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教育考试机构、市直初中学校:
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印发<襄阳市2012年普通高中招生录取实施方案>的通知》(襄教文[2012]107号)精神,为做好襄阳市今年高中阶段招生网上填报志愿工作,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网上填报志愿对象
网上填报志愿对象为已参加襄阳市2012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且未被指标到校招生录取的应届初中毕业生。
二、网上填报志愿方式
采取分散填报与集中填报相结合的方式。即具备网上填报条件的考生自行上网填报,不具备网上填报条件的考生由学校集中组织填报。
三、网上填报志愿前期准备工作
1、计算机最低配置:CPU:奔腾266Mhz;内存:512MB;显示器分辨率:1024*768;硬盘:200MB以上。
2、网速2M以上。
3、A4以上幅面激光打印机。
四、网上填报志愿工作步骤
第一步:学习培训。学校将《考生网上填报志愿及录取说明》(襄教文[2012]107文附件三)印发给考生,并组织考生认真学习网上填报志愿的规定和要求,让考生熟练掌握网报志愿的操作步骤和流程。
第二步:修改初始密码。初始密码由市教育考试院统一设定为考生中考考试号。考生在首次登录时必须修改密码,才能继续进行网上填报志愿。登录时如出现密码遗忘或错误等情况,可拨打市教育考试院中招科电话3537927,市教育考试院登记好来电时间、来电号码,可通过比对考生相关信息等方法,确认来电系考生本人后,将密码初始化并直接告知考生。
第三步:核对考生信息。考生进入系统后,要核对包括照片在内的所有个人信息,如发现错误,可通过书面申请,由学校送交到县(市)区教育考试管理机构,再由县(市)区教育考试管理机构汇总后报市教育考试院修改。
第四步:填报志愿。填报志愿前,考生应分清自己填报志愿类别、计划形式、招生范围等,志愿类别是指需要填报普通高中类志愿还是中职类(含技校)志愿,两者只能选其一;计划形式是指指令生计划还是择校生计划,填报普通高中类志愿的考生可填报二所不同学校的指令生计划志愿和二所不同学校的择校生计划志愿;招生范围是指所填学校的招生范围(详见襄教文[2012]107号文)。凡中考文化成绩为A等的考生,按指令生计划第一志愿录取;凡中考文化成绩以分数呈现的考生,根据学校招生范围、招生计划按区域从高分到低分录取。所有考生均能填报中职类(含技校)志愿,未达到普通高中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或通知成绩为E等的考生不能填报普通高中志愿(民办学校除外);填报中职类(含技校)志愿的考生可自愿填报三所中职类学校志愿。填报志愿时,考生在相对应的批次栏,选择对应的学校,用鼠标点击即可,不能用键盘输入学校代码。选择结束后,点“提交”,则填报信息上传成功,考生可在填报志愿规定时间内对所填志愿进行无限次修改,系统会自动记录每次操作过程,包括登录人、登录时间、IP地址、填报或更改信息等。
第五步:打印《考生志愿确认表》。填报志愿时间截止后,关闭志愿填报功能,由学校统一打印《考生志愿确认表》(襄教文[2012]107号文附件四)。《考生志愿确认表》统一为A4幅面纸,用激光打印机打印一份。
第六步:签字确认。考生及家长(监护人)认真核对《考生志愿确认表》,并在相应栏目签字确认。除考生本人、家长或其法定监护人外,任何人不得代签。手工修改《考生志愿确认表》一律无效。
第七步:上交《考生志愿确认表》。考生将签字确认后的《考生志愿确认表》交班主任,初中学校集中整理,按中考报名号从小号到大号的顺序整理好,交到各县(市、区)教育考试机构,由各县(市)区和市直初中归总后,交市教育考试院中招科。
五、网上填报志愿时间安排
网上填报志愿时间安排在中考成绩公布后进行。具体时间为:
襄州区、襄城区、樊城区、高新区、市直学校学生网上填报志愿时间为7月6日8:00至7月7日18:00,7月8日8:00至7月9日12:00以校为单位打印《考生志愿确认表》。
南漳县、谷城县、保康县、老河口市、枣阳市、宜城市网上填报志愿时间为7月8日8:00至7月9日18:00,7月10日8:00至7月11日12:00以校为单位打印《考生志愿确认表》。
六、网上填报志愿组织管理及工作职责
网上填报志愿工作由市统招办统一领导,市教育考试院负责组织实施和管理,市电教馆负责网络运行及维护,各县(市)区教育考试管理机构、初中学校等配合做好相关工作。各自职责是:
1、市教育考试院职责:负责网上填报志愿工作的宣传、培训、方案设计; 负责网上填报志愿软件设计、数据安全;负责数据的备份、统计;负责配合市教育局对网上填报志愿过程中发生的违纪、违规行为进行查处。
2、市电教馆职责:负责服务器的安装、调试、维护及网络安全。
3、县(市)区教育考试管理机构职责:根据市统招办要求,制定结合本地实际的网上填报志愿实施办法;负责对学校有关负责人、班主任的培训;检查学校集中填报志愿所在地的硬件设备、网络运行、安全等情况;负责组织、检查学校《考生志愿确认表》的签字确认工作。
