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即将来临,为缓解考生心理压力,让考生以轻松的状态走进考场,连日来,龙岩高级中学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考前“减压”活动。除举行心理咨询讲座、做减压操等外,还不时举行轻松活泼的互动小游戏,释放考生的紧张情绪。图为昨日下午,高三(1)班的同学在下跳棋“减压”情景。 记者 曾志明 通讯员 廖茂奎 摄
考生家长:传递正能量 放手让孩子一搏
□记者 罗姝 通讯员 陈俊宇
高考临近,很多家长比高三学子还要紧张,总想为孩子多做些什么。到底怎么做才能真正帮助孩子?3日,记者采访了一些家长和老师,让他们来支招。
“说不紧张是不可能的,可是若太‘关照’可能会让孩子压抑,所以还是自然点,保持原来的状态,给他们信心,传递正能量就够了。”刘先生是老师,同时也是一名普通的家长,他的儿子去年刚考上大学。回顾去年的6月,他感触颇深,“那段时光称不上‘黑色’,但是却挺煎熬的,毕竟是孩子人生中的一个重要关口,首先家长自己也需要调整好心态,顺其自然。”
和他的观点相同,常年担任高三教学工作的林老师认为,家长更需要一颗平常心,对孩子可以有期望,但临近高考切记淡化谈论这些,不对孩子提过高的要求,以免带给孩子过大的心理压力。有的家长对于即将高考的孩子在饮食起居上会更加关照,可是也要把握“度”,以免给孩子过多的感情压力。其实,只需给孩子提供他们必要的帮助和支持,一切日常安排和平时无异就行。
再过3天就要高考了。是否陪考,许多家长觉得,这需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如果孩子反对,就别硬跟着,否则会让孩子反感。在那两天,家长所做的事是在孩子忽略某些事情的时候做些必要的提醒。要管理好表情,给孩子一个鼓励的微笑,传递正能量。要管好自己的嘴,不要没完没了地提醒,也不要一考完就问孩子考试的内容,应该要让他们轻松地迎考,发挥自己的水平。
考前三天,考生该注意什么
距高考三天,考生应该注意些什么?昨日,笔者走访了我市有关教育专家和医生,他们提出以下建议——
消除焦虑 学会放松
随着考试的临近,不少考生因担心考不好会出现一些焦虑情绪,如烦躁不安、易发脾气、睡眠不好等,考生要及时调整心态,给自己减压,消除考前焦虑。
首先,考生要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经过长时间的复习已准备充分,经过多次模拟考试已积累了许多经验,心理也得到了较好的训练。再说,现在高考录取率高,考上一般大学没什么问题,应轻装上阵。
第二,可采用美国心理大师凯斯门罗首创的6秒钟放松暗示训练:闭上双眼,在脑海中想像一幅恬静、舒适的图画:在茂密的丛林中,鸟儿在枝头唱着婉转的歌儿,溪水在身边潺潺流动,清爽的微风轻轻拂过你的面颊,让自己完全融于大自然之中,体会那些情景、声音、气味、感觉,使紧张情绪慢慢得以松弛。
第三,切忌“开夜车,搞突击”。不少考生在考前分秒必争,有的连吃饭、休息的时间都要省,此时废寝忘食是大忌。考前的作息安排要劳逸结合、张弛有度,要和往常一样按时起居、饮食和休息。每天要保证7—8小时的睡眠,出现临考失眠,千万不要服用药物。每天坚持1小时左右的户外体育锻炼时间,但考前三天不宜做剧烈运动,可尝试快步走、跳绳、慢跑等活动。
减少做题 梳理知识
只剩三天时间就高考了,考生没必要再花太多精力与时间去做题,可将高考的知识点进行梳理与回顾,还可以把自己综合练习与考卷中的“纠错本”拿来翻翻,对错误重新认识一下:仔细看看错在哪里,为什么做错了,哪些相关的知识没有掌握,或掌握得不扎实,以便及时补漏。可以重温一下重要的公式、定理等。
彻底放松不可取,保持常态才随意。尤其是文科学生,如果考前三天彻底放松,会造成部分知识的暂时遗忘,所以考前适当做一点练习,保持自己做题的手感和对试题的敏感是有裨益的。
熟悉环境 减少失误
考前看考场这一环节不可缺少,考生要提前到考场熟悉环境,看好考场分布图及考场路线等,避免走错考点的现象发生。居住较远的考生最好提前选好去考点的交通路线。如果20分钟能徒步走到考场,就不一定要坐车,一来可以避免交通堵塞,二来当作散步起到放松效果。
看完考场回来后,考生就应着手准备考试所需物品了。考生可列一张“考试物品清单”以防遗落考试必须物品,建议不要临时换新笔,应该用自己平日用得最习惯的。所有考试用品最好放在透明的袋里,出门前检查时一目了然。
均衡饮食 注意卫生
考前三天,考生要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不要改变日常饮食习惯,少油腻,忌生冷食品,尽量少吃容易产气、产酸的食物,如韭菜、地瓜、碳酸饮料等,以免造成胃肠消化吸收功能紊乱。饮食应富有营养、清淡、易消化,可以吃一些鱼、瘦肉、牛奶、蛋及豆制品以及新鲜蔬菜和水果。此外,考生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不要到路边一些小摊点吃不干净的食物,以免造成肠胃不适,影响考试的正常发挥。 (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