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论文 驾照考试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检员 单证员 教案 专题 考试资讯 文档
 3773考试网 - 高考 - 福建高考 - 正文
2013高考 福建高考 福建省质检 各省高考 历年资料 高考志愿 录取分数线 招生计划 高校招生 录取查询 招生章程 成绩查询 招生简章 高校专业 高考试题答案
高考满分作文 高考作文 高考政策 高考模拟题 招生专业 高考大纲 心理减压 高考状元 自主招生 保送生 公安警察院校招生 美术高考 高校频道 高校分数线 各省分数线
全国高考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香港 澳门 上海春季高考 天津春季高考 山东春季高考 福建高职单招 重庆高职单招 浙江高职单招 吉林高职单招 单独招生 港澳台联招

2013厦门市高三质检语文试题及答案

来源:2exam.com 2013-3-20 18:31:40
本试卷分五大题,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考生请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及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题要求,请见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女也不爽,                            。(《诗经·氓》)
(2)                           ,死当结草。(李密《陈情表》)
(3)吾师道也,                           ?(韩愈《师说》)
(4)                     ,江州司马青衫湿。(白居易《琵琶行》)
(5)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苏轼《赤壁赋》)
(6)箫鼓追随春社近,                      。(陆游《游山西村》)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5题。
楚襄王为太子之时,质于齐。怀王薨,太子辞于齐王而归。齐王隘之:“予我东地五百里,乃归子。子不予我,不得归。”太子曰:“臣有傅,请追而问傅。”傅慎子曰:“献之地,所以为身也。爱地不送死父,不义。臣故曰献之便。”太子入,致命①齐王曰:“敬献地五百里。”
太子归,即位为王。齐使车五十乘,来取东地于楚。楚王告慎子曰:“齐使来求东地,为之奈何?”慎子曰:“王明日朝群臣,皆令其献计。”
上柱国②子良入见。子良曰:“王不可不与也。王身出玉声,许强万乘之齐,而不与,则不信。后不可以约结诸侯。请与而复攻之。与之信,攻之武,臣故曰与之。”
子良出,昭常入见,曰:“不可与也。万乘者,以地大为万乘。今去东地五百里,是去东国之半也,有万乘之号,而无千乘之用也,不可。臣故曰勿与。常请守之。”
昭常出,景鲤入见,曰:“不可与也。虽然,楚不能独守。臣请西索救于秦。”
景鲤出,慎子入。王以三大夫计告慎子曰:“寡人谁用于三子之计?”慎子对曰:“王皆用之!”王怫然作色曰:“何谓也?”慎子曰:“臣请效其说,而王且见其诚然也。王发上柱国子良车五十乘,而北献地五百里于齐。发子良之明日,遣昭常为大司马,令往守东地。遣昭常之明日,遣景鲤车五十乘,西索救于秦。”王曰:“善。”乃遣子良北献地于齐。遣子良之明日,立昭常为大司马,使守东地。又遣景鲤西索救于秦。
子良至齐,齐使人以甲③受东地。昭常应齐使曰:“我典主东地,且与死生。悉五尺至六十,三十余万弊甲钝兵,愿承下尘④。”齐王谓子良曰:“大夫来献地,今常守之何如?”子良曰:“臣身受弊邑之王,是常矫也。王攻之。”齐王大兴兵,攻东地,伐昭常。未涉疆,秦以五十万临齐右壤,曰:“夫隘楚太子弗出,不仁。又欲夺之东地五百里,不义。其缩甲则可,不然,则愿待战。”齐王恐焉,乃请子良南道楚,西使秦,解齐患。士卒不用,东地复全。
                                                  (选自《战国策》,有改动)
[注]①致命:致辞。②上柱国:军事武装的高级统帅。③甲:盔甲,代指军队。④下尘:谦辞,表示不敢与齐国抗衡之义。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楚襄王为太子之时,质于齐                  质:抵押
B.而王且见其诚然也                          诚:确实
