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方法
受试者站在起点线后准备,听到出发口令后开始向前运球依次过杆,不得碰杆。受试者和球均越过终点线即为结束。发令员发令后开始计时,受试者与球均返回终点线时停表。每人跑两次,记录其中成绩最好的一次成绩。
注意事项
测试过程中出现以下现象均属犯规行为,取消当次成绩:出发时抢跑,漏绕标志杆,碰倒标志杆,故意手球,未按要求完成全程路线等;
受试者有两次测试机会,两次犯规无成绩者可再测直至取得成绩。
5、篮球运球
场地器材
测试场地长20米,宽7米,起点线后5米设置两列标志杆,标志杆距左右边线3米。各标志杆距杆3米,共5排杆,全长20米,并列的两杆间隔1米。测试器材包括秒表(使用前应进行校正,要求同50米跑)、发令哨、30米卷尺、标志杆10根(杆高1.2米以上),篮球若干个,测试用球应符合国家标准。
测试方法
受试者在起点线后持球站立,听到出发口令后,单手运球依次过杆。发令员发令后开表计时,受试者与球均返回起终点线时停表。每名受试者测两次,记录其中成绩最好一次。以秒为单位记录测试成绩,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小数点后第2位数按非零进1原则进位。
注意事项
测试中篮球脱手后,如球仍在测试场地内,受试者可自行捡回,并在脱手处继续运球,不停表;
测试过程中出现以下现象均属犯规行为,取消当次成绩:出发时抢跑、运球过程中双手同时触球、膝盖以下部位触球、漏绕标志杆、碰倒标志杆、人或球出测试区域、未按要求完成全程路线、通过终点时人球分离等;
受试者有两次测试机会,两次犯规无成绩者可再测直至取得成绩。
6、排球垫球
场地器材
在坚实、平坦的场地或排球场上进行,初中的测试区域为3米×3米,测试用球应符合有关国家标准。
测试方法
受试者在规定的测试区域内原地将球抛起,个人连续正面双手垫球,要求手型正确、击球部位准确、达到规定的高度,球落地即为测试结束,按次计数。受试者每次垫球应达到的高度,初中男生为2.24米,初中女生为2米。每名受试者测试两次,记录其中成绩最好的一次。测试单位为次。
注意事项
测试过程中如出现以下现象均只作为调整,不计次数:采用传球等其他方式触球、测试区域之外触球、垫球高度不足等;
为方便判定垫球高度,可将排球场的球网调整到相应的高度,或者在测试区域外相距0.5米处插两根标杆,标杆顶端用橡皮筋或标志线相连,将标杆调整到相应的高度进行判定,测试时通过比较垫球的高度和球网或标志线的高度进行判定。
7、跳绳(单位:次/分)
场地器材
地面平整、干净场地一块,地质不限。主要测试器材:跳绳智能型测试仪或秒表、发令哨、各种长度的跳绳若干条。
测试方法
受试者将绳的长短调至适宜长度,听到开始信号后开始跳绳,动作规格为正摇双脚跳绳,每跳跃一次且摇绳一回环(一周圈),计为一次。听到结束信号后停止,测试员报数并记录受试者在1分钟内的跳绳次数。测试单位为次。
注意事项
测试过程中跳绳拌脚,除该次不计数外,应继续进行。
|
项目 |
分值 |
20 |
18 |
16 |
14 |
12 |
10 |
8 |
6 |
|
篮
球 |
成
绩
(秒) |
男 |
12〞0 |
12〞8 |
13〞7 |
14〞3 |
15〞8 |
17〞4 |
18〞3 |
≥20〞8 |
|
女 |
14〞2 |
14〞8 |
16〞6 |
17〞7 |
20〞6 |
22〞6 |
24〞 |
≥27〞0 |
|
足
球 |
成
绩
(秒) |
男 |
9〞0 |
9〞4 |
10〞1 |
10〞5 |
11〞6 |
12〞4 |
12〞9 |
≥14〞2 |
|
女 |
11〞4 |
12〞3 |
13〞3 |
14〞2 |
15〞7 |
17〞5 |
18〞6 |
≥22〞0 |
|
排
球 |
成
绩
(次) |
男 |
32 |
30 |
27 |
25 |
20 |
17 |
15 |
≤10 |
|
女 |
30 |
25 |
22 |
21 |
16 |
14 |
13 |
≤8 |
|
跳绳 |
成
绩
(次/分) |
男 |
180 |
168 |
150 |
136 |
124 |
108 |
94 |
≤75 |
|
女 |
172 |
160 |
143 |
129 |
117 |
101 |
88 |
≤69 |
|
六、考试时间与考点设置
(一)测试时间
测试要求在2015年4月25日—5月15日之间进行,具体时间由各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确定。
