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地说,无论是选材、形式还是命题立意,2013年高考语文安徽卷都更加忠实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以及选拔区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价值追求。
新课程标准把语文学科的性质定位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就明确地界定了中学语文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从选材角度看,2013年高考语文安徽卷语言表达题的情境设计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例如,第15至20题,题材涉及“幸福感”“幸福指数”“城镇化”“辽宁舰”“中国式过马路”等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建设等各个层面。
与情境设计的时代气息相对应,这份试卷阅读题的文本选择则是注重名家经典,风格内容厚重大气。
今年安徽卷写作题,可以说是整个试卷的一大亮点。设题形式是材料作文,材料取自英国文豪萧伯纳的剧本的两句话。内容是: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会这样? ”而有的人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 ”文字平实,有亲和力,指向清晰,让人一看便能记住。
两个追问,方向不同,内涵不同,指向可能是千变万化的创造和探求的结果。这正是所有的求知者与求证者探索的第一步,社会发展、人类进步也莫不如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她为考生提供了多角度解读、思考和表达的广阔空间,考生既可关注自己的经历与体验,也可观察社会、人生等问题;可从个人经历与思考处下笔,也可从社会发展人类进步处着手。
题目本身没有倾向性,考生完全没有必要迁就任何一方,直抒己见即可。
2013年高考语文安徽卷的试题类型、结构布局是稳定的,“稳”表现在结构合理,题型规范,难度适中,考点覆盖全面,试题区分度强。但它稳定中求内涵变化,规范中求创新超越,故不乏可圈可点之处。(宋名利、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