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6日),本市高招录取正式启动,单独录取的小语种专业和飞行专业将最早开始录取。当天,最早一批录取通知书将开始投递,7月10日开始,考生可登录市考试院网站或拨打12580查询录取结果。
小语种单独录取三校参与
小语种单独录取只有北外、北语和二外参与。今年北外和二外招生规模均有所减少,三所院校小语种专业共计划在京招生207人,比去年减少27人。虽然计划减少,但考生报考依然踊跃。招生计划只有90人的二外小语种吸引了1660多人报考。8个专业中,只有俄语的报录比低至4:1,其余专业一个计划都至少有十几个人竞争。法语的报录比甚至高达32:1,德语、西班牙语也分别达到了24:1。北外德、法、日、意、俄等14个专业计划招生82人,吸引到1280名考生报考,平均报录比达到12:1,德、法、日、西最热。
录取时,三校将依据考生的高考成绩和专业加试成绩进行录取,原则上按计划招生总人数的150%以内的比例,分别确定男、女生最低控制分数线。
此外,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交学院的小语种专业将在提前批次录取。
港校7日前完成自主招生
除被列入高招提前批录取的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外,其余在内地自主招生的港校均被要求在7日前录取完毕,以避免影响内地高校统招录取。如学生确认录取结果,将不再参加统招录取,未被录取的考生仍可参加内地高校的录取。
自主招生港校今年计划在内地招收千余名本科生,7日前将公布录取结果,已被录取的考生大都被要求交纳万元左右的留位费,如考生如期报到,自动抵扣学费;如考生放弃,留位费将不予退回。香港科技大学的留位费达到1.5万元,香港浸会大学留位费达1.35万元。
今年高考理科第一名李泰伯,已进入香港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的录取名单,此外他在提前批中填报的香港中文大学也已决定录取他,而且三所港校均将给予李泰伯全额奖学金。但李泰伯目前尚未在港校和清华大学之间做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