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铁道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招生工作,保证石家庄铁道大学本、专科(高职)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及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等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具体情况,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学校招生工作将全面贯彻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遵循“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程序,德智体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并接受考生及其家长、纪检监察部门、新闻媒体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
第二章 学校概况
第三条 学校名称:石家庄铁道大学(原石家庄铁道学院),英文名称:“Shijiazhuang Tiedao University”;国标代码:10107;办学性质:公办普通高等学校,河北省重点骨干大学;办学类型:全日制;办学层次: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专科(高职);学校主管单位:河北省教育厅。
第四条 学校主校区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北二环东路17号,邮政编码050043;学校南校区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装院路甲1号,邮政编码051132。本科专业学生在主校区学习,专科(高职)专业学生在南校区学习。
第五条 对在规定修业年限内,修满培养计划规定学分(课程)的本、专科(高职)毕业生,颁发相应普通高等教育毕业证书,毕业证书学校名称为石家庄铁道大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学士学位。
第三章 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六条 学校设立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本、专科(高职)招生政策,协调处理招生工作中的重大事项,下设招生办公室。
第七条 招生办公室负责学校本、专科(高职)招生的日常工作。
第八条 学校招生工作在校纪委、监察处的监督下进行。
第四章 招生计划及录取
第九条 招生计划严格贯彻国家的有关招生政策,学校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各办学层次所属的录取批次及有关要求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招生管理部门向社会公布的为准。
第十条 学校执行教育部规定的“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录取体制,招生录取严格遵守教育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有关政策和规定。
第十一条 学校在非实行平行志愿省份提档比例一般控制在招生计划的120%以内,实行平行志愿的省份提档比例一般控制在105%以内,学校视生源情况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招生管理部门的要求在规定比例内作适当调整。
第十二条 优先录取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考生,在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情况下,再依次考虑接收其它志愿的考生。
第十三条 执行教育部及各省级招生部门关于加分或降分投档照顾的政策。
第十四条 专业录取时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即:对投档到我校的考生,从高分到低分排序,若第一专业志愿计划已录满,就安排第二专业志愿录取,以此类推。考生不填报专业志愿或所有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时,若服从专业调剂,则在录取完有专业志愿的考生后,根据考生成绩从高到低调剂到计划未完成的专业,直至录取额满。专业志愿无法满足又不服从调剂的,作退档处理。
对于内蒙古考生实行“专业志愿清”的录取原则。
对于江苏省考生,学业水平测试等级要求选测科目等级在2B及以上;必测科目在4C及以上,技术合格;录取实行“先分数后等级”的原则,即对进档考生先按投档分数排序,投档分数相同时,再按照考生的学业水平测试等级排序。
第十五条 当遇到考生投档成绩相同时,按以下规则进行录取:优先录取原始总分高的考生;原始总分相同,专业志愿顺序在前者优先录取;原始总分相同、专业志愿顺序相同,理科录取依次以数学、语文、外语成绩的高低为录取顺序,文科录取依次以语文、数学、外语成绩的高低为录取顺序;如小分仍然相同,则参考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及综合素质评价内容。
第十六条 录取考生的身体健康状况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和《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执行。
第十七条 所有专业男女招生比例不限。
第十八条 今年我校部分专业继续实施宽口径大类招生和培养,具体为:财务管理、会计学两个专业按工商管理类录取;交通工程、交通运输两个专业按交通运输类录取;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功能材料四个专业按材料类录取;自动化、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两个专业按自动化类录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四个专业按计算机类录取。被以上大类专业录取的学生,入学后先按大类进行培养,再根据学校有关规定选择专业。
第十九条 部分专业的特殊要求:
1、除英语专业招收英语语种考生外,其余专业不限外语语种,但我校只有英语、俄语教师,建议英语、俄语语种考生报考。另外,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信息工程、电子商务、数学与应用数学等专业由于专业培养与英语密切相关,建议英语考生报考。
2、建筑学专业要求考生有一定的美术基础。
3、英语专业要求考生高考英语成绩不低于100分(满分以150分计)。
