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分)(2016•淄博)由一些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左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请在网格中涂出一种该几何体的主视图,且使该主视图是轴对称图形.
【分析】根据俯视图和左视图可知,该几何体共两层,底层有9个正方体,上层中间一行有正方体,若使主视图为轴对称图形可使中间一行、中间一列有一个小正方体即可.
【解答】解:如图所示,
【点评】本题主 要考查三视图还原几何体及轴对称图形,解题的关键是根据俯视图和左视图抽象出几何体的大概轮廓.
15.(5分)(2016•淄博)若x=3﹣ ,则代数式x2﹣6x+9的值为 2 .
【分析】根据完全平方公式,代数式求值,可得答案.
【解答】解:x2﹣6x+9=(x﹣3)2,
当x=3﹣ 时,原式=(3﹣ ﹣3)2=2,
故答案为:2.
【点评】本题考查了代数式求值,利用完全平方公式是解题关键.
16.(5分)(2016•淄博)某快递公司的分拣工小王和小李,在分拣同一类物件时,小王分拣60个物件所用的时间与小李分拣45个物件所用的时间相同.已知小王每小时比小李多分拣8个物件,设小李每小时分拣x个物件,根据题意列出的方程是 .
【分析】先求得小王每小时分拣的件数,然后根据小王分拣60个物件所用的时间与小李分拣45个物件所用的时间相同列方程即可.
【解答】解:小李每小时分拣x个物件,则小王每小时分拣(x+8)个物件.[来源:Zxxk.Com]
根据题意得: .
故答案为: .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分式方程的应用,根据找出题目的相等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7.(5分)(2016• 淄博)如图,⊙O的半径为2,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4,有一内角为60°的菱形,当菱形的一边在直线l上,另有两边所在的直线恰好与⊙O相切,此时菱形的边长为 4 .
【分析】过点O作直线l的垂线,交AD于E,交BC于F,作AG直线l于G,根据题意求出EF的长,得到AG的长,根据正弦的概念计算即可.
【解答】解:过点O作直线l的垂线,交AD于E,交BC于F,作AG直线l于G,
由题意得,EF=2+4=6,
∵四边形AGFE为矩形,
∴AG=EF=6,
在Rt△ABG中,AB= = =4 .
故答案为:4 .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切线的性质和菱形的性质,根据题意正确画出图形、灵活运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52分)
18.(5分)(2016•淄博)如图,一个由4条线段构成的“鱼”形图案,其中∠1=50°,∠2=50°,∠3=130°,找出图中的平行线,并 说明理由.
【分析】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证明OB∥AC,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证明OA∥BC.
【解答】解:OA∥BC,OB∥AC.
∵∠1=50°,∠2=50°,
∴∠1=∠2,
∴OB∥AC,
∵∠2=50°,∠3=130°,
∴∠2+∠3=180°,
∴OA∥B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判定,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是解题的关键.
19.(5分)(2016•淄博)解方程:x2+4x﹣1=0.
【分析】首先进行移项,得到x2+4x=1,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加上4,则方程左边就是完全平方式,右边是常数的形式,再利用直接开平方法即可求解.
【解答】解:∵x2+4x﹣1=0
∴x2+4x=1
∴x2+4x+4=1+4
∴(x+2)2=5
∴x=﹣2±
∴x1=﹣2+ ,x2=﹣2﹣ .
【点评】配方法的一般步骤:
(1)把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右边;
(2)把二次项的系数化为1;
(3)等式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选择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最好使方程的二次项的系数为1,一次项的系数是2的倍数.
20.(8分)(2016•淄博)下面是淄博市2016年4月份的天气情况统计表:
日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天气 多云 阴 多云 晴 多云 阴 晴 晴 晴 多云 多云 多云 晴 晴 雨
日期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来源:学科网] 26 27 28 29 30
天气 雨 多云 多云 多云 多云 晴 多云 多云 晴 多云 多云 多云 晴 晴 晴
(1)请完成下面的汇总表:
天气 晴 多云 阴 雨
天数 11 15 2 2
(2)根据汇总表绘制条形图;
(3)在该月中任取一天,计算该天多云的概率.
【分析】(1)由天气情况统计表可得晴、多云、阴、雨的天数;
(2)以天气为横轴、天数为纵轴,各种天气的天数为长方形的高,绘制四个长方形即可;
(3)根据概率公式计算可得.
【解答】解:(1)由4月份的天气情况统计表可知,晴天共11天,多云15天,阴2天,雨2天;完成汇总表如下:
天气 晴 多云 阴 雨
天数 11 15 2 2
(2)条形图如图:
(3)在该月中任取一天,共有30种等可能结果,其中多云的结果由15种,
∴该天多云的概率为 = .
故答案为:(1)11、15、2、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条形图的绘制与概率的计算,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确定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并绘制相应长方形是关键.
21.(8分)(2016•淄博)如图,抛物线y=ax2+2ax+1与x轴仅有一个公共点A,经过点A的直线交该抛物线于点B,交y轴于点C,且点C是线段AB的中点.
(1)求这条抛物线对应的函数解析式;
(2)求直线AB对应的函数解析式.
【分析】(1)利用△=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有1个交点得到4a2﹣4a=0,然后解关于a的方程求出a,即可得到抛物线解析式;
(2)利用点C是线段AB的中点可判断点A与点B的横坐标互为相反数,则可以利用抛物线解析式确定B点坐标,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直线AB的解析式.
