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3考试网
 3773考试网 - 高考 - 招生简章 - 正文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4年招生简章

来源: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2014-4-28 21:06:59

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4年招生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学校全日制普通专科招生工作,保证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有关规定,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国标代码为13023),由省教育厅和省卫生厅共建,以省卫生厅管理为主。

第三条 学校设在杭州市滨江高教园区,校址为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481号。

第四条 学校为公办、全日制高等学校。

第二章 组织结构

第五条 学校成立招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招生工作,集体研究决定招生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第六条 招生办公室作为学校招生的常设机构,在学校招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贯彻执行国家招生政策和规章,具体负责学校招生工作的组织实施。

第七条 学校纪检监察部门负责对招生工作全程监督。

第三章 招生层次及计划

第八条 2014年我校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共有12个专科专业,分别面向全国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具体以教育部公布的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为准,请参阅各省(市、自治区)招生部门编印的考生填报志愿手册。

第九条  颁发证书学校: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第十条  颁发证书种类: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

第四章 录取规则

第十一条 按教育部要求,实行学校负责,考试院监督体制,按考生德智体三方面公平、公正、择优录取。

第十二条 学校外语教学使用英语。

第十三条 男女比例:男女不限。

第十四条 录取具体方式:对于进入我校最低投档线的考生,专业志愿按“专业级差”的方式录取,第一、第二专业志愿级差为3分,第二、第三专业志愿级差为3分,第三、第四专业级差为2分,第四、第五专业级差为2分,后续志愿级差为0分。当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都未被录取时,对服从专业调剂者,从高分到低分调剂到未录满专业;对不服从专业调剂者,予以退档处理。

第十五条 在专业录取过程中,若出现总分相同的情况,将对考生进行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第十六条 对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委员会的规定加分投档,学校按加分后的总分进行专业投档。

第十七条 关于定向培养招生:经浙江省卫生厅、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教育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财政厅批准,我校今年承担临床医学和护理的定向培养工作,具体招生计划以考试院公布为准。

各地在填报高考志愿前,发布定向培养招录(招聘)公告,符合条件考生按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有关规定填报志愿。省教育考试院根据志愿优先、高考成绩从高到低原则,按规定比例划定上线考生。各县(市、区)根据提供的名单组织考生体检。对体检合格的考生,按照志愿优先、高考成绩从高到低原则,根据招生计划确定定向培养考生,并在本县(市、区)范围公示。公示无异议的,商当地人力社保部门后,与合格考生签订定向培养就业协议。省教育考试院按名单投档,由招生院校按有关规定录取。

第十八条 身体健康要求:报考我校的考生在体检方面有具体的要求,除《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第一条规定的疾病及生理缺陷不能录取外,“色弱;色盲;不能准确识别红、黄、绿、蓝、紫各种颜色中任何一种颜色的导线、按键、信号灯、几何图形者”等均不能录取到我校医学及药学各专业;“任何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800度;一眼失明另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400度;两耳听力均在3米以内或一耳听力在5米,另一耳全聋;斜视、嗅觉迟钝、口吃”等不宜就读我校医学各专业。否则,在学习和实习、就业中可能会遇到困难。详情请参照浙江省考试院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请报考我校的考生能注意所选报专业的有关体检要求。学校将在新生入学后三个月内进行复检。另外根据就业单位的实际需要,建议报考护理、助产专业的考生身高在157CM(含)以上为宜。

第五章 学费标准

第十九条 学校的学费、住宿费等收费标准按浙江省高校收费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 临床医学、护理(定向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费、住宿费由委托定向培养用人地财政承担,具体根据签订的协议执行。口腔医学每学年学费6000元,临床医学、药学、护理、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卫生监督、卫生信息管理、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康复治疗技术、助产、健康管理各专业每学年学费为5000元。

第二十一条 学校设有新生奖学金、国家贴息助学贷款、优秀学生奖学金、特困生补助、勤工俭学等多种奖励和助学措施。

第六章 其他

第二十二条 招生咨询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571-87692654

传真:    0571-87692648

联系地址: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481号       邮政编码:310053

E-mail地址:zjmczsb@126.com

学校网址:http://www.zjmc.net.cn

招生网址:http://zs.zjmc.net.cn


 

