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3考试网
 3773考试网 - 高考 - 高考模拟题 - 高考地理 - 正文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2015黑龙江省绥化市重点中学联考地理试题及答案

来源:2exam.com 2015-3-15 19:24:42

2015届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初开学联考
地 理 试 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考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否则不予计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
1.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地理界线是下列中的
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D.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秦岭—淮河
2.四川盆地与准噶尔盆地相比较,其相同点是
    A.都位于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     B.都有绿洲农业
C.都属外流区域                 D.都分布有丰富的煤、铁、石油等
3.我国幅员辽阔,东西相距约5 000千米,跨经度60多度,这就造成了 
 
读图,回答4~6题。
 
4.图中四省区中,临海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5.图中四省区中,纬度最高、位置最偏东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6.图中四省区中,少数民族最多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甲、乙两地分别位于我国两大不同的地形区中。据下表回答7~8题。
地区 经纬度 海拔(米) 一月平均气温(℃) 七月平均气温(℃)
甲 102°E,25°N 1 891 7.7 19.8
乙 113°E,28°N 68 4 32
7.甲、乙两地所在的地形区分别是
A.云贵高原、成都平原          B.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C.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D.云贵高原、洞庭湖平原
8.甲地夏季气温明显低于乙地,其主要原因是
A.所处地形类型不同          B.所属气候类型不同
C.所处海陆位置不同          D.所处纬度位置不同
下图为位于42°N附近的我国某山地北坡自然带谱分布图。读图回答9~10题。
9.该山地为
A.天山     B.小兴安岭
C.长白山     D.阴山
10.关于a、b两地理事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a湖的形成原因与贝加尔湖相同
B.b河流经沙漠地区,流量小
C.b河的补给水源主要来自a湖
 
上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回答11~12题。
1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12.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读海南岛图(图中虚线为等温线,岛内封闭实线为等高线),完成13~15题。
13.该岛M地的年太阳辐射量比P地要多,主要是因为M地
A.晴天天数多        B.海拔高 
C.地处夏季风的迎风坡   D.纬度高
14.读图中相关等值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虚线值的大小:④>③>②>①
B.实线值的大小:a>b>c
C.从虚线看,此岛现在是冬季
D.从虚线看,此岛现在是夏季
15.海南岛一年可种植三季稻的主要原因是
A.土壤肥沃       B.热量充足
C.雨水充沛        D.地形平坦
读我国某地气温变化图,完成16~17题。
 
16.该地可能位于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长江中下游    D.海南岛
17.下列关于该地气温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三图的气温变化主导因素均为太阳辐射
B.甲图7月高温主要因为7月伏旱季节降水少光照强
C.乙图7日气温低主要是因为受冷空气影响
D.丙图气温变化小是因为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小
农业生产潜力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每年所能获得的最大可能产量。右图是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据此回答18~19题。
18.以下四省区中,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的是
A.广东    B.江苏        C.江西    D.云南
19.与我国南方大多数地区相比,甲地农业生产潜力较小的最主要原因是
A.生长期光照时间短            B.土壤贫瘠,有机质含量低
C.纬度较高,热量不足          D.春播期间旱情严重
读我国三处山脉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和我国主要山脉分布图,回答20~22题。
 
                A                                 B
20.③山脉垂直带谱对应的是B图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21.造成③山脉两侧自然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降水       B.热量            C.光照     D.纬度
22.下列有关丁山脉地理分界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400 mm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B.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C.是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D.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
下表中每个地区的三个字母从左至右分别表示水分资源、热量资源、光照资源的质量等级(三者的质量等级均分为a、b、c、d四个等级,且由a到d表示三个条件越来越好。读表完成23~24题。
地区 青藏地区 甲 南方大部 华北平原 塔里木盆地
类型 bad dda ddb ccc 乙
23.甲地可能是
A.黄土高原    B.四川盆地      C.台湾西部平原     D.河西走廊
24.乙类型代号应为
A.acd        B.dba            C.adc            D.bbb
下图是我国某盆地的局部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25~26题。
 
25.最适合形成天然绿洲的地带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6.该区域河流水文特征是
A.夏季流量小B.补给以降水为主     C.水量向下游增大    D.径流年际变化小
下图是我国四条河流各月平均流量图,阴影部分为径流量。读图完成27~29题。
 
