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乌海市高中阶段招生工作领导小组
2.2016年高中招生计划
3.初中升高中报名细则
2016年4月5日
乌海市教育局
附件1:
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高雄文 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副组长:胡剑锋 市教育局副局长(正处级)
孙喜柱 市教育局副局长
亮 梅 市教育局副局长
肖西田 市教育局副局长
成 员: 郭亚东 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
祁 浩 市教育局体卫艺科科长
房艳红 市教育局职业与成人教育科科长
张志贤 市教育局办公室主任
王世彪 市教育局机关党委副书记
高 斌 市教育招生考试中心主任
班 芳 市教研中心主任
陈宝元 市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研究中心主任
邢振红 海勃湾区教育局局长
左光禄 乌达区教育局局长
刘秀珍 海南区教育局局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负责高中招生工作的组织协调。办公室主任由郭亚东同志兼任。
附件2:
乌海市2016年高中阶段招生计划
1、普通高中计划招生( 3510人)
|
学校 |
2016年招生计划 |
|
班数 |
正式生人数 |
|
市一中 |
20 |
990 |
|
市六中 |
22 |
1090 |
|
市十中 |
20 |
990 |
|
市蒙古族中学 |
1 |
30(蒙授) |
|
北师大乌海附属学校 |
4 |
200 |
|
聚英慧文学校(私立) |
6 |
210 |
|
合计 |
73 |
3510 |
2、中等职业学校(1400人)
(1)乌海市职业技术学校计划招收1300人。
(2)乌海市十中职高班计划招收100人。
附件3:
初中升高中报名细则
一、报名填报
1.考生登陆内蒙古招生考试信息网http://www.nm.zsks.cn进行网上预报名,具体详见由市教育招生考试中心制定的操作流程或在乌海教育网查看。
2. 符合我市中考录取照顾条件的考生,须填写《录取照顾条件审核表》,盖齐相应证明印章并附相关材料复印件,经相关部门后,由三区教育局在4月15日前统一送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审核。
二、填报要求
1.考生报名全部实行网上报名。不具备考生个人上网条件的地区和学校,要由考生所在学校为考生创造条件或组织人员代为填报(学校参照报考网页格式内容先为学生印制纸介用表,学生手工填写后交学校代报人员代填报)。
2.2016年参加地理、生物考试的八年级考生也同时进行网上报名,网报时毕业年级项选为“八年级”,其他报名流程与九年级相同。
3.符合照顾条件的考生,要在网上报名时填写具体照顾事项,并提供《照顾录取条件审核表》。报名时未在网上填写照顾条件或未提供审核表,不予认定照顾资格。
4.严格区分“应届生”、“往届生”、“学校报名”和“招办报名”。非本市初中在籍应届生(包括校内插班生、复读生等)一律填为“招办报名”。本市初中在籍应届生必须填写“学籍号”,各初中学校只能为本校已注册的在籍生给予确认盖章,其他学生在“学校/招办报名”栏内只能填为“招办”。
5.网报时,班级号为3位数,八年级统一填为8xx,九年级为9xx,后两位为班级顺序号(例:八年级1班填为801,九年级1班填为901,以此类推)。
6.报名时志愿项目栏不用填写,中考后在网上填报志愿,实时录取。
7. 报考信息中姓名与身份证号以身份证件为准,各学校要认真对照学籍系统中姓名和身份证号与身份证件上的信息是否一致,与身份证件信息不一致的,必须及时在学籍系统中进行变更操作。报名工作全部完成后至9月开学期间,考生不得修改身份证信息,以免影响考试的身份验证、学籍注册或毕业等。
8.考生网报结束后,需到区招生办进行现场采集指静脉、照相和确认报名信息,同时必须持二代居民身份证进行验证,否则无法完成报名手续;丢失或未办理二代居民身份证的考生须提前到当地公安部门办理。
9.所有考生要认真设置报名密码,该密码将在后期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籍注册和五年制高职填报志愿登录时继续使用,考生必须牢记自己的报名密码,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凡因告诉他人或泄露报名密码而造成损失和影响的,责任由考生自负。
10. 各区教育局、各学校要进一步加强中考网报的宣传,确保考生了解报考流程和报考信息,各初中学校将学籍号提供给学生,并强调、指导学生正确填写学籍号、身份证号和姓名,初中升学考试招生报名时生成的考生号即为普通高中学生入学后参加学业水平考试的考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