C.我典主东地,且与死生                      典:恩典
D.臣身受弊邑之王,是常矫也                  矫:假托
3.下列句子中,全都属于“东地复全”的原因的一组是(    )(3分)
①臣有傅,请追而问傅
②王明日朝群臣,皆令其献计
③遣子良之明日,立昭常为大司马,使守东地
④子良至齐,齐使人以甲受东地
⑤未涉疆,秦以五十万临齐右壤
⑥士卒不用,东地复全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①④⑥     D.②④⑤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齐王以索取土地作为楚太子返国的条件,慎子认为太子如果爱惜土地而不能归国为父送葬是不义的。
B.楚太子回国即位,齐王派使臣来索取土地。楚王不想献地,向群臣问计,得到了不同的意见。
C.慎子综合各方意见,找到了最佳方法,既不用背负失信之名,又兵不血刃,就能维护国土完整。
D.子良向齐国表明楚国信守承诺的态度,而昭常假托王命,誓死守卫东地,加上秦军压境,齐王无功而返。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寡人谁用于三子之计?(3分)
译:                                                                          
(2)夫隘楚太子弗出,不仁。(3分)
译: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登快阁①
[宋]黄庭坚
  痴儿②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③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④。
[注] ①此诗作于元丰五年作者任泰和令时。②痴儿:作者自称。③朱弦:这里指琴。佳人:美人,引申为知己、知音。④白鸥盟:出自《列子·黄帝篇》,鸥鸟只与没有心机的人做伴。
(1)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3分)
答:                                                                           
(2)请简要分析尾联的思想内涵。(3分)
答: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孙策怒斩于吉道人后,病情日益加重。临死前,他取印绶授予孙权,并嘱咐说:“倘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可问周瑜。”(《三国演义》)
B.众人在芦雪庵依题即景联句,宝玉因联句最少而被罚酒。宝玉喝得酩酊大醉,误入栊翠庵妙玉处,折下了庵中一枝二尺来高的红梅。(《红楼梦》)
C.吴荪甫在老家双桥镇建设“双桥王国”的幻想,因农民暴动而破灭。吴荪甫随后与他人合作成立了益中信托公司,继续做着实业救国的美梦。(《子夜》)
D.欧也妮把私房钱送给堂弟后,很担心被父亲知道。后来,她从母亲坚定的目光中汲取勇气,面对父亲的逼问,她反唇相讥。(《欧也妮·葛朗台》)
E.在临刑忏悔仪式上,克洛德无意中望见了远处阳台上的弗比斯,便咬牙切齿地对爱斯梅拉达说:“得啦,你死吧!谁也别想得到你。”(《巴黎圣母院》)
8.简答题。(选做一题)(5分)
(1)阅读下面的《家》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接生婆抱着新生的婴儿在门缝里传出话来:“恭喜大少爷,是一位公子。”她说完就转身走开了。觉新还听到她一面拍着婴儿,一面自言自语:“可惜生下来就没有娘了。”
选段中的“娘”是谁?请简述她“没有了”的情节。
(2)阅读下面的《复活》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您去过医院了,大概那儿的人对您谈起了我……”
“哦,那是您的事,”涅赫柳多夫皱起眉头,冷冰冰地说。
选段中的“我”是谁?请简述她在监狱医院里所遭遇的那件事的情节。
选做(   )题
答: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文化经典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①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①;使于四方,不能专对②,虽多,亦奚以③为?”