(二)考点设置
体育考试原则上以独立中学为单位设置考点,使学生就近参加考试,各考点必须准备测试用的办公桌椅10张和体育测试场地。
(三)考点要求
1、有保证考试必需的标准场地。
2、有确保各项目测试安全顺利进行、免受干扰的全封闭条件和必需的后勤服务设施。
3、各考点必须悬挂“×××年湖南省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县(市、区) ××考点”的横幅,张贴体现体育考试特点的对联,考点内设置主席台,安装播音设备、高音喇叭,在醒目处设置宣传栏,宣传栏内公布考场规则、考试纪律、学生编号组与考试顺序、评分标准、考场平面示意图。
七、免测与缓测
(一)因残疾或伤病而丧失运动能力或不能、不宜参加剧烈运动的学生,由其所在学校出具书面报告,经具有资质的伤残等级鉴定机构或本地二级以上(含二级)医疗机构证明,报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同意,可免予考试。经批准免考学生的体育测试成绩按满分的80%计入升学成绩,同时须将残疾或伤病证明和审批材料放入该生升学档案。
(二)在考试时因临场伤病或生理原因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体育统一考试的学生,由学生本人提出书面申请,经考点负责人签字同意,学校审批后,可予以缓考,缓考仅限一次。学生必须按时参加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中招办集中组织的补考(5月15日前)。因病不能参加体育测试中的某一项或二项测试的学生,可申请免测,经审批后,按免测项目满分的80%的分值计入体育测试成绩。
八、测试规则
(一)考点应在考前公布考生的考试编组、编号与顺序,考生必须按编排顺序按时参加考试。
(二)考试场地设置警戒线,除考场工作人员、巡视员和应考的考生外,其他人员一律不得入内。考生按组别整队入场。
(三)考试前,监考人员必须认真检查器材是否运转正常。
(四)各项目测试前,监考人员必须认真核对考生的相片和考试编号等相关信息,严防替考。
(五)考生应穿着适合运动的服装,考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防止运动伤害事故发生。
(六)测试器材自动录入成绩,考点复制三份,一份交学校公示,一份交中招办录入中考成绩,一份交监察部门留存。
(七)各学校要认真做好组考工作。考生必须严格遵守考场规则和各项纪律,对冒名顶替、弄虚作假及扰乱考场秩序经劝告不改者,成绩作0分处理。
(八)考试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考场规则,公正、准确地开展考务工作,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徇私舞弊,如有违反,按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
九、考试经费
严格按照湖南省物价局、湖南省财政厅初中毕业会考收费文件收费。
十、几点要求
(一)各区县(市)要按本方案的要求,成立领导机构,制订组考细则,做好场地器材的各项准备工作。
(二)各学校要通过广播、墙报等形式,做好宣传工作,宣传有关政策及操作方法,让全社会充分了解体育考试的目的、意义、内容、标准等。
(三)各区县(市)要以校为单位,按中考报名顺序造好“报名登记表”,报名登记表一式三份,一份张榜公布,一份留学校,一份在报名时交中招办。造表时,按中考报名顺序每12人为一个测试小组。
(四)各校要高度重视体育考试中的安全问题,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安全保障措施。一方面要加强体育器材设施的安全管理另一方面要严格把关,完善体检制度,要特别重视对考生进行心肺功能检查,消除不安全因素。
(五)考试时,因特殊原因不能设置考点的学校,各校校长必须亲自带队,并安排专人进行组织管理。远道的学生必须租用合格的车辆接送,严禁使用货车、农用车等不正规的运输工具接送学生。
(六)加强监督,确保公平。我局设立举报投诉电话,电话号码为:4233494(监察室)4222530(中招办)。各区县(市)也要设立相应的举报投诉电话,受理学生及家长的投诉,方便社会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