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邱乾谋) 12月27日,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在官方网站上公布了2013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候选学生名单。北京40余名学生入选。
2013年共有405所中学申请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资质。经北大自主招生专家委员会评审,292所中学获得推荐资质,共推荐学生425人,424人初审通过进入面试,最终确定417名候选人。其中,北京地区19所学校的40余名考生入选。候选人在高考录取时将获得不同幅度的政策优惠,最高可降至本科一批控制分数线录取。
北大招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首次全面启动“元培综合评价系统”,对推荐学生进行深入考查,目的是进一步打破“一考定终身”的窠臼,通过对考生一定时期的过程性考核评价,选拔更适合北大培养的优秀学生。
每位申请“实名推荐制”的考生要接受12名以上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考核,包括初步审核评价、学科基础面试、综合面试、随机抽查笔试、体质测试5个环节。其中,在初步审核评价环节,每份申请材料随机派发给8位专家匿名评审。专家根据人才选拔评价标准体系,结合学生个人兴趣、理想抱负、高中学业成绩、参与社会服务情况、获得各类奖励情况、个人特点和自述以及《优秀中学生素质养成手册》等方面表现在系统中独立进行综合评价。学科基础面试环节中,每位理科生均要阅读数学和物理两篇英文文献,1小时后随机分别接受数学、物理专家一对一考核;文科生则分别随机接受中文、历史两位专家一对一面试考核。在综合面试环节,两位专家结合学生申请材料提供的信息进行进一步的综合面试并提供学科规划指导。此外,所有考生均参加体质测试,随机抽取的考生参加笔试抽查。综合考生在上述5个环节的表现和专家评审意见,经专家委员会匿名投票,确定考生最终获得的政策优惠。整个选拔考核过程历时近一个月。
北大招办负责人表示,“综合评价系统”实施后,将不再简单地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考生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而是根据北大人才培养特色和需求,结合中学校长推荐意见、学生的学业成绩及综合表现,把考察重点转向更为重要的发展潜能、兴趣、理想抱负、想象力、逻辑思考与批判性思维、领导力、社会责任感等要素上来,为各类具有不同特点和创新潜质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根据北大对在校学生的追踪调研,“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学生的学业成绩积点比其他学生平均高出0.18(积点最高值为4),在社会服务和获奖方面高出近20个百分点,在本科生科研方面高出8个百分点。此外,78%的“实名推荐制”学生在体质测试中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