                             (《论语·子路》)
②孟子谓高子曰:“山径之蹊间,介然④用之而成路;为间⑤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孟子·尽心下》)
[注]①达:通达;会处理。②专对:独立自主应对。当时在外交上常以背诵《诗经》章句来委婉地进行提问和回答。③以:用。④介然:特别专注的样子。⑤为间:有顷,为时不久。
孔子、孟子各提出了什么样的为学主张?请根据上述材料,用自己的话简要分析。(6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喜剧,自世界三大古老剧种——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和中国戏曲成型之时便开始发源。古希腊著名喜剧诗人阿里斯托芬的多部重要的喜剧作品,如《鸟》、《蛙》等,对雅典城邦的重大政治社会问题进行批判和议论,与雅典市民社会初建的精神不谋而合;印度最伟大的梵剧《沙恭达罗》中,多处穿插喜剧角色的独白表演,以独具艺术魅力的手法讽刺着世袭制;在中国戏曲中,主要以“丑”这个角色行当承担喜剧任务,对戏曲故事中的人物,尤其是封建统治阶层的昏聩,进行淋漓尽致的揶揄调侃。可以说,针砭时弊,以幽默的形式揭露现实社会中陈旧的、非理性的、荒诞的现象,喜剧精神自发端起便坚持着现实主义的本质。历经多少个世纪的流变,从戏曲到话剧,从曲艺到影视剧,凡有喜剧因素大放光彩的地方,必能深刻感受到针砭时弊这一现实主义精神。
文艺学家诺思罗普·弗莱如此解释喜剧的运动方式:喜剧冲突是新旧两种道德力量或社会势力的冲突,是从一种社会形式走向另一种社会形式。马克思在这个问题上也曾指出:“历史不断前进,经过许多阶段才把陈旧的生活形式送进坟墓,世界历史形式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喜剧。”揭露假、丑、恶的东西,以一把锋利的解剖刀对社会生活中腐朽、落后的现象进行无情鞭挞或者善意批评,喜剧的审美价值首先在于这种对现实的敏锐力和巨大的勇气。幽默,轻松,诙谐,喜剧所呈现出的外在形式特点,更表明喜剧精神所达到的拈花微笑的态度。乐观主义精神是喜剧精神另一个重要方面,认识生活,更勇于承受,善于反思,相信人的力量,以更高的智慧在现实生活错综复杂的矛盾和难以摆脱的烦恼中,保持清醒,保持理性,在嬉笑怒骂中传达一种更为深沉的快乐。
喜剧不应仅仅是滑稽逗笑、语言嘲弄或对社会表象简单夸张的再现。中国喜剧一直坚持着深刻的现实主义。著名戏剧大师陈白尘先生的作品《升官图》,把官场交易、官僚政治的复杂与丑恶揭露无遗,相对于角色人物可笑的言行举动、故事情节的荒唐与巧合,作品的生命力更基于对国统区官场现实深刻的思考,它甚至揭示了永恒的人本困境。当前,争论谁才是舞台的“一代宗师”,哪部片子堪称“喜剧之王”,何种表现形式为观众所接受,以及哪句“俏皮话”容易出彩,都或多或少偏离了喜剧的现实主义精神。喜剧作品要保持对现实的敏锐程度,对复杂现象的认识能力,保持更高的机智与理性,才能回归真正的喜剧精神,赢得观众认可,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选自《光明日报》,有改动)
10.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戏曲中“丑”角承担着喜剧任务,对戏曲故事中的人物进行淋漓尽致的揶揄调侃。
B.喜剧发源于世界三大古老剧种。从戏曲到话剧,从曲艺到影视剧,喜剧因素大放光彩。
C.喜剧幽默、轻松、诙谐,对社会生活中腐朽、落后的现象进行无情鞭挞或者善意批评。
D.喜剧作品必须保持对现实的敏锐程度和对复杂现象的认识能力,保持更高的机智与理性。
11.喜剧精神指的是什么?请加以概括。(2分)
答:                                                                           
12.请简要概括末尾一段的行文思路。(4分)
答: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
本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乡村英文
                                                      韩少功
玉梅是一个热心女人,与左邻右舍处得很热闹的。她家门前有一水泥坪,遇到邻家的金花来借坪晒谷,二话没说,满口答应,让出了一片明净的场地。她还兴冲冲地忙前忙后,将自家的大堂屋腾空,以便傍晚时就近收谷入门,避开露水和雾气,好第二天再晒。
不料第二天一大早,她就立在坪前高声叫骂。先是骂鸡:养不亲的货呵?吃了老娘的谷,还要上灶拉屎怎么的?就不怕老娘扭断你颈根拔你的毛?接着骂狗:你贱不贱?老娘请你来了吗?老娘下了红贴,还是发了轿子?你三尺厚的脸皮赖在这里,有本事就死回去发你的瘟呵!最后还骂到树上的鸟:你这老不死的贼!你上偷瓜下偷菜,偷惯了一双爪子还贼喊捉贼。有本事你就到法院去告,叫十八路人马来抓呵。阴计烂肚的,算哪门本事?……
她骂得鸡飞狗跳日月无光。远处的金花听得心疑,脸渐渐拉长了,上前来问:“玉梅姐,你骂谁呢?”
玉梅没好气地说:“谁心中有鬼,就是骂谁!”
“没……没什么人得罪你吧?”
“谁得罪了,谁知道!”