专业介绍

临床医学(专科类)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和医学发展需要的、具有扎实的临床医学知识和技能的,面向基层和社区各级医疗、保健等机构的高等医学应用性人才。

学制与学历:全日制三年,专科学历。

专业概要:临床医学专业是我校较早成立的专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2000年学校升为高职高专后,专业建设突飞猛进,是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特色专业。师资力量雄厚,高级职称的教师达50%以上,其中有教授3人,副教授8人,双师型教师占60%。教学设施齐全,实验设备先进,建有校内实训中心、实训室21个,校外实训基地40余家,与省内多家二级医院建有实训实习教学合作关系。教学过程中注重课程建设,其中内科学被浙江省教育厅列为省精品课程,教学质量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近几年本专业的就业率均达90%以上,专升本率达报考人数的50%以上。现有在校生1230余人,在学校学工部的领导下由系部教师、辅导员、班主任进行严格、规范细致的管理,多年来学生在校内外各种活动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本专业学生参加浙江省首次大学生医学竞赛,在参赛的28支队伍中,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三等奖,是唯一获奖的一支专科队伍。每年有近200名学生获得国家、省级、校级奖学金,数十名学生获得省级、校级优秀毕业生的光荣称号。

本专业注重基本理论的学习与应用性技能的培养,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音像教学等多种手段,并组织学生进行临床医学教学实践。通过三年学习,学生能熟练掌握现代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临床医学的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具备对常见病、多发病及各种疾病的综合诊疗能力和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能力;具有适应未来医学技术竞争的基本素质和较大的发展潜力,毕业后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可以参加国家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课程设置:主要医学基础课程有: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免疫学与病原微生物学、药理学等;主要专业课程有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医学心理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五官科学、急诊医学、社区卫生与保健、社区常见健康问题等;为拓宽专业方向,适应就业的需要,还设置了多方向的选修课程模块,供学生选修。

就业面向:毕业后能在各级各类医院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及相关辅助工作,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全科医疗服务中心从事医疗及管理工作,各级医疗部门从事医疗保健、心理咨询等工作,医药公司、医学检验中心从事药品及医疗器械的营销和检验技术的推广等工作。

药学(专科类)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药学专业基本知识、职业技能及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面向医药卫生行业一线岗位,从事药学服务、药品生产、药品检验、药品营销及药品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药学人才。

学制及学历:全日制三年,专科学历。

专业概要:我校药学专业创建于1943年,迄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先后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药学专业技术人才,其中很多已成为我省医药行业知名专家学者、管理精英和技术骨干。

药学专业是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特色专业,办学条件优越,教学资源丰富,拥有一支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其中高级职称占50%、硕士以上学历占82%、双师素质占77%,拥有省级教学团队1支、省教学名师1名、省教坛新秀2名,同时还聘请省内知名学者、行业专家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包括数十名外聘教师指导教学工作;现已有国家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4门、校级精品课程2门;主编国家规划、省级重点(系列)教材9本。作为浙江省示范实训基地,现已建有3500平方米的校内实训基地,下设包括模拟药房和虚拟实训室在内的5个实训中心,拥有高效液相色谱仪、荧光分光光度计、凝胶蛋白分离系统等一系列先进的仪器设备,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为一体;同时还拥有医疗机构、制药企业、医药公司和社会药店等校外实训基地60余家,为强化学生实训实习和职业能力培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药学专业突出现代职业教育特点,深化“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坚持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办学特色,通过认知实践、教学实训、职业拓展和顶岗实习培养,学生毕业后竞争力强、就业面广,素以职业技能好,岗位适应强而深受用人单位欢迎,近五年年终就业率均达96%以上。

课程设置:药学专业基于“专业平台+职业拓展”的培养思路构建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分为人文素质课、职业基础课、职业核心课及职业拓展课四大模块,其中主要核心课程有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天然药物实用技术、天然药物化学、药事管理学、医药营销实用技术等,以及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药品经营与管理、医药电子商务、医院制剂与静脉药物配置等职业拓展课。