4、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要求考生高考数学成绩不低于100分(满分以150分计)。
5、报考我校环境设计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河北省考生须联考成绩达相应批次合格线,文化课考试成绩达到河北省划定的艺术本科相应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按照高考文化成绩和联考成绩直接相加所得的综合成绩排序择优录取,没有文化课单科成绩限制。
6、报考我校环境设计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省外考生须取得我校校考专业合格证,文化课考试成绩达到考生所在省划定的艺术本科相应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按照高考文化成绩和校考专业成绩直接相加所得的综合成绩排序择优录取,没有文化课单科成绩限制。
第二十条 面向河北省招生的少数民族(除汉族之外均可)预科生,培养为1+4模式,预科阶段为期1年,培养任务由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承担。一年后,经考核合格者,按照当年确定的专业计划转入我校本科学习,本科阶段学制为4年。
第二十一条 新生入校后,我校统一进行新生资格审查和身体复查工作。凡复查不合格的新生,将按照有关招生规定进行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
第五章 其他
第二十二条 根据国家规定,学生入学须缴纳学费、住宿费等费用。学费收取标准,按照河北省物价局核定的标准执行。住宿费收取标准:按宿舍条件,住宿费500~800元/年·生。
第二十三条 学校学生奖励、资助政策体系完善,有国家奖助学金、专业优秀学生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临时困难补助、社会奖助学金等多项经济奖励、资助措施。新生入学时设有“绿色通道”以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详细信息见当年招生指南手册和学校网站。
第二十四条 学校本专科招生网址:http://zs.stdu.edu.cn,
电子邮件: stdzb@stdu.edu.cnstdzb@stdu.edu.cn,
招生咨询电话:0311-87935166,
招生监督电话:0311-87935119。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五条 本章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由学校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 本章程若与国家法律、法规、规章、规范和上级有关政策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规范和上级有关政策为准。
石家庄铁道大学招生专业介绍
金融学(本科类)
金融专业(本科经济学学士 学制4年 3500元/年)
金融专业是河北省金融保险教育创新高地支撑专业,“经济法”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金融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能在银行、证券、投资、房地产、保险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相关工作的的专门人才。
【专业课程设置】
金融学主要开设专业课程有:货币银行学、保险学、商业银行经营学、计量经济学、投资项目评估、国际贸易、国际金融、房地产投资与融资、股票投资技术分析、保险经营与管理、投资项目管理等。
法学(本科类)
法学专业 (本科法学学士 学制4年 3500元/年)
【培养目标】
培养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具有良好的法学理论修养、业务素质和较强的法律实践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立法机关、党政机关、公、检、法、司等部门和仲裁机构、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课程设置】
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刑法学、经济法学、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法学、商法学、中国法制史、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知识产权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等。
教育技术学(本科类)
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 工学学士 学制4年 3500元/年)
【培养目标】
掌握教育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培养在教育部门、政府职能部门、IT企业从事信息技术教育与管理、数字化教育资源的系统设计与开发、教育信息网络平台的建设与维护、软件的设计与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课程设置】
教育信息技术概论、C语言及面向对象程序设计Ⅰ、C语言及面向对象程序设计Ⅱ、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人机交互、网站设计与开发、二维动画制作技术、三维动画技术、数字图像编辑技术、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远程教育原理与技术、网络教育资源设计与开发、教育软件设计与开发、E-learning与企业培训。
汉语言文学(本科类)
汉语言文学专业 (本科 文学学士 学制4年 3500元/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拥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具有较为系统的经济学知识、新闻学知识和文秘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并掌握一定的工程管理知识,有较高的外语和计算机水平,有突出的文秘写作、财经写作、新闻写作能力的复合型汉语言文学人才。
【专业课程设置】
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古典文献学、外国文学史、民间文学、汉语史、新闻学、秘书学、应用写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