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3考试网
 3773考试网 - 高考 - 全国高考 - 安徽高考 - 正文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2016安徽高考英语卷变化教学指导意见

来源:安徽省教育厅 2015-12-1 10:21:26

   

 

一、2015年安徽卷与全国卷的比较

相同题型

安徽卷

全国卷

第一部分 听力

第一节 短对话(7.5分)

第二节 长对话或独白(22.5分)

第二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

第二节 完形填空(30分)

第一部分 听力

第一节 短对话(7.5分)

第二节 长对话或独白(22.5分)

第三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

第一节 完形填空(30分)

不同题型

安徽卷

全国卷

第二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

第一节 单项填空(15分)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

5篇短文,共20小题(40分)

 

第四部分 写作

第一节 任务型读写(10分)

  第二节 书面表达(25分)(词数120左右)

第三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

第二节 语法填空(15分)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

第一节 4篇短文,共15小题(30分)

第二节 1篇短文(七选五),共5小题(10分)

第四部分 写作

第一节 短文改错(10分)

第二节 书面表达(25分)(词数100左右)

 

二、模块课程开设建议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明确规定,高中英语课程采用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课程设置模式。必修课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英语语言能力,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灵活多样的学习策略以及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选修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就业选择、升学深造以及个人的兴趣和发展的需要。学生修满10个必修学分,完成模块1-5的学习即达到英语学科的高中毕业要求,完成模块6-8的学习可以达到八级目标要求(即高考要求)。所有学校应保证开设模块1-8,并创造条件开设模块9-11

根据课程安排,各校在高一、高二已经基本完成了高中必修1-5模块以及选修6-8模块的教学任务,高三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复习与提高,但复习不应是教学的全部。应充分利用选修教材,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有条件的学校可结合本校学情,继续有选择地学习选修9-11模块的内容或选修系列Ⅱ(任意选修)的相关课程,以增加学生语言输入量,拓宽学生文化视野,同时也能增加高三教学方式的多样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效率。此外,教师还可以选择适当的英文报纸或杂志中的文章供学生阅读,这些文章应具有时代性、贴近学生生活,话题可以涉及人物、生活、体育、科技、时事新闻等,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三、高三教学建议

() 明确依据,正确把握教学总体方向。全国卷是以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育部考试中心当年编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其说明为命题依据;因而也是高三教学和复习备考的重要依据。建议一线教师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考纲,把握方向。为了实现平稳过渡,我省2015年的英语学科《高考说明》在考试性质、考试内容和要求等方面都已与教育部颁布的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实现了对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的考查要求。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及功能意念和话题等。在词汇方面,明确要求考生能使用约3500个单词,并运用这些词语进行理解和表达。在语法方面,要求考生能理解语法项目表中所列语法形式的表意功能并能正确运用,对较复杂的语言现象有一定的归纳和分析的能力。明确提出了听力考查的重点为主旨要义、具体信息、综合判断、意图态度观点;阅读考查的重点为主旨要义、具体信息、推断词义、推理判断、文章结构、意图观点态度。

(二)研究题型变化,提高教学有效性。从安徽卷与全国卷的比较可以看出,全国卷的题型设置与我省自主命题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三种题型:阅读“七选五”、语法填空、短文改错。这些题型是我省广大师生比较陌生的,教师应认真研究这些新题型,准确把握各题型考查的重点,提高复习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1.阅读理解中的“七选五”:该题型语篇长度为300词左右,要求从一篇短文后的七个选项中选出五个能填入文章空白处的最佳选项。主要考查考生对文章结构的把握,具体包括把握全篇主旨,识别主题段、主题句及段落展开手段等。阅读任务更注重对语篇整体意义、逻辑关系和内在连贯等综合阅读能力的把握,体现一定的难度。如果学生平时仅关注句子层面的语法和词汇学习,则很难在这里获得高分。

这种阅读测试方式有利于改变传统的以语法和词汇为重心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平时要多阅读不同题材和体裁的英文文章,特别注意根据所读内容,思考个体与他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从不同角度理解人类经验。教师在教学中应特别注重英语教育的人文属性,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逻辑思辨能力。

2.语法填空:该题型语篇长度为200词左右,要求根据语境提示在空白处填入适当的内容(一个单词)或括号内单词的正确形式。语法填空题为近两年的新题型。采用语篇填空形式,文章的内容和语言都不难,侧重考查学生在语篇层面上对词法、句法等语言知识的灵活运用。填空形式不同于过去的单选,而是要求学生或根据所给选项写出正确的词性或词形,或根据上下文自己补充完整,这样的语法考查方式,考生仅靠记忆或孤立的语法知识学习是无法完成的。事实上,每个语法知识都有其特定的表意功能,只有将语法知识运用到所表达的语言意义中,才能真正做到有效运用语法知识,这恰恰体现了学习语法知识的目的,体现了课标提出的对学生语言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查,有利于使教师和学生认识到,脱离语境学习语言知识是无法有效表达意义的。

3.短文改错:该题型给出一篇约100个词的短文,文中有10处错误,要求考生对每个句子进行判断,如有错误即将其改正(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第11处起不计分)。主要考查考生在阅读理解短文的基础上发现并纠正词法、句法、行文逻辑等类型错误的能力。任务设计具有真实性,特别是对于在平时课堂中体验过同伴评价的学生来说,会比较熟悉,有助于学生消除紧张心情。同时,这种场景设计还具有一定的正面反拨作用,它鼓励教师在教学中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同伴评价活动,倡导学生参与式的自主学习模式。

由此可见,教师应改变传统的以单纯语法和词汇知识为重心的教学方式,把握好课堂教学的定位,注重语言知识在语篇、语境中的使用。在教学中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关注英语语言的人文性,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各地要结合当地的实际依据学情,指导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和目标,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教师的课堂讲授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提高高三教学的实效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