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现代文阅读(共30分)
11.(12分)(2016•淄博)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小满
①小满节气,在每年5月20日至22日之间,24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今年小满交节时刻为5月20日22时36分.
②寒来暑往是气候,鸟语花香是物候.小 满是一个表征物候的节气.其关注点不在气,而在物.古书称“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这时,北方冬小麦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还没有完全成熟,所以叫“小满”.小 满是最“接地气”的节气.
③农谚有“小满小满,麦粒渐满”的说法.此时,小麦度过一冬的休眠期后,经过返青拔节,抽穗开花,亟需薰风暖熟,虽然仍是一片青绿,但有着一股蓄势待发的劲头.麦穗已经抽齐,麦粒鼓着腮帮一般,泛出一层透明的绿色.等到这晶莹的嫩绿变为黄绿,麦子也即将成熟了.农谚又云“小满未满,还有危险”.小麦成长的最后阶段灌浆期十分关键,籽粒才刚刚盈实,若碰到灾难天气或病虫害,麦粒未经过充分的乳熟期,小麦的品质便会大打折扣.
④在南方地区,小满还有“小满小满,江河渐满”的说法,反映了这时南方降雨增多的气候特点.确实,从小满开始,全国各地渐次进入夏季,雨量越来越大,江河的水位也逐渐上涨.
⑤此时,南方的早稻早已抽穗,农人除了给早稻增肥,还要忙着栽插中稻.“秧奔小满谷奔秋”,小满正是适宜水稻栽插的季节.农人们将培育好的秧苗按间隔,齐整地栽插在地里.若是高度机械化的地区,就采取机器种植了.但最重要的,是“水”.若小满雨水不丰,稻田田坎干裂,就无法栽插水稻:若雨水过丰,栽插好的稻苗便经不住大雨的袭击,秧苗轻则东倒西歪,重则被雨滴打伤.南方的小满节气,充满了对水的期许.
⑥小满,是麦子的秋,是水稻的夏.
⑦按中国传统科学理论,四月小满即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节,也是最潮湿闷热的时节.这时万物生长最为繁茂,人体的新陈代谢也最旺盛.正因为如此,人体在小满时消耗的营养物质最多,所以需要及时补充,才能使身体、五脏六腑不至于有所伤耗.这时,可以多吃一些清热、暖胃、温补的食品.因为空气潮湿,小满节气也是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病的高发期,人们要预防湿邪入侵,多吃一些有化湿通淤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等,忌食辛辣甘肥、生湿助 湿的食物.
(1)本文围绕“小满”这一节气,说明了哪些方面的内容?请简要概括.
(2)文章多次引用农谚进行说明,请概括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3)科学性是说明文的生命.请结合下面语句中的加点词语做简要分析.
①今年小满交节时刻为 .
②从小满开始,全国各地 进入夏季,雨量越来越大,江河的水位也逐渐上涨.
(4)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请从你知道的节气中任选﹣个加以介绍.
【分析】文章采用逻辑顺序,第①段引出说明对象,第②﹣⑤段说明小满节气的含义和农作物生长的特点,第⑥﹣⑦段说明小满节气的气候特点和人们饮食注意事项.
【解答】(1)考查概括说明内容.
第②﹣⑤段说明小满节气的含义和农作物生长的特点,第⑥﹣⑦段说明小满节气的气候特点和人们饮食注意事项.
(2)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作引用等.
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必须要结合文段的内容的来分析说明方法,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或者文段的内容所体现出来的说明对象的特征来分析作用即可.
用作引用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小满这一节气的含义和农作物生长的特点,生动形象,有说服力.
(3)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这一特点答题.
答题格式:①说明词语的意思,②说明用了该词句子的意思,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③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4)开放性题.
解答此题只要从二十四节气(除了小满)中选择一个说明其含义即可.
答案:
(1)①小满的时间;②小满的含义;③小满时农作物的生长特点;④小满时的气候特点;⑤人们饮食的注意事项.
(2)多处引用农谚说明了小满节气的含义和农作物生长的特点,生动形象,有说服力.
(3)①准确说明了今年小满节气到来的时间.②“渐次”意思是逐渐,从小满开始,全国各地逐渐进入夏季,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①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 节.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将清明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②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更是干支历午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公历每年6月6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75°时.芒种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中国古代将芒种分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鹏始鸣;三候反舌无声.”此时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
【点评】说明文赏析词语的表达作用,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这一特点答题.
答题格式:①说明词语的意思,②说明用了该词句子的意思,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③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12.(18分)(2016•淄博)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最暖心的事
(美国)鲍勃•布劳顿
①十年前,我从得克萨斯州的乡村来到纽约开出租车谋生.开的士会碰到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幽默诙谐,有的人失意忧郁,还有的人自命不凡.但让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一个老太太.
