜陵市教育局2013年工作要点
2013年全市教育工作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改革创新为主线,以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以教育信息化为抓手,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保证,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省基础教育三项改革实施方案》和《铜陵市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为我市“四个之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
2013年重点做实做好以下七方面工作:
一、与时俱进,全面提升教育观念
1、广泛开展教育现代化建设系列宣讲活动。开展政策法规、教育思想宣讲活动,帮助市民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在校园开展“我身边的老师”宣讲活动,努力形成教育发展、立德树人、尊师重教的正能量。
二、扩面提标,办好教育民生工程
2、扩大教育惠民政策覆盖范围。继续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做好中职和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
3、加强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推进公建民营办园模式,引进社会力量,举办普惠性幼儿园;完成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目标任务。
三、科学发展,加快基础教育布局调整及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4、优化全市基础教育布局规划。完成第二轮基础教育布局规划修编工作,并发布实施;做好市直学校布局调整和教育资源整合工作;迁建市电大和特殊教育学校。
5、不断提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水平。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完成16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任务。
6、改善农村及边远地区教师生活条件。启动农村及边远地区教师周转房建设。
7、提高示范高中办学水平。加快推进市一中西湖校区建设工程,高起点建设现代化、寄宿制的示范高中。
8、筹建铜陵市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开展机器人、“三模”等科技创新活动,搭建学生课外学业辅导平台。
四、争先进位,全力开展国家级教育信息化示范区争创工作
9、加快推进全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完成铜陵教育城域网改造升级任务,构建教育资源平台,城市中小学、农村中学和中心小学建成校园网,网络覆盖学校所有办公和教学等场所。
10、提高信息化教育教学应用水平。建成中考网上阅卷平台,提高阅卷工作效率;完善教学质量分析系统,提高教学质量监测的科学性;搭建网络教研平台,推进中小学教师网上教研活动的开展。
11、提高信息化管理服务水平。完善信息管理系统,推进各类考试信息化资源整合,提高基础教育学生电子学籍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快网上政务公开、网上办事、网络互动等网络政务平台建设。
12、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制定《铜陵市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评估细则》,完成5所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继续与长三角区域合作,促进网上结对学校交流制度化。
五、提质增效,广泛开展教育质量提升年活动
13、发挥名师引领作用。建立“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名师在教学、教育科研方面的引领、示范、辐射任用,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专业水平。
14、积极开展“高效课堂”行动研究。总结“高效课堂”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构建初步的、示范性的现代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系列案例;加强优秀团队建设,教研员全员参加教研员研修中心的模块专业进修。
15、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完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全面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方案,把教学改革作为深化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使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建立课堂质量监测标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6、加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建立教育质量评估制度,制定全市中小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估工作实施细则,实施发展性评价,自我评价,过程性评价。
17、加强教育督学责任制度建设。成立相应组织,强化责任措施,促进规范办学和教育质量提升。
18、开展教育现代化示范评估。制定教育现代化示范学校(幼儿园),示范县(区)评估标准,完成我市第一批教育现代化示范学校(幼儿园)、示范县(区)评估工作。
19、加强职业教育特色专业建设。完善职业教育资源整合,组建职业教育市级重点学科及重点专业,开展职业教育市级重点专业评估工作。
六、修炼内功,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20、推进教师人事制度改革。推行中小学教师岗位管理制,按岗聘用、合同管理。
21、设立“市长教育质量奖”。重点奖励一批师德高尚,业务娴熟,学生爱戴的“优秀教师”。奖励一批办学方向正确,教育理念先进,建立了现代学校制度,管理能力强,办学质量高的“优秀校长”。
22、加强教师队伍培养。建立和完善现代教师培训制度,拓展教师成长成材渠道,建立铜陵市教师进修学校。
七、政务公开,大力推进“阳光教育”
23、拓宽政务公开渠道。密切联系群众,改进工作作风,倾听群众诉求,增强机关服务意识,提高教育服务质量。推进校务公开,引导学生、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发挥社会对教育的监督、评价作用,努力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24、规范办学行为。大力实施“阳光招生”、“阳光收费”,着力解决教育热点难点问题。
2013年全市教育工作要点分解表
序号
重 点 工 作
责任领导
责任科室
科室负责人
1
