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紧扣热点体现地方特色
今年的地理学科试卷很多试题都是和当下的热门话题或者事件有关,体现了极强的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
试题紧紧把握时代脉搏是今年地理试题设计的一大特色。第23~25题组和第35题涉及到“城市化”、“三农问题”、“美丽中国”等几个重要关键词,“城市化”始终是我国城市发展的方针,“三农问题”是我国一直以来关注的焦点话题,“美丽中国”是十八大特别提出和关注的问题。
试题同时还有地方特色,第23~25题组素材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考查内容涉及城市化和农业问题。城市化方面,主要是让考生了解安徽省城市化发展状况,把握产业结构与城市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同时针对安徽省第二产业对就业的带动作用较弱提出对策和措施。
“三农问题”也从地理的角度给予了考查。第35考题关注农业产业结构问题、农民收入问题、农村环境问题。农业产业结构问题,又指向在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地区如何建设“美丽乡村”、“美丽家园”等现实问题。
本报记者 张晓嵘
考生有话说
有些新题型不适应
合肥八中考点某考生:总体来说题量不是很大,答题时间是够的。我感觉政治选择题不难,大题目比较活,抓不住考点。地理印象比较深的题目是第一道大题,题目提供了一张山东苹果种植分布图,从而分析循环经济。因为这种题型没有见到过,惯常的思路也用不到,所以对这道题目印象比较深刻。
合肥八中考点周露同学:我感觉今年文综总体偏难,主要是题型比较新,自己感觉不适应。历史有一道大题主要是讲女性解放的,妇女地位由低下到提高,这种题型平时遇到得比较少。
合肥八中考点林同学:文综考试中“中国梦”提到得比较多,历史考到了工农业发展的题目,我感觉女性解放和地位提高的那道题目比较难。
合肥六中考点某考生:选择题还正常,主观题难。历史跟想的不一样,材料里不好找线索,问题问法跟平时不太一样。地理主观题有点无从下笔。
合肥六中考点周同学:还好,难度跟之前模考差不多。历史考了女性解放问题,之前老师提过,我没准备充分。
合肥二中考点林同学:历史相对比较难,题量没有太大变化,但题目比较灵活,回答起来比较费时间,我写完之后只剩5分钟就要交卷了。
合肥二中考点某同学:历史好难啊,题型我都没见过,无从下笔啊,想编都编不出来。
合肥八中考点王同学:文综感觉整体难度不大,和平时考试难度差不多。政治涉及到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十八大和“中国梦”的有关内容也有所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