【解答】解:(1)∵抛物线y=ax2+2ax+1与x轴仅有一个公共点A,
∴△=4a2﹣4a=0,解得a1=0(舍去),a2=1,
∴抛物线解析式为y=x2+2x+1;
(2)∵y=(x+1)2,
∴顶点A的坐标为(﹣1,0),
∵点C是线段AB的中点,[来源:学*科*网Z*X*X*K]
即点A与点B关于C点对称,
∴B点的横坐标为1,
当x=1时,y=x2+2x+1=1+2+1=4,则B(1,4),
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b,
把A(﹣1,0),B(1,4)代入得 ,解得 ,
∴直线AB的解析式为y=2x+2.
【点评】本题考查了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对于二次函数y=ax2+bx+c(a,b,c是常数,a≠0),△=b2﹣4ac决定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个数:△=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有2个交点;△=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有1个交点;△=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没有交点.也考查了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
22.(8分)(2016•淄博)如图,已知△ABC,AD平分∠BAC交BC于点D,BC的中点为M,ME∥AD,交BA的延长线于点E,交AC于点F.
(1)求证:AE=AF;
(2)求证:BE= (AB+AC).
【分析】(1)欲证明AE=AF,只要证明∠AEF=∠AFE即可.
(2)作CG∥EM,交BA的延长线于G,先证明AC=AG,再证明BE=EG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证明:(1)∵DA平分∠BAC,
∴∠BAD=∠CAD,
∵AD∥EM,
∴∠BAD=∠AEF,∠CAD=∠AFE,
∴∠AEF=∠AFE,
∴ AE=AF.
(2)作CG∥EM,交BA的延长线于G.
∵EF∥CG,
∴∠G=∠AEF,∠ACG=∠AFE,
∵∠AEF=∠AFE,
∴∠G=∠ACG,
∴AG=AC,
∵BM=CM.EM∥CG,
∴BE=EG,
∴BE= BG= (BA+AG)= (AB+AC).
【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角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添加辅助线,构造等腰三角形,以及三角形中位线,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23.(9分)(2016•淄博)已知,点M是二次函数y=ax 2(a>0)图象上的一点,点F的坐标为(0, ),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原点O与点M,F在同一个圆上,圆心Q的纵坐标为 .
(1)求a的值;
(2)当O,Q,M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求点M和点Q的坐标;
(3)当点M在第一象限时,过点M作MN⊥x轴,垂足为点N,求证:MF=MN+OF.
【分析】(1)设Q(m, ),F(0, ),根据QO= QF列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
(2)设M(t,t2),Q(m, ),根据KOM=KOQ,求出t、m的关系,根据QO=QM列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
(3)设M(n,n2)(n>0),则N(n,0),F(0, ),利用勾股定理求出MF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解:(1)∵圆心O的纵坐标为 ,
∴设Q(m, ),F(0, ),
∵QO=QF,
∴m2+( )2=m2+( ﹣ )2,
∴a=1,
∴抛物线为y=x2.
(2)∵M在抛物线上,设M(t,t2),Q(m, ),
∵O、Q、M在同一直线上,
∴KOM=KOQ,
∴ = ,
∴m= ,
∵QO=QM,
∴m2+( )2=(m﹣t)2=( ﹣t2)2,
整理得到:﹣ t2+t4+t2﹣2mt=0,
∴4t4+3t2﹣1=0,
∴(t2+1)(4t2﹣1)=0,
∴t1= ,t2=﹣ ,
当t1= 时,m1= ,
当t2=﹣ 时,m2=﹣ .
∴M1( , ),Q1( , ),M2(﹣ , ),Q2(﹣ , ).
(3)设M(n,n2)(n>0),
∴N(n,0),F(0, ),
∴MF= = =n2+ ,MN+OF=n2+ ,
∴MF=MN+OF.
【点评】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应用、三点共线的条件、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设参数解决问题,把问题转化为方程解决,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24.(9分)(2016•淄博)如图,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点M,N分别是边BC,CD上的动点(不与点B,C,D重合),AM,AN分别交BD于点E,F,且∠MAN始终保持45°不变.
(1)求证: = ;
(2)求证:AF⊥FM;
(3)请探索:在∠MAN的旋转过程中,当∠BAM等于多少度时,∠FMN=∠BAM?写出你的探索结论,并加以证明.
【分析】(1)先证明A、B、M、F四点共圆,根据圆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即可证明∠AFM=90°,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性质即可解决问题.
(2)由(1)的结论即可证明.
(3)由:A、B、M、F四点共圆,推出∠BAM=∠EFM,因为∠BAM=∠FMN,所以∠EFM=∠FMN,推出MN∥BD,得到 = ,推出BM=DN,再证明△ABM≌△ADN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1)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D=∠CBD=45°,∠ABC=90°,
∵∠MAN=45°,
∴∠MAF=∠MBE,
∴A、B、M、F 四点共圆,
∴∠ABM+∠AFM=180°,
∴∠AFM=90°,
∴∠FAM=∠FMA=45°,
∴AM= AF,
∴ = .
(2)由(1)可知∠AFM=90°,
∴AF⊥FM.
(3)结论:∠BAM=22.5时,∠FMN=∠BAM
理由:∵A、B、M、F四点共圆,
∴∠BAM=∠EFM,
∵∠BAM=∠FMN,
∴∠EFM=∠FMN,
∴MN∥BD,
∴ = ,∵CB=DC,
∴CM=CN,
∴MB=DN,
在△ABM和△ADN中,
,
∴△ABM≌△ADN,
∴∠BAM=∠DAN,
∵∠MAN=45°,
∴∠BAM+∠DAN=45°,
∴∠BAM=22.5°.
【点评】本题考查四边形综合题、等腰直角三角形性质、四点共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四点共圆的性质解决问题,题目有点难,用到四点共圆.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