这就等于把话挑明了,把脸撕破了。
金花扭歪了一张脸,咚咚咚大步离去,叫来了帮手把稻谷搬走。她的尖声也在篱笆那边隐隐传来:“……以为没有她一块坪,我就只能糠拌饭么?神经病,脑膜炎,一大早踩了猪粪吧?”
帮手中的一位私下问玉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原来,这天早上天气不错,玉梅打算帮那妖婆子搬谷入坪摊晒,一心做点好事。却发现谷堆上画有一些弯弯曲曲的沟痕,顿时就气炸了肺:呸,什么意思呵?留暗号不就是防贼么?留在她家屋里不就是防她么?怕她认出来,居然不写汉字,还写成了英文,就是电视上那种洋字码!
冤仇就这样结下了。金花事后不承认什么暗号,声称对方血口喷人,居然诬她写洋字码!天地良心,她要是写得了洋文,还会嫁进这个倒霉的八溪峒,还会嫁给一个烂瓦匠,还会黑汗横流地晒谷?……但因为谷堆已散,谷堆上到底有没有英文暗号,真相已没法澄清了。
一些妇人曾经想从中调解,但最后都只能摇头作罢。
据玉梅说,那贼婆子曾经送给她一条花裤,说她个子矮一点,穿着正合身。她当时还满心欢喜,现在算是想明白了:那哪是安什么好心,不就是嘲笑她的个头矮,要当众揭她的疮疤么?
玉梅还说,那贼婆子曾经约她进城去看戏,抢先掏钱给她买了车票和戏票。她当时还心怀感激,现在也算是想明白了:那哪是什么看戏?不就是要显摆娘家有人发了财并且让她沾光,要当众给她的难堪吗?
往事历历在目,件件滴血,桩桩迸泪,眼下都被玉梅想得恍然大悟。两家非但断了往来,连鸡鸭也不再互访。
……
数日以后,住在山坳里的公公找来了,什么话也不说,要玉梅跟着走一趟。她来到了公公家的谷仓,顺着老人的手看去,发现那里的谷堆表面也有一些弯弯曲曲的沟痕,与她不久前见到的完全一样。谷仓前有两三只地蟞虫,大概是爬过谷堆的,留下沟痕,已被踩死了,散发出一种刺鼻的酸腥味。
公公嘟哝了一句,听不太清楚。
但媳妇捂住嘴,愣住了,冒出一张大红脸。
她低着头回了家。去菜园里锄草,顺手把金花家的两块地也锄了。去扎稻草人赶鸟,顺手在金花家的田边也戳了一个。
但金花没见到这一切,而且她那张门一直紧闭,悄无声息。玉梅事后才得知,收完稻谷后,金花就外出打工了,去了很远的北方。
第二年,金花没有回来。
第三年,金花还是没有回来。
第四年的一天,人们悄悄传说,可怜的金花姑娘回不来了,不久前在一次工厂的火灾中不幸遇难。丈夫怕她婆婆和女儿伤心,迟迟没有说破。不过,她女儿后来上学时骑的那辆红色跑车,玉梅知道,大家也知道——是用一个女人的赔命钱买的。女儿不知道这个来由,骑车飞驰时经常放声大笑。
                                                 (选自《新民晚报》,有改动)
13.下列对作品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小说的人物语言描写形象生动,口语化。玉梅在坪前的指桑骂槐和金花在篱笆那边的尖声回击,其语言都有浓郁的乡村气息。
  B.小说先写“英文事件”爆发,后通过帮手的询问交代“事件”原委。这样安排避免了平铺直叙,增加了悬念,使情节具有波澜。
  C.小说插叙“花裤”和“看戏”这两件往事,对情节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它使玉梅对金花的误解加深,两人的关系更加不可调和。
  D.玉梅的公公是个明理而又寡言的长者。他的出现激化了矛盾冲突,在玉梅的内心掀起波澜,也促使小说情节发生逆转。
  E.面对公公的“嘟哝”,玉梅欲辩不能,只好“捂住嘴”。她“愣”在那儿仔细思量后,明白了事情的真相,于是为之脸红。
14.小说着重刻划了玉梅哪些方面的性格品质?请结合情节加以概括。(4分)
答:                                                                           
15.有人认为小说的最后三段可以删去。删与不删,你认为哪一种更好?请说明理由。(6分)
答: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15分)
齐白石衰年变法
           王开林
五十七岁时,白石老人仍然有衰年变法的勇气,这一点特别值得我们敬佩。年近花甲,别的画家早已守成,门户守得严严紧紧,连只蚂蚁都休想钻进去,他却反其道而行之,一改轻车熟路的画风,去追求遥远陌生的艺境。
白石老人衰年变法,起因于他对自己的工笔画越来越不满意,且看他如何说:“余作画数十年,未称己意,从此决定大变,不欲人知,即饿死京华,公等勿怜……”“余昨在黄镜人处获观黄瘿瓢画册,始知余画过于形似,无超凡之趣,决定从今大变。人欲骂之,余勿听也;人欲誉之,余勿喜也。”“余五十岁后之画,冷逸如雪个,避乡乱窜于京师,识者寡,友人师曾劝其改造,信之,即一弃。”
