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招生考试网 - 2010年高考 - 高校招生 - 正文

 
浙江“三模三电”是否成为暗藏猫腻高考加分捷径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0-6-28 【字体:小 大】
“三模三电”是否成为暗藏猫腻高考加分捷径

 高考硝烟刚散,近日网上出现《浙江惊现史上最牛高考体育加分中学》帖子,媒体报道后引发社会高度关注,“三模三电”加分一时遭遇众多质疑。

  帖中所言的“最牛高考体育加分中学”是否属实?“三模三电”究竟是否成为一条暗藏猫腻的“高考加分捷径”?中国青年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核实,直面这一竞赛的真实现状。

  网帖“最牛体育加分中学”的真实数字

  网帖中称:“据浙江省教育考试网公布,2010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政策加分体育项目公示考生名单中,加分人数最多的学校为绍兴第一中学,加分人数为90人,约占全省总人数的10%,果然牛气冲天!仔细一看,其中‘三模三电’项目加分人数达到64人,占该校加分比例的71%。而其中以艰苦训练才能达到优秀运动员标准的项目,如田径、游泳,仅有4人!”

  中国青年报记者查询了浙江省教育考试网公布的《2010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政策加分体育项目经认定测试通过的考生名单》,实际情况与网帖不完全符合。

  经查询,绍兴市第一中学今年体育加分实际为55人,约占今年浙江省加分总人数1002人的5.5%。其中浙江省‘三模三电’共加分643人,该校“三模三电”类加分人数实为46人,约占总数的7.2%。

  在这份浙江省体育加分考生名单开头写着:“根据省教育厅、省体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管理“三模三电”和定向比赛高考加分项目的通知》规定,从2010年开始,‘三模三电’和定向比赛高考加分,限定在《通知》规定的赛事、项目和名次范围(即‘三限’)内,加分值从20分降为10分。下列标注星号者为符合‘三限’要求的考生,其他未标注星号的为过渡期考生。”

  记者统计了表格,其中标注星号的加分考生仅89人,未标注星号的考生则是554人,数量大大高于前者。

  “过渡期考生是指在《通知》颁布前就获得加分资格的学生。”浙江省考试院科研宣传处鲍处长向中国青年报记者解答,“明年过渡期的考生可能还会有,比如2009年还在读高一,就获得加分资格的学生,2011年高考时还视为过渡期考生,享受加分权利。”

  鲍处长同时表示:“过渡期结束后,‘三模三电’加分考生将减少八成。”

  对于网友质疑的增补加分名单,鲍处长说:“增补加分名单是因材料不全审核未通过,所以未予公示。经补充材料,其中体育项目经省体育局认定测试、其他项目经省级有关部门审核通过的增补加分名单,在考生所在学校(单位)、市招生考试机构两级审核两级已公示的基础上,才予以集中公示。”

  鲍处长表示,今后教育部如出台新的规定,我省将严格执行新规定。

  全国比赛,为何浙江加分学生尤其多?

  被网帖指名的“全国青少年电子制作锦标赛”组委会主任郑铭刚接受了中国青年报记者的采访。据他介绍,该锦标赛的举办者是中国无线电运动协会,选手来自全国各地,“但来自浙江省的选手尤其多,获奖的也多。”

  “据我了解,把‘三模三电’项目列入高考加分项目的,并非全国,而是少数几个省份,其中浙江教育界最重视,参与度也最高。”郑铭刚说。

  “江苏无管杯”全国青少年无线电通信锦标赛是另一项浙江高考可加分、被网帖提及的比赛。承办方之一的江苏省无线电和定向运动协会,负责当时主要的赛事执行工作。对于网友质疑浙江省获奖者居多的情况,协会秘书长陈方作了解释。

  “浙江每年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支持无线电通信比赛的开展。去年有一项叫‘听抄呼号’的比赛,电台呼号全部通过英文单词和摩尔斯电码传出,选手必须使用收讯机在规定时间内把所有信号准确记录。要在不同的频率、不同的时间段找到各种信息并抄下来,是有困难的。但在比赛中,我们惊奇地发现,浙江的学生利用呼号时间间隙,可以同时听抄两个电台,可以说平时练到了极致。虽然后来因超出规则限定而未被组委会认可,但也足以表明这些学生为了拿到名次,投入的时间精力很大。”陈方说。