②那是今年5月份第2个星期日的深夜,我接到城郊的一个要车的电话.我想,也许是一些参加完晚会的人,或是某个刚赶到这个城市过母亲节的人.
③我到达目的地时是3点30分.一个破败的公寓楼黑黢黢地立在我的眼前,只有一楼有一个房间透出一点灯光.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司机顶多只会按一两声喇叭,稍等片刻,然后开车走人.因为这个时间和地点时常会出现治安问题.然而,我也知道这个时间在这样的地方打车不易,再说也许这个客人有点困难需要我帮一把手呢.于是,我走到亮灯的那户人家敲了敲门.
④“等一会儿.”回答我的是一个苍老虚弱的声音.我听到屋内有什么东西在地上拖动.隔了好久,门开了,一个80多岁的瘦小的老太太吃力地拖着一个萨斯包走了出来.她身穿一件印第安大花布上衣,头戴一顶圆桶形帽子,帽子上还罩了一条面纱,活脱脱是一个上世纪四十年代好莱坞电影里走出的人物.
⑤“你能帮我拎一下包吗?”她说.我先将她的包拎上车子,然后又回头搀扶着她.她走得很慢,边走边对我感谢不尽.
⑥“这没什么.”我说,“我这是为我的客人服务.再说,我希望我的妈妈在外面也能得到同样的服务.”
⑦“你真是一个好人.”她说.进了车子,她给了我一个地址,问:“能不能从城里走?我很想再看看这座城市…”
⑧“能,不过这就不是最近的路了.”我答道.
⑨“这不要紧.”她说,“我不着急.我是菲奥娜小姐,不过人们都叫我菲奥娜太太,是去圣洛安敬老院.”
⑩我从后视镜中看了她一眼.菲奥娜太太的眼窝里有一滴亮晶晶的东西.“我孤寡一人.”她继续说道,“医生说,我剩下的时间不多了.不然我不会去的.”
⑪我悄悄地伸手关掉了计程表.经过城里的路程一刻钟就能走完,然而我们却花了足足有两个多小时,因为她一会儿让我慢行,一会儿让我停车,还不时地讲着话.菲奥娜太太指着一座大楼,告诉我她曾在这儿干过电梯操作员的工作.在经过一个居民区时,她说她和丈夫结婚的新房就是在这里.她要我将车子在一个商场前停了一会儿.她说这里曾是个舞厅,年轻时她在舞厅当过舞蹈指导老师.有时,她会让我在某一个地方放慢速度,然后默默凝视前方,一句话也不说.
⑫当第一缕阳光露出地平线的时候,菲奥娜太太这才说:“我累了.走吧.”
⑬车子来到了她要去的圣洛安敬老院前.敬老院的两个工作人员正在等着我们,工作人员说:“ 这位老太太一直不肯来敬老院,现在她患了肺癌,才同意来敬老院,而且必须在今年的母亲节来敬老院.”工作人员说着给她推来了轮椅.
⑭“我应该付给你多少钱?”菲奥娜太太取出钱包问我.
⑮“不要钱.”我答道.
⑯“你也要养家.”菲奥娜说.
⑰“还有其他客人呢.”我说,接着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弯下腰拥抱了她.她紧紧地抱住我.“你给了一个老太太一小会儿快乐的时光.”她说,“谢谢你.”
⑱我最后握了一握她的手,然后走向暗淡的晨曦.我的身后响起了关门的声音.这是一个即将结束的生命发出的声音.一路上,我在想,如果今天带菲奥娜太太的是一个脾气急躁没有耐心的司机,如果我在公寓楼前按一二声喇叭后就把车开走,又会是怎样一种情形呢?
⑲我做的这件事情似乎微不足道,但是现在想起来,却是我一生中最暖心的一件事情.
(选自《青年文摘》2014年第11期,有改动)
(1)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请抓住关键要素,用一两句话概括故事内容.
(2)阅读第⑪段,仔细揣摩并分析菲奥娜太太经过城里这两个多小时的心理感受.
(3)本文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方法,请从文中找出关于“我”的两处细节描写,简要分析这些细节的丰富内涵.
(4)文章题目为“最暖心的事”,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暖心”的理解.
(5)读罢此文,你在为人处世或者对人生的认识方面产生了哪些感悟?请用凝练的语言写出来.
【分析】本文记叙了“我”在母亲节深夜送一个即将告别生命的老人到敬老院的事件,过程中“我”满足她的每一个愿望,送她到她想去的每一个地方,最后到达目的地时,还坚持不收她的车费,给了她拥抱,使她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感受到温暖,而我也从中体会到了助人的快乐,也感到很温暖.
【解答】(1)本题考查概括故事内容的能力.记叙事件重要的讲明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本文讲述了“我”在母亲节深夜送一个即将告别生命的老人到敬老院的事件,起因是:菲奥娜太太由于患病必须要去敬老院,经过:在去敬老院的过程中发生的每一个小事件,如我送她到她想去的每一个地方,我不收她的车费,我给了她拥抱;结果: 她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感受到了温暖,而我也因为帮助了她而感到温暖.