近人胡思敬说:“大约文艺之士或传或不传,亦各有命,非可以力争。死后得一知己,胜于生前十倍。”其实,生前能获知己才是艺术家之大幸。齐白石勇于衰年变法,外界强有力的赞成者和推动者是同时代的大画家陈师曾。陈师曾在欧洲学习的是西洋油画,但中国画的造诣也十分了得。他凭仗慧眼和法眼看出,齐白石具备天纵之才,若打破定式,往大写意方向发展,精进数年,成就未可限量。
几经琢磨,白石老人豁然悟出“大笔墨之画难得形似,纤细笔墨之画难得传神”,“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他曾告诉弟子娄师白:“书画之事不要满足一时成就,要一变百变,才能独具一格。”
赞成齐白石衰年变法的还有一位丹青高手,即以画马著名的大师徐悲鸿。白石老人在《答徐悲鸿并题画江南》一诗中写道:“我法何辞万口骂,江南倾胆独徐君。谓我心手出怪异,鬼神使之非人能。”可见徐悲鸿对齐白石的评价不是一般好,而是非常高。在京城,他们曾多次合作,大幅大幅的泼墨画,绘完了,相对莞尔一笑,仿佛宇宙之大,唯使君与我耳。有陈师曾和徐悲鸿这样当世无几的国手在一旁大力鼓动和促成,白石老人衰年变法就勇气十足,信心十足了。
衰年变法之后,齐白石真正达到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自由之境。这种蟒蛇蜕老皮的苦乐也只有他本人最清楚:“扫除凡格总难能,十载关门始变更。老把精神苦抛掷,功夫深浅自心明。”
齐白石特别讲求继承传统,转学多师,他最欣赏的画家有徐渭(青藤)、石涛(原济)、八大山人(雪个)、黄慎(瘿瓢)、吴昌硕(缶庐)等数位,这些丹青巨擘全都艺术个性鲜明,反对墨守成规,能够别开生面。齐白石骨子里十分高傲,却也写过崇拜前辈大师从心悦诚服到五体投地的诗:“青藤雪个远凡胎,缶老衰年别有才。我欲九泉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
愿做徐青藤门下走狗的,齐白石不是第一人,第一人是清初的大画家郑板桥,郑板桥曾刻一方印,印文为“徐青藤门下走狗郑燮”。齐白石则不啻要做青藤居士徐渭门下的“走狗”,还要做八大山人朱耷与缶老吴昌硕门下的“走狗”,轮值于三家门下,真够劳苦的,可他心甘情愿。我想,在冥府之中,齐白石见到徐渭、朱耷和吴昌硕,执意要拜他们为师,只怕那三位前辈高手都会逊不敢当,不约而同地说出“折杀老夫”的话来。
齐白石衰年变法,从自发直抵自觉和自由,追求全新的境界,他追求到了,脱却一身匠气,直抵造化之美的神秘殿堂。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要变法图强,非得要有这种不计一时之利、务求百世之功的勇气不可。白石老人敢于锐变,而非渐变,在艺术风格上革故鼎新,表面看去,他要冒“非生即死”的危险,实则他的底气在那儿,就一定能够活得更漂亮。
白石老人衰年变法大功告成,所以他特别喜欢别人冲他翘大拇指。不老的童心固然起到作用,爆棚的自信也未加丝毫掩饰。这就对了。
                                               (选自《广州日报》,有改动)
13.下列对文章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文章叙议结合。“衰年变法”是指齐白石晚年不为名利所困,打破门户之见,反其道而行之,去追求遥远陌生的艺境。
B.齐白石避乡乱到了京师,作品不被认可,经过反思,他悟出自己的大笔墨之画过于形似,缺少超凡之趣,决定向大写意方向发展。
C.高傲的齐白石倾心于徐渭、朱耷、吴昌硕,体现了他在艺术风格上的追求,表明了他所达到的艺境已经超越前辈。
D.从齐白石衰年变法成功中作者感悟到: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要变法图强,非得要有这种不计一时之利、务求百世之功的勇气不可。
E.齐白石衰年变法,他革故鼎新,脱却匠气,从自发到自觉和自由,直抵造化之美的神秘殿堂。他也乐意被别人认可。
14.根据全文,概括齐白石衰年变法获得成功的原因。(4分)
答:                                                                           
15.本文大量引用了齐白石的诗文,请简要分析其作用。(6分)
答:                                                                           
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