  他还举例:“还有些浙江学生为了熟练装天线过程,不惜买几套、甚至上10套设备来训练,所以比赛时组装的速度特别快。相比之下,很多其他省的学生在没有加分动力激励的情况下,只好自愧不如。”

  “三模三电”是指航海建筑模型、航空航天模型、车辆模型与无线电测向、无线电通信、电子制作等。网帖中质疑:“与田径、球类等身体素质运动类型项目相比,‘三模三电’根本不属于需要艰苦身体训练的项目,主要靠一些器材和短期培训即可达到,与田径、篮球、游泳等项目的加分意义和作用,完全不能相比。”

  事实是否如网帖所说?“三模三电”究竟是否存在突击几个月、几种题型就能获奖的情况?

  “这几乎是不可能的。”郑铭刚说。

  他解释说:“电子电路的变化是无穷无尽的,比如同样是手机,里面的电路完全不同。参加竞赛需要电子学知识、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才能,题型和题目变化都是无穷的。无论通过死记硬背还是短期培训,都是无法达到的。”郑铭刚说。

  他举了一个例子:比赛当场让选手用发光二极管、电键、电阻等元件组装出一个自动路灯,要求亮度是多少,多长时间闪一次,或者让选手在一个复杂的电路中找出错误部分。“如果不通晓电子知识,是无法突击出来的。”

  “一个人想买通那么多的裁判,不可能”

  据郑铭刚介绍,“三模三电”竞赛拥有相对完善的赛制。

  竞赛试题一般为三道,由一位专业教授命题,“命题人拥有良好信誉,而且因为只有一个人命题,所以一旦有漏题的情况,是谁漏题的,指向性非常明显。我们至今的赛事实际也证明,在命题环节没有问题出现。”

  由于现场装搭由裁判打分,有一定的主观因素。那么,是否存在贿赂裁判舞弊的可能?

  郑铭刚说:“每项比赛有三到四个赛场,每个赛场有四到六名裁判员和计时员。每场竞赛的赛场和赛场裁判都是随机决定的,甚至上下午会随机轮换,一个人想在这一环节买通那么多的裁判获得好成绩,几乎是不可能的。”

  网帖还提到浙江考生家长反映,部分“三模三电”训练队有“既做教练,又做裁判,兼做器材销售”的现象。

  赛场裁判员由电子学方面的专家、教授和科协人员等担任,计时员从在校大学生中选拔,场外专家团则由教授和专业工程师组成。“评审人员经过审核,确认和参赛学校没有关联性,才允许上岗。”郑铭刚说。

  考题现场发布,选手现场制作或操作,竞赛得分根据作品功能实现效果、电子原理应用、用时长短等依据评判,赛制中还有一套公开的客观指标。考分现场发布,如有异议,可现场提出申诉。提出申诉后,场外专家团即可进行仲裁,直到最后选手签名认可成绩。

  在模型比赛中,有现场制作项目,也有拿着做好的模型现场操作。“在后者比赛中,的确存在拿着别人做好的模型来参加比赛的情况,在下面学校和赛区的选拔上,也可能出现有违公平的情况。我们曾经查处了几起舞弊事件。”郑铭刚坦承,“但决赛场上,舞弊行为几乎不可能得逞。在赛制中,我们也增加了对选手理论知识的考察,如果不懂,就无法通过答辩,更不可能得到前六名的成绩。”

  网帖指称模型需要高价购买,是“富家游戏”:“一个航海模型大致价值1.3万元,原材料大概是六七千元。”

  对此,郑铭刚分析说,模型也分高价值型和低价值型。“低价值型模型十几块钱就可以做,高价值模型可能需要几千块钱,甚至上万块。但每一种型号模型的价位是固定的,并非花钱越多,做的模型就越好。”

  协会专家建议:竞赛不需高考加分的“热度”

  网帖揭露认为,“三模三电”比赛中设置了几十个不同等级、规格或发动机排量分类,项目过多,导致“几乎所有参赛者都能获奖”。“某些学校发现这是一条高考加分的捷径,大规模组织学生参加获取加分,‘三模三电”加分已完全超出了鼓励体育锻炼的意义,成为给人钻高考空子和滋生腐败的温床。”