4、初中学校职责:负责考生网上填报志愿的具体组织管理,制定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为不具备上网条件的考生提供网上填报志愿的设备场所;负责对考生、家长志愿填报培训;负责《考生志愿确认表》打印;组织考生校对、签字、确认;负责将签字后的《考生志愿确认表》整理、上交。
七、网上填报志愿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培训和宣传工作,层层开展培训。各初中学校要培训到每个班主任、要落实到每个考生。
2、严禁任何地区实行地方封锁;严禁任何单位或个人劝说、诱导、强迫甚至威胁学生违背意愿填报志愿或更改志愿,凡以拒收《考生志愿确认表》等理由要挟、逼迫考生更改志愿的单位或个人,考生可直接将《考生志愿确认表》签字确认后交到市教育考试院,一经查实,将追究相关单位或个人的责任,并由相关当事人弥补由此给考生带来的相关损失。
3、抓住关键环节,确保志愿信息采集质量。要加强对网上填报志愿的组织管理,加强对考生网上填报志愿的指导与服务,重点在以下四个环节:一是填报方法宣传环节。要求每个考生在正式上机前充分酝酿、认真演练、学习填报方法,提高上机操作的准确性和效率;二是上机操作环节。考生上机填报时要按流程规范操作,以免误填、漏填;三是签字确认环节。《考生志愿确认表》必须由考生本人、家长(法定监护人)校对、签字确认,考生对自己签字确认的志愿负责,学校做好督促检查工作,防止代签、漏签;四是交接检查环节。班主任要对考生交的《考生志愿确认表》登记造册。对放弃填报志愿的考生要逐一核实,防止错漏。
4、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确保网络和信息安全,保证网上填报志愿工作的顺利进行。一是要争取上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二是成立工作专班,负责网上填报志愿的组织、领导实施工作。市教育局成立网上填报志愿领导小组,市委教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局长、市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李菲任组长,王道荣、朱启龙、刘朝志任副组长,何涛、陈兴明、散国伟、陈守兰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各地也应成立相应的网上填报志愿领导小组。三是明确考试管理机构、学校、班主任、学籍管理员以及考生的责任,建立责任制,实行责任追究制。各县(市)区教育(教体)局负责人及各初中学校校长分别为该县(市)区、初中学校网上填报志愿工作第一责任人,具体负责该地区、该学校网上填报志愿的全面工作。四是高度重视网络和信息安全工作。切实做好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安全防范和信息安全保密,防范黑客攻击和病毒侵袭,防止考生身份信息和志愿信息泄露。五是积极协调电力、通信、公安和网络运营商等单位和部门,确保网络安全畅通。六是要制定切实有效的应急预案。要从网络接入、电力保障、设备配备和组织管理等多个方面,防范和应对可能出现的网络风险。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要及时启动应急预案。七是建立网上填报志愿重大问题报告制度。在网上报名填报志愿过程中出现重大问题要及时上报市统招办,坚决杜绝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发生。
二O一二年七月二日
主题词:高中阶段学校 招生 网上填报志愿 通知 |
抄 送:省招办 省教育考试院 市教育局 |
襄阳市教育考试院办公室 2012年7月2日印发 |
共印50份
附件:
考生网上填报志愿流程
1、登录www.xfjyks.com,选择“中考”,再选择“网上填报志愿”,进入登录界面,输入考生报名号及密码。
2、修改密码。只有修改密码后,考生才能继续填报志愿。修改好密码后,重新登录,进入考生网上志愿填报界面。
3、信息查询。考生查询自己的报名基本情况、文化成绩、考查成绩、优录加分成绩等,考生不能作任何修改。
4、填报志愿。考生首先要明确志愿填报类型(即普通高中还是中专(中职、技校)。不能既填普通高中志愿表,又填普通中专(中职、技校)志愿表。考生确定好自己所填报的志愿后,用鼠标选择,点击确认。
5、提交志愿表。志愿选择确认无误后,点“提交”,志愿上传至考试院服务器。志愿填报期间,考生可无限次进行修改。
6、打印《考生志愿确认表》。由学校集中打印。
7、签字确认。考生打印出来的志愿表必须经考生本人、家长(法定监护人)签字。《考生志愿确认表》手工填写、修改一律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