1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4分)
教育部2013年2月27日发布的《2012中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与就业报告》显示,从2007年到2011年,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5年超过95%以上。    ①    ,与持续走高的就业率相反,中职教育在社会上并不受“待见”。高就业率与低社会认可度所形成的巨大反差,长期以来    ②    (zǔ ài)着中职教育的发展。
(1)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改正。(2分)
改为:                                                                         
(2)请在文中第①处补出恰当的关联词语。(1分)
              
(3)请在文中第②处根据拼音填写正确的词语。(1分)
              
17.把下面这段文字改写成三个短句。要求:文意明白,内容不能删减,原意不能改动。(3分)
3月6日国家税务总局某官员基于个税起征点提高到3000元已让纳税人的人数减少三分之二的事实对全国政协会议代表们继续提高个税起征点的呼吁表示不可能。
(1)                                                                            
(2)                                                                            
(3)                                                                           
18.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6分)
“亲,被通缉的逃犯们,徐汇公安‘清网行动’大优惠开始啦!亲,现在拨打24小时客服热线021-64860697或110,就可预订‘包运输、包食宿、包就医’优惠套餐……”日前,上海徐汇警方微博发布的一则《通缉令》在网上被疯传,这则“通缉令”因为使用淘宝体说话方式,被称为“淘宝体通缉令”。随后,烟台警方、福州警方等也相继通过微博发布类似通缉令。
对于这种“淘宝体通缉令”,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00字左右。)
答:                                                                           
 
五、作文(7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分)
有人说:真正成功的人,本质上流着叛逆的血,摆脱一切限制。
也有人说:一支笔,可以画,可以写,但必须让一只手握住。
对上述说法,你有何感悟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①必须符合文体要求;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厦门市2013届高三质量检查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1)士贰其行         (2)臣生当陨首         (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4)座中泣下谁最多   (5)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6)衣冠简朴古风存(二)文言文阅读(15分)2.C(典,主管)3.B(楚东地得以保全,三个臣子的献计是重要原因;昭常的守卫,和秦人的援助都是三人计策的具体运用,也是原因。①是太子就是否向齐献地以返回楚国欲问计于老师;④是子良入齐后齐国的反应;⑥是结果,不是原因。)4.D(“昭常假托王命”有误。昭常是奉了王命的,子良说他假托王命只是托辞。)5.(1)(3分)我对于这三位先生的主意,该采用谁的呢?(三子,三位先生,三个人;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各1分。句意不通顺者,可酌情扣分。)(2)(3分)阻挡楚国太子不让(他)走,是不仁道的。