就业面向:药学专业就业面广阔,毕业生可在各级各类医院、医药生产企业、医药商业企业、社会药店、药检所及医药管理部门等从事药学服务、制剂制备、药品检验、药品营销以及医药管理等方面工作,也可从事相关领域科研辅助和实验管理工作。

医学影像技术(专科类)

培养目标:贯彻执行国家教育、卫生工作方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培养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素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素质、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熟练掌握常用影像技术操作技能,毕业后能在各级医院、城市社区及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从事现代医学影像操作技术的应用型影像技术人才。

学制及学历:全日制三年,专科学历。

专业概要:我校是全国最早(1956年)开设医学影像类专业的学校之一。几十年来先后开设过放射医士、放射技士、超声医士、医学影像诊断、医学影像技术等中、高等医学影像类专业。2005年3月经浙教高教〔2005〕57号文批准,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被确定为“省普通高校重点专业”。 2011年3月经教高教〔2005〕57号文批准确定为2010年“省高职高专院校特色专业建设项目”。至今,该专业已有数千名毕业生分布在全省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深受用人单位欢迎。一些毕业生通过继续努力,获得了硕士和博士学位;不少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做出了突出贡献、取得了骄人的业绩,成为我省医学影像领域的专家、学者和教授。经过几十年的专业建设,尤其是加强了实验室建设和实习基地建设,现已拥有较强的师资力量,50%以上的教学人员具有高级职称;教师主编、参编了近十本教育部、卫生部的规划教材;有四个不同等级的专业和教学科研项目正在顺利进行。拥有国内同类专业中一流的教学设施和仪器设备,最近价值近80万影像教学PACS系统正在筹建中,专业总的仪器设备价值已超过350万元人民币。

课程设置:整个专业理论教学共设置了二十门必修课,主干专业课有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医学影像诊断学、医用影像设备学、放疗技术学、辐射防护学等。此外,还开设了数十门选修课供学生选修,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专业普遍实施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该专业学生在校学习两年,在各大医院进行临床医学见习和各种医学影像技术类岗位专业实习一年。

就业面向:毕业生主要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医学影像技术、核医学技术及放疗技术等工作,同时也能从事医学影像设备器材的管理、维修及营销等相关工作。近几年与医院举办一些有特色的专业方向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由于专业教学质量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近几年来一直保持着97%以上的毕业生就业率。

健康管理(专科类)

培养目标:根据健康管理产业发展的需要,面向健康管理服务机构、保险机构、疗养院、养老服务机构、社区服务中心,培养德、智、体、能全面发展,具有扎实掌握卫生保健学、医学信息管理及管理学等相关知识与技能,从事健康管理方面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学制及学历:全日制三年,专科学历

专业概要:我校是全国第一所培养健康管理大专层次人才的高等学校。本专业聘请了省内外多家健康管理研究和服务机构的专家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本专业的师资年轻而富有创造力,且教学人员的学历层次较高,研究生学历占60%以上。本专业校内实训基地为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和省级示范实训基地,实训环境良好,教学设备先进;拥有20余家体检中心、健康管理机构、疗养院等作为实习单位。

为适应健康管理产业对复合型知识结构和实践技能的专业人才需求,本专业设置了医学、信息学、管理学等学科课程并加以融合,突出基本操作技能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健康管理专业学生通过前两年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以及后一年的毕业实习,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开展健康管理相关资料的收集、健康风险评估与分析、健康指导及健康干预。

课程设置:职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人体解剖生理学、病理学、病原生物及免疫学、药理学、医学心理学等;职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全科医学概论、临床疾病概论、康复医学概论、社区卫生诊断技术、社会医学与健康促进、公共卫生、中医养生概论、健康管理学、社区健康管理实用技术、管理学基础等。

就业面向:学生毕业后可到:

1.各级各类健康管理机构从事健康体检、疾病筛查、健康风险评估分析、健康指导和干预等健康管理工作。

2.各级各类保险机构从事健康风险评估、客户健康管理等工作。

3.各级各类疗养院从事健康信息收集、分析、健康风险评估、健康指导和干预等工作。

4.各级各类养老机构从事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的管理工作,老年保健和服务工作。

5. 社区服务中心从事健康相关的管理与服务工作。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