(2)本题考查人物心理活动分析.在经过城里两个多小时过程中,菲奥娜太太回忆了自己过去的美好生活,表达了对生命的不舍.
(3)本题考查人物细节描写分析.人物细节描写主要包括: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神态描写、服饰描写等.本文有作者对老太太的服饰描写,如“她身穿一件印第安大花布上衣,头戴一顶圆桶形帽子,帽子上还罩了一条面纱”,此处写菲奥娜太太穿戴过时花哨,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老太太比较爱美,神态描写,如“默默凝视前方”,通过对菲奥娜太太细致的神态描写,写出她沉浸在对过去美好时光回忆的神态,表达了她对年轻时代美好生活的怀念和不舍,同时表达了作者对老太太的怜悯、欣赏、和爱心.
(4)本题考查题目的含义.“暖心”的含义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一方面我帮助别人时别人感到温暖;另一方面我在助人的过程中自己感到快乐.
(5)本题考查文章蕴含的哲理分析.文章最后“我做的这件事情似乎微不足道,但是现在想起来,却是我一生中最暖心的一件事情”是文章感情的升华,可以从中得出的哲理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如对待弱势群体要友善、有耐心,在生活中多做一些“微不足道的能帮助人的小事”,也许会给别人带去很大的温暖.
答案:
(1)“我”在母亲节深夜送一个即将告别生命的老人到敬老院时,满足她的每一个愿望(或送她到她想去的任何地方),最后到达目的地,不收她的出租车费,还给了她一个拥抱,她感到很快乐,“我”也很温暖.或者:我送一个即将告别人生的孤寡老人到敬老院时,满足她的每一个愿望并不收费,使她感受到了生命最后时刻的温暖.
(2)对过去美好生活的眷念和对生命的不舍.
(3)作者对老太太的外貌(肖像)、神态作了细致描写,写老太太穿戴过时花哨,以及沉浸在对过去美好时光回忆的神态(或“默默凝视”的神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老太太热爱生活(或爱美),对年轻时代美好生活的眷念(或怀念),表达了作者对老太太的怜悯、欣赏、和爱心.
(4)暖心:菲奥娜太太在生命结束前得到了一个出租车司机的关怀和帮助,她感到快乐和温暖;“我”帮助了一个生命即将结束的老太太,“我”感到温暖.
(5)示例:①对待弱势群体要友善、有耐心;②在生活中多做一些“微不足道的能帮助人的小事”,也许会给别人带去很大的温暖.
【点评】本文通过记录一件小事表达了一个暖心的主题,理解文章过程中重要理解文章情感升华.
四、专题性学习(共6分)
13.(6分)(2016•淄博)班级要开展以“走近陶渊明”为专题的语文学习 活动,请完成下面的任务.
(1)语文老师为本次专题学习提供了一个示例,请参照示例,确定专题学习内容,并策划自己小组的专题学习任务.
示例:
专题学习内容:渊明与酒
专题学习任务:搜集阅读陶渊明与酒相关的诗文,探究“酒”与陶渊明文化性格的关系以及“酒”在陶渊明生命中的意义.
(2)有个小组在活动中发现刘禹锡与陶渊明在安贫乐道方面有相似之处,就用拟写对联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理解,请帮他们将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
上联:刘禹锡陋室读经,苔痕上阶绿
下联:陶渊明 东篱采菊 , 悠然见南山 .
【分析】此题考察了主题学习内容、专题学习任务的设定、对联的补充.
【解答】(1)此题考察了主题学习内容、专题学习任务的设定.
回答此题时,一要仿照格式回答,二是要选取与陶渊明相关的事物.因为与陶渊明相关的事物一是酒,二是菊花,我们可在选取菊花来回答此题.
(2)此题考察了对联的补充.
补充对联时,要看一下上联或者下联此位置的相关字词、根据词性和词义来确定此位置的词语,一般的原则是:相同位置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者相对、字数相等.
例句为:刘禹锡陋室读经,苔痕上阶绿,其结构为:人名加地点加诗句,补写的句子也应符合这个格式.
答案:
(1)专题学习内容:渊明与菊花
专题学习任务:搜集阅读陶渊明与菊花相关的诗文,探究“菊花”与陶渊明文化性格的关系以及“菊花”在陶渊明生命中的意义.
(2)东篱采菊 悠然见南山
【点评】综合读写即给出一段材料(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大家熟悉的),考察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皆在培养学生综合读写、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五、写作(共50分)
14.(50分)(2016•淄博)请以“下次,你会做得更好”为题写一篇文章.内容具体,感情真挚,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学校和姓名.
【分析】略
【解答】略
【点评】略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