(隘,阻挡;出,使……出;仁,仁道,仁义。各1分。句意不通顺者,可酌情扣分。)【参考译文】楚襄王做太子时,在齐国做人质。他父亲怀王死了,太子便向齐王提出要回楚国去,齐王阻止他,说:“你要割让东地500里给我,才放你回去;否则,不放你回去。”太子说:“我有个师傅,让我找他问一问。”太子的师傅慎子说:“给他土地吧,土地是用来安身的,因为吝惜土地,而不为父亲送葬,这是不道义的。所以,我说献地对你有利。”太子便答复齐王,说:“我敬献出东地500里。”太子回到楚国,即位为王。齐国派了使车50辆,来楚国索取东地500里。楚王告诉慎子,说:“齐国派使臣来索取东地,该怎么办呢?”慎子说“大王明天召见群臣,让大家来想办法吧。”于是,上柱国子良来拜见楚王,子良说:“大王不能不给,您说话一字千金,既然亲口答应了万乘的强齐,却又不肯割地,这就失去了信用,将来您很难和诸侯各国谈判结盟。应该先答应给齐国割让东地,然后再出兵攻打齐国。割地,是守信用;攻齐,是不示弱。所以我觉得应该割地。”子良出去后,昭常拜见楚王,说:“不能给。所谓万乘大国,是因为土地的广博才成为万乘大国的。如果要割让东地500里,这是割让了东国的一半啊!这样楚国虽有万乘之名,却无万乘之实了。所以我说不能给,我愿坚守东地。” 昭常出去后,景鲤拜见楚王,说:“不能给。不过,楚国不能单独守住东地,我愿去求救于秦国。”景鲤出去后,太子的师傅慎子进去。楚王把三个大夫出的主意都告诉了慎子,说:“对于这三位先生的主意,我该采用谁的呢?”慎子回答说:“大王都采用。”楚王怒容满面地说:“这是什么意思?”慎子说:“请让我说出我的道理,大王将会知道确实如此;大王您先派遣上柱国子良带上兵车50辆,到齐国去进献东地500里;在派遣子良的第二天,又任命昭常为大司马,要他去守卫东地;在派遣昭常的第二天,又派景鲤带领战车50辆,往西去秦国求救。”楚王说:“好”。于是派子良到齐国去献地,在派子良的第二天,又立昭常为大司马,要他去守卫东地;还派遣景鲤去秦国求救。子良到了齐国,齐国派武装来接受东地。昭常回答齐国使臣说:“我是主管东地的大司马,要与东地共存亡,我已动员了从小孩到60岁的老人全部入伍,共30多万人,虽然我们的铠甲破旧,武器鲁钝,但愿意奉陪到底。”齐王对子良说:“您来献地,昭常却守卫东地,这是怎么回事呢?”子良说:“我是受了敝国大王之命来进献东地的。昭常守卫东地,这是他假托王命,大王可以去进攻他。”齐王于是大举进攻东地,讨伐昭常。当大军还未到达东地边界时,秦国已经派了50万大军进逼齐国的西境,说:“你们阻挡楚太子,不让他走,这是不仁道的;又想抢夺楚国东地500里,这是不正义的。你们如果收兵则罢;不然,我们等着决战一场。” 齐王听了害怕,就请求子良去告诉楚国,两国讲和。又派人出使秦国,声明不进攻楚国,从而解除了齐国的战祸。楚国不用一兵一卒,竟确保了东地的安全。(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6.(6分)(1)①本联写了登高所见秋景:千山重叠,无边落木,江水澄明,夜月清明(或:远望群山,落木萧萧。天空开阔明朗,眺望江水,澄净江面上的月色皎洁明净);②写出了秋景高远壮阔的特点(或:营造了一种空明阔大的意境);③表现了诗人轻松明快的心情(或: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投身自然的喜悦)。(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2)①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归隐江湖的志趣,②暗示了诗人愿告别尔虞我诈现实社会、追求逍遥自在理想生活的心灵世界。(答出一点,2分;答出两点,3分。意思对即可。)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7.B  D(B项:应为“众人认为要罚得又雅又有趣,李纨便要宝玉去栊翠庵妙玉处取枝梅来。宝玉喝过热酒,独自一人前去取回来一枝二尺来高的红梅”。D项:①“从母亲坚定的目光中汲取勇气”应为“在爱情中汲取勇气”;②“反唇相讥”应为“一声不吭”。)8.⑴瑞珏(1分)【情节要点】①高老太爷死后,瑞珏的产期临近。②为避“血光之灾”,高家长辈强迫瑞珏到城外去分娩。③觉新到城外租了一处简陋潮湿的房子,让瑞珏待产。④瑞珏难产而死。(4分。各1分)(2)马斯洛娃(1分)【情节要点】①马斯洛娃奉命到药房取药,遭到一个男医士的纠缠。②马斯洛娃使劲推开男医士。③男医士撞在药架上,有药瓶从架上掉下来砸碎了。④主任医师断定马斯洛娃和男医士调情,把她赶出医院。(4分,各1分)(由于版本不同,《复活》的人物译名可酌情放宽)9.