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太原理工大学山西能源学院招生简章
一、学校概况
1.学校名称:太原理工大学山西能源学院
2.学校代码:10112
3.办学层次:本科
4.办学类型: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5.办学性质:公办
6.办学形式:全日制
7.办学地址: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大学街63号
二、体检要求:
执行教育部统一印发的《普通高等院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无其它特殊要求。新生入校后,学校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进行入学体检,对体检不合格的学生,取消入学资格。
三、录取原则
1.招生工作遵循“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程序,德智体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
2.招生录取工作在山西省招生委员会统一组织下进行,执行教育部规定的“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录取机制。
3.学院各专业只提供英语教学,非英语语种考生慎报。
4.对于进档考生,根据考生考试成绩按照专业志愿先后方式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5.最低录取分数线以上,第一专业志愿不能满足的,以其第二专业志愿录取,仍不能满足的按其第三专业志愿录取,以此类推。当考生的所有专业志愿均不能满足,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将其调录到录取计划未满的专业,不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将予以退档。
6.对加分考生录取时执行省教育招生管理部门有关加分或降分投档的政策规定。
7.在高考分数相同条件下,优先照顾品学兼优和有文体特长的考生。对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可按山西省招办的规定加分提挡,录取时以实际考分为准,高考成绩总分相同的情况下,优先录取政策照顾加分的考生。对于高考成绩总分相同,也没有政策照顾加分的考生,按单科成绩依次从高到低进行录取,单科成绩排序的科目顺序为:数学、语文、理科综合。
四、特殊专业要求和限制
除采矿工程、安全工程专业只招男生外,其他各专业男女比例不限。
五、颁发证书
学生毕业时, 符合太原理工大学颁发毕业证书条件者, 颁发太原理工大学注明有“山西能源学院”字样的毕业证书,符合太原理工大学学位管理条件者,颁发太原理工大学注明有“山西能源学院”字样的学位证书。
六、收费标准 :严格按照省物价局核定的收费标准执行。
七、 联系方式
学院地址: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大学街63号
咨询电话:0351—4117005
电子邮箱:sxmgyzs@163.com
网 址:http://www.sxmtxy.net
太原理工大学招生专业介绍
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类)
培养目标:培养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通晓经济、贸易、法律和管理知识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训练,具有理论分析和实务操作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世界经济概论、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金融、国际结算、货币银行学、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社会调查、认识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法学(本科类)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依法治国需要的,熟悉和掌握法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和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够从事政法机关和其他部门的法律实际工作及法学教学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要求学生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比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熟悉我国主要法律、法规以及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了解外国法律和学术动态,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具有综合运用法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较好的文字、口头表达能力,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身体健康。
主要课程:法理学、宪法、民法、刑法、中国法制史、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合同法、商法、知识产权法、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国际和法、经济法、律师实务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认识实习、法律咨询、社会调查、专题辩论、模拟审判、疑案辩论、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体育教育(本科类)
培养目标:培养能胜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
培养要求:重视理论教学,注重实践训练,融理论与实践为一体,通过理论教学、现场实习、毕业答辩等多种环节,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体育理论与实践技能。历届毕业生素质优良,得到用人单位好评。
主要课程:体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学、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体育概论、体育社会学、学校体育学、田径、体操、武术、球类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计算机上机实践、认识实习、教育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类)
培养目标:本专业注重汉英双语教学,培养具有扎实的汉语和英语基础,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及中外文化交流有较全面的了解,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高层次对外汉语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内外有关部门、各类学校、新闻出版、文化管理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及中外文化交流相关工作的实践型语言教学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言文学、外国语及第二语言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掌握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和较扎实的英语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和知识,接受汉语语言文学、英语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中西比较文化等方面的基本训练,熟练地掌握英语,具有从事汉语教学、英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和语言或文化研究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掌握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对有关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有一定的了解;
2. 有较全面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
3. 掌握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能进行课堂教学;
4. 具有相应的社会调查研究能力、一定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初步从事科学研究能力;
5. 了解对外交往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一定的外事活动能力;
6. 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与发展动态;
7.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并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主要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英美文学、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英语口语、英语听力、英语写作、英汉翻译、第二外语、语言学、第二语言习得、对外汉语语教学概论、教育心理学、中国文化通史、西方文化与礼仪、国外汉学研究、普通话训练与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