  对此,陈方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浙江省于今年1月出台政策,缩小“三模三电”加分分值和范围。与此对应,全国青少年电子制作锦标赛也缩减了比赛项目,从今年起,简易机器人制作等项目将取消高中组比赛,团体奖项也将取消高考加分资格,可以加分的人数从去年的50多人缩减到十几人。

  同时,陈方介绍,江苏省至少在5年前就已经取消了该项比赛的高考加分权利。

  “全国都应该取消全国青少年无线电通信锦标赛获奖后的高考加分权利。”陈方说,“目前,全国青少年无线电通信锦标赛开展面比较窄,只在浙江、江苏、北京、天津、上海及广东等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和直辖市开展,资源分配方面存在不公平,很多较为艰苦的学校根本不具备条件。而且,从比赛规则的严谨性及评判标准等方面讲,都与高考有一定的差距。”

  陈方也坦承,自取消高考加分以后,江苏省大部分学校虽然都向学生提供对讲机、收讯机等公用设备,但是,高中学生参加各种无线电通信比赛的积极性大为降低。

  “今年没有一个人报名高中组项目的比赛。”陈方说,“一般都是成绩好的同学参加比赛。取消加分后,高中生就不愿意花备战高考的时间来参加比赛了。”

  “在有高考加分的省份,‘三模三电’是比较热,但我并不认同以高考加分来推动这项运动。”郑铭刚说。

  郑铭刚认为,与传统体育项目考验运动员体能体力水平不同,“三模三电”这类运动注重的是选手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科技知识储备。“在一些国家,高中就开展通用技术课程,以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在我国,三模三电’也是一项非常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活动。”

  网帖还质疑“三模三电”项目加分的意义:“大学需要那么多玩‘三模三电’的‘模电人才’吗?这些‘模电人才’又有多少人进入了与它有关的专业?有几个在大学里继续参加‘三模三电’比赛?”

  郑铭刚举例说:“比如,有一名通过‘三模三电’加分进入浙江大学的学生,他在大学期间创办了电子制作俱乐部,在这个领域有很好的发展。”

  他并不希望用高考加分来促进“三模三电”的发展:“这项运动富有趣味性、专业性、创造性,对于孩子的全面发展很有帮助。用加分来鼓励,难免导致一些功利性的参与。当然,在现在的高考指挥棒下,如果不用高考加分来鼓励和刺激,可能鲜有学校会重视,也鲜有学生会参加。高考加分鼓励‘三模三电’运动,实属无奈。我更希望看到这项运动能够普及性发展,而不是现在的情形。”

  陈方认为,无线电通信是一项对青少年智力开发极有帮助的比赛,为激励学生参加这项传统益智的比赛,教育部门应该考虑把它作为考核评估学校业绩的一个方面,以敦促学校的方式来激励学生参与。

 



 
看了这篇文章的网友还关注以下文章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分省高考动态全国综合   北京高考   天津高考   上海高考   江苏高考   浙江高考   山东高考   江西高考   安徽高考   广东高考   广西高考
    海南高考   黑龙江高考   辽宁高考   吉林高考   山西高考   河南高考   河北高考   湖南高考   湖北高考   四川高考   重庆高考
    云南高考   贵州高考   新疆高考   西藏高考   陕西高考   内蒙古高考   甘肃高考   宁夏高考   青海高考   港澳高考   上海春季高考
    天津春季高考   古巴留学
    成绩查询
    福建高考
    录取分数线
    高考状元
    历年资料
    高考志愿
    高考作文
    招生计划
    高校招生
    招生章程
    高考试题答案
    招生简章
    高校专业
    高考政策
    新生报到
    录取查询
    高考模拟题辅导高考语文习题   高考数学习题   高考英语习题   高考政治习题   高考历史习题   高考地理习题   高考物理习题   高考化学习题   高考生物习题   高考综合习题
    高校访谈
    招生专业
    高职单招
    福建省质检
    高考大纲
    心理减压
    高考复读
    高招诈骗
    港澳台联招
    高中新课程
    高考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