要点:①孔子主张学以致用(或:孔子认为,为学的目的在于经世致用)。他要求弟子们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政务、外交上。②孟子主张学习要专心致志(或:孟子认为,学习要持之以恒)。他以“茅塞”为喻,告诫高子不可间断学业。(6分。每点3分:主张2分,分析1分)【参考译文】①孔子说:“熟读《诗经》三百篇,派他从政做官,却不会处理政务;派他当外交使节,却不能独立自主应对,读得虽然很多,又有什么用呢?”②孟子对高子说:“山坡上人可以走的地方,只要专一地去走,就会成为一条路;隔些时日不去走,茅草就会将路堵塞住。现在,‘茅草’堵塞住你的心了。” 三、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10.B(原文是说,喜剧自世界三大古老剧种成型之时便开始发源。)11.①现实主义(或:针砭时弊);②乐观主义。(2分,各1分)12.先承接上文;然后从正面举例论证中国喜剧一直坚持着深刻的现实主义;接着从反面分析当前喜剧的存在问题;最后提出回归真正的喜剧精神的办法。(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13.D  E(D项:“激化了矛盾冲突”有误,应是缓和或解决了矛盾。E项:“欲辩不能”有误,应是恍然大悟后为之震惊,因而“捂住嘴”;“愣”在那儿主要表现的是玉梅的尴尬。)14.要点:①情节:借坪晒谷;性格:热心助人。②情节:发现“英文”;性格:耿直泼辣;③情节:公公释疑;性格:知错能改。(答对一点,2分;答对两点即满分。意思对即可)15.答案示例:(1)不删更好。理由:①更突出玉梅没能及时道歉的愧疚之情;②将人物置于更大的社会背景中,使作品的内涵更为丰富(或:使主题更为深刻);③以金花女儿大笑衬托哀情,更能扣动读者心弦;④出人意表,耐人寻味。(2)删了更好。理由:①不节外生枝,主题更加集中;②金花什么时候回来?玉梅能不能得到她的谅解?小说留下悬念,有更多的想象空间;③让玉梅留下遗憾,更能引发读者思索。(观点1分。理由5分:答对一点,2分;两点,4分;三点,5分。言之成理即可。)(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13.B  C(B项,白石老人豁然悟出“大笔墨之画难得形似……”“始知余画过于形似,无超凡之趣”; C项,“他所达到的艺境超越了前辈”系无中生有)14.①齐白石本人有变法的强烈愿望。②齐白石特别讲求继承传统,转学多师。③齐白石有着不老的童心和爆棚的自信。④陈师曾、徐悲鸿等国手的大力鼓动和促成。(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15.①增加了本传记的真实性;②印证了作者的观点(或:为作者的评述提供了依据);③突出了传主的精神面貌(或:表明了齐白石作为一名艺术大师具有的深厚的文化素养、不懈的艺术追求、独特魅力人格);④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文章感染力、可读性。(从文本、传主、读者、作者四方面的作用入手,答对三点即可) 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16.(4分)(1)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5年超过95%(或: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5年95%以上。)(2分)(2)然而(或:其它表示转折的关联词)(1分)(3)阻碍(错一字不得分)17.(3分)(1)全国政协会议代表们呼吁继续提高个税起征点。(2)3月6日,国家税务总局某官员表示不可能。(3)个税起征点提高到3000元已让纳税人的人数减少三分之二。(一句1分,不考虑三句的先后顺序)18. (6分)示例一:“淘宝体通缉令”值得推广。首先,“淘宝体”可消除罪犯的畏惧感,解除顾虑,主动投案自首;其次,把硬邦邦的通缉令变得轻松活泼,塑造执法机关的亲民形象;再次,可以吸引眼球,起到更好的宣传效果,有利于发挥通缉令的作用。示例二:通缉令不宜用“淘宝体”。首先,通缉令属于政府公文,“淘宝体”具有调侃意味,消除了公文的严肃性。其次,公安局是政府执法机关,发布通缉令是一件严肃的事情,面对违法犯罪需要义正词严,“淘宝体”和警察的形象不相符。(观点明确,2分;理由4分,阐述合理、连贯,两点即可。) 五、写作(70分)19.写作(70分)参照2012年福建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