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论文 驾照考试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检员 单证员 教案 专题 考试资讯 文档
 3773考试网 - 高考 - 福建高考 - 正文
2013高考 福建高考 福建省质检 各省高考 历年资料 高考志愿 录取分数线 招生计划 高校招生 录取查询 招生章程 成绩查询 招生简章 高校专业 高考试题答案
高考满分作文 高考作文 高考政策 高考模拟题 招生专业 高考大纲 心理减压 高考状元 自主招生 保送生 公安警察院校招生 美术高考 高校频道 高校分数线 各省分数线
全国高考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香港 澳门 上海春季高考 天津春季高考 山东春季高考 福建高职单招 重庆高职单招 浙江高职单招 吉林高职单招 单独招生 港澳台联招

2013福建省质检厦门市作文情况分析

来源:2exam.com 2013-4-8 15:09:42
20130405厦门市省质检作文情况分析(续前)
 
【试题分析】
该作文题目选用科普作为材料,给考生更多的审题和立意的自由,要写好这个材料作文,读懂材料是关键。
作文材料的主要内容是:一个人人体细胞的七年替换,生理上将变成另一个人。
根据材料,可归纳出“替换与结果”这对核心关系,并以此类比人类社会的精神情态、现实状态、环境生态、历史形态的不断变化(蜕变、变革、变换、变量,革新、创新、改革等),而形成(造成、产生)了新的局面(状况、格局,风貌、风气、风景、风俗等)。考生只要能在这个框架下立意、命题,都属于读懂材料,准确理解题意的。
根据材料,可归纳出“结果与时间”这对依存关系,并以此类比人类社会想要形成(达到、实现)某一精神情态、现实状态、环境生态、生活形态,需要较长一段时间的变革与努力。考生只要能在这个框架下立意、命题,也属于读懂材料,正确理解题意的。
根据材料,还可归纳出“变与不变”这对对立统一关系,并以此类比变的是外在的形态,不变的是内在的思想灵魂。考生只要能在这个框架下立意、命题,也属于读懂材料,正确理解题意的。
如果考生只是单一论述“变化”(变革、变换、变量,革新、创新、改革等),或只论述“时间”,或只论述“原因”等,则不够切题。
至于与以上均不沾边的,则离题了。
【典型立意】
1.今年花胜去年红
2.吐故纳新,保持本色
3.蜕变自我,精彩人生
5.把自己翻新
6.在改变与坚守中行走
7.外物流移,我心永恒
8.量变引起质变
【存在的问题】
从整体来看,考生的作文能力还有待提高,除了部分学生能体现出高三学生应有的写作能力以外,相当多的学生还停留在低级的写作层面上。主要问题有:
1.偏题、套题严重。
有的移花接木,偷梁换柱将材料当作跳板,转移话题。比如,先谈“变化”,然后大谈特谈“变化”的条件,如“机遇”、“理性”等等。
2.立意肤浅,内容庸俗。
部分作文结构简单,一般是举三个事例,每个事例后稍加点评回扣材料,平面展开,缺乏深度。有的也引用名言,但名言与论点之间缺乏内在联系。
3.扣题不紧,无效论证。
这类文章表面上始终扣题,实质上不合逻辑。有的穿鞋戴帽,生搬硬套,开头结尾处敷衍一下材料,主体部分基本靠套。有的缺乏素材或强行将不合理的素材用作论据。
4.平面论证,逻辑不清。
部分作文分论点的逻辑不清,或分论点先后顺序混乱,或分论点之间重复,在一个层面绕来绕去;结构的模式化,平面展开,排比式的结构最常见,这些文章,只在例子的量上做文章,而缺乏纵深的推进、论证,即缺少“为什么”“怎么办”……追问。
【教学建议】
1.加强审题立意的训练。建议在省质检后选取不同类型的作文材料,脚踏实地地引导学生去审题,去读懂材料内涵,确定自己能把握又准确的立意。
2.加强作文素材运用的训练。鼓励学生将积累的写作素材适当进行分类,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一些素材的精神本质,而非记住现象或事件原委,让学生使用时能真正将道理分析清楚。可适当做一些运用素材论证论点的片段训练,尤其是要明晰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3.继续强化规范议论文的文体要求。最好通过同一命题的规范议论文和“四不像”的文章作比较,让学生有直接的感知。
4.提供一些基本模式,帮助议论文写作有困难的学生,完成800字议论文的写作任务。
 
附录:
一、材料作文的基本类型
1.叙事类材料:概述材料,把握所记叙的人、事所表现出的主旨,然后根据材主旨选择一个角度立意。
2.名言警句类(议论性材料):要找出材料所提供的观点,以其为论题立意。
3.资料类材料:要找出资料的核心,以其为论题立意,切不可只抓其一,不顾其二、其三……否则就会偏题跑题。
4.图表材料:分析构成元素之间的联系,理解内涵,把握其寓意是写作的出发点。
二、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基本方法
1、提炼中心法
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
2、抓关键句法
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所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3、由果溯因法
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比如,有很多事物就是以因果关系的联系形式存在的。写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4、由物及人法
写材料作文时,有寓意的材料或叙述“物”的材料,需要学生采用“由物及人”的横向联想法进行立意,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从而提炼出写作的观点。
5、明确褒贬法
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语句常常蕴含着命题者的褒贬情感,审题时学生必须充分捕捉这些语言信息,细致体会命题者的感情色彩,这样才能根据命题者的感情倾向确立最佳的立意角度。
6、多向辐射法
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比较散,常常会出现许多人和事,好像根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对于这样的材料,审题时学生可以采用多向辐射的思维方法围绕材料展开多角度立意。比如,既可以着眼于甲事物立意,又可以着眼于乙事物立意,还可以着眼于甲乙两事物的关系立意;既可以联系事物(对象)的正面立意,还可以联系其侧面和反面立意。
7、舍次求主法
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往往会牵涉许多人和事。因此,审题时学生要明确哪些是材料的主要人物或事件,哪些是材料的次要人物或事件,并舍弃次要人物或事件,从主要人物或事件的角度审题立意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