广泛开展教育现代化建设系列宣讲活动。开展政策法规、教育思想宣讲活动,帮助市民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在校园开展“我身边的老师”宣讲活动,努力形成教育发展、立德树人、尊师重教的正能量。
管清华
宣教科
督导室
教研室
法规科
教仪站
电教馆
丁卫东
方 磊
王昌云
刘 祥
毛海名
刘 勋
2
扩大教育惠民政策覆盖范围。继续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做好中职和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
郑 国
民生办
财建科
资助办
张红卫
刘昌文
张红卫
3
加强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推进公建民营办园模式,引进社会力量,举办普惠性幼儿园;完成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目标任务。
汪慧珍
基教科
民生办
财建科
吴文彬
张红卫
刘昌文
4
优化全市基础教育布局规划。完成第二轮基础教育布局规划修编工作,并发布实施;做好市直学校布局调整和教育资源整合工作;迁建市电大和特殊教育学校。
王 钢
财建科
基教科
职成教科
刘昌文
吴文彬
徐松成
5
不断提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水平。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完成16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任务。
汪慧珍
基教科
财建科
组织人事科教仪站
电教馆
教研室
吴文彬
刘昌文
左 建
毛海名
刘 勋
王昌云
6
改善农村及边远地区教师生活条件。启动农村及边远地区教师周转房建设。
王 钢
财建科
民生办
刘昌文
张红卫
7
提高示范高中办学水平。加快推进市一中西湖校区建设工程,高起点建设现代化、寄宿制的示范高中。
王 钢
汪慧珍
财建科
勤管处
基教科
劳服公司
刘昌文
赵 俊
吴文彬
周正兴
8
筹建铜陵市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开展机器人、“三模”等科技创新活动,搭建学生课外学业辅导平台。
管清华
教仪站
电教馆
职成教科
教研室
劳服公司
毛海名
刘 勋
徐松成
王昌云
周正兴
9
加快推进全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完成铜陵教育城域网改造升级任务,构建教育资源平台,城市中小学、农村中学和中心小学建成校园网,网络覆盖学校所有办公和教学等场所。
管清华
教仪站
财建科
电教馆
毛海名
刘昌文
刘 勋
10
提高信息化教育教学应用水平。建成中考网上阅卷平台,提高阅卷工作效率;完善教学质量分析系统,提高教学质量监测的科学性;搭建网络教研平台,推进中小学教师网上教研活动的开展。
汪慧珍
管清华
教仪站
电教馆
教研室
毛海名
刘 勋
王昌云
11
提高信息化管理服务水平。完善信息管理系统,推进各类考试信息化资源整合,提高基础教育学生电子学籍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快网上政务公开、网上办事、网络互动等网络政务平台建设。
汪慧珍
管清华
教仪站
基教科
办公室
组织人事科
教研室
宣教科
团委
自考办
招生办
毛海名
吴文彬
方铁铮
左 建
王昌云
丁卫东
唐婷婷
焦能全
丁传勇
12
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制定《铜陵市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评估细则》,完成5所数字化校园创建工作,继续与长三角区域合作,促进网上结对学校交流制度化。
管清华
电教馆
财建科
教仪站
教研室
刘 勋
刘昌文
毛海名
王昌云
13
发挥名师引领作用。建立“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名师在教学、教育科研方面的引领、示范、辐射任用,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专业水平。
汪慧珍
教研室
基教科
职成教科
王昌云
吴文彬
徐松成
14
积极开展“高效课堂”行动研究。总结“高效课堂”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构建初步的、示范性的现代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系列案例;加强优秀团队建设,教研员全员参加教研员研修中心的模块专业进修。
汪慧珍
教研室
基教科
职成教科
王昌云
吴文彬
徐松成
15
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完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全面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方案,把教学改革作为深化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使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建立课堂质量监测标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汪慧珍
基教科
教研室
体卫艺办
吴文彬
王昌云
李 勇
16
加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建立教育质量评估制度,制定全市中小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估工作实施细则,实施发展性评价,自我评价,过程性评价。
吴齐玲
督导室
教研室
方 磊
王昌云
17
加强教育督学责任制度建设。成立相应组织,强化责任措施,促进规范办学和教育质量提升。
吴齐玲
督导室
教研室
体卫艺办
方 磊
王昌云
李 勇
18
开展教育现代化示范评估。制定教育现代化示范学校(幼儿园),示范县(区)评估标准,完成我市第一批教育现代化示范学校(幼儿园)、示范县(区)评估工作。
吴齐玲
督导室
基教科
教研室
方 磊
吴文彬
王昌云
19
加强职业教育特色专业建设。完善职业教育资源整合,组建职业教育市级重点学科及重点专业,开展职业教育市级重点专业评估工作。
刘青松
职成教科
徐松成
20
推进教师人事制度改革。推行中小学教师岗位管理制,按岗聘用、合同管理。
孙晨光
组织人事科
左 建
21
设立“市长教育质量奖”。重点奖励一批师德高尚,业务娴熟,学生爱戴的“优秀教师”。奖励一批办学方向正确,教育理念先进,建立了现代学校制度,管理能力强,办学质量高的“优秀校长”。
孙晨光
组织人事科
教研室
左 建
王昌云
22
加强教师队伍培养。建立和完善现代教师培训制度,拓展教师成长成材渠道,建立铜陵市教师进修学校。
孙晨光
组织人事科
职成教科
教研室
左 建
徐松成
王昌云
23
拓宽政务公开渠道。密切联系群众,改进工作作风,倾听群众诉求,增强机关服务意识,提高教育服务质量。推进校务公开,引导学生、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发挥社会对教育的监督、评价作用,努力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张 梁
办公室
各科室
方铁铮
24
规范办学行为。大力实施“阳光招生”、“阳光收费”,着力解决教育热点难点问题。
王 钢
汪慧珍
张 梁
监察室
基教科
职成教科
财建科
招生办
自考办
王 红
吴文彬
徐松成
刘昌文
丁传勇
焦能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