27.位于东北山区的河流是
A.②             B.①                C.③              D.④
28.四条河流中纬度最低的河流是
A.①              B.②               C.④             D.③
29.①河的主要补给形式是
 A.冰川融水      B.大气降水         C.地下水          D.湖泊水
读图,回答30~31题。
30.下列对甲和丙两个地区农业发展均有限制的主要因素是
①干旱          ②洪涝 
③水土流失      ④风沙危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1.下列关于四个地区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乙地处云贵高原,以畜牧业为主 
②甲、乙均是重要的粮棉产区 
③丙、丁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其中丁地糖料作物以甜菜为主    
④丁地区属于商品谷物农业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下图为“沿106.5°E我国局部地形剖面图”,分析完成32~35题。
32.图中②地形区为
A.华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渭河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33.关于③地形区的地貌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B.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34.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地理意义表现在
A.为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        B.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
C.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         D.是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的分界线
35.有关①地形区农业发展条件及面临的问题,叙述正确的是
A.河网密布,灌溉水源充足                   B.地势平坦,草原辽阔
C.水土流失严重,陡坡应退耕还林还草         D.土壤盐碱化严重,多中、低产田
下表为我国黑龙江、海河、闽江(福建境内)、伊犁河(发源于新疆)长度、径流量和含沙量情况。据此完成36~37题。
河流 长度(mm) 多年平均径流量(亿m3) 多年平均含沙量(kg/m3)
甲 1090 226 61
乙 541 624 0.14
丙 441 118 4.6
丁 3420 2709 0.16
36.甲、乙、丙、丁四条河流依次是
 A.海河、黑龙江、伊犁河、闽江 B.闽江、黑龙江、海河、伊犁河
 C.海河、闽江、伊犁河、黑龙江       D.黑龙江、海河、闽江、伊犁河
37.依据表中信息判断,沿岸植被条件较差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读黄淮海平原某地某年的气象资料统计表,完成38~40题。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风力≥8级日数 1.5 1.8 3.8 5.7 3.0 3.0 0.7 0.8 0.8 2.0 1.4 0.6
平均气温(℃) -3.2 -0.7 6.5 14.0 22.0 27.0 27.5 26.5 20.7 14.5 6.3 -0.7
降水量(mm) 3.3 7.5 4.2 33.0 53.0 24.0 53.0 48.0 24.0 26.0 26 3.5
38.该地气候    
 A.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少雨
C.比东北平原气温高,春旱严重       D.不适宜发展种植业
39.在排水不畅的洼地,这一年土壤盐分向地表积聚的月份是  
 A.1—4月       B.5—8月          C.9—12月       D.11—次年3月
40.这一年,我国在气候上表现为   
 A.夏季风势力强于正常年份                  B.我国南方北方出现南涝北旱现象
 C.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势力比正常年份强        D.长江中下游的梅雨持续时间较短
 
二.综合题(共4道大题,共计40分)
41.读下图,回答问题:(10分)
(1)F山脉名称      ,走向是            
(2)写出下列山脉东西两侧的地形区: 
G           ;           
(3)写出下列山脉北南两侧的地形区:
M            ;           
(4)写出下列山脉所属流域的分界线:
C           与         的分界线。
(5)沿A—H—I—D山脉一线形成的我国地理分
界线名称是                 。
(6)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相碰撞而形成的山脉代号是              。
42.根据“中国沿北纬32°地势剖面图”(下图)中的地形、地势梯级代号,填写下列内容。 (9分)
 
(1)A            高原, B              盆地,C            平原;
(2) ①            山脉,②            山脉,③          山。
(3)C地形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从农业可持续发展来看,C地形区发展农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              。
43.下图表示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四地的降水和气温情况,其中柱状图表示降水,曲线图表示气温,最左边的纵坐标表示降水量(单位:毫米),最右边的纵坐标表示气温(单位:℃),读图后回答:(10分)

(1)图中A代表          ,B代表           ,C代表           ,D代表           。
四地气温曲线图中,夏季我国气温分布特点为___                             ____。
(2)图中可以读出,在我国季风区内降水量集中在___         ___季节;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___________                                        ___    。(2分)
(3)我国季风区内降水和气温时间配合特点是                      ,这种配合特点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好处                                                                 。
44.读某地地形剖面图及对应的积温、降水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该剖面图延伸的方向是               方向。图中的省会城市是                           。
(2)积温值A地高于D地的原因是           
                                    。(2分)
(3)B、D两地相比,D地距离海洋较远,但降水却比B地多约35%,原因是                 。(2分)
(4)相关资料表明,海拉尔市和图中省会城市每年接受的太阳辐射总量基本相同,其原因是                                                   。(2分)
(5)C地所在地形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2分)

 

 

 

 

 


高三地理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10 CACBD ADACD  11-20 CBACBCCACB  21-30 AABADDADAB
31-40 DBBBCBBCAB
二.综合题
41.(1) 武夷山 东北一西南  (2)长江中下游平原 四川盆地   (3)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4)长江流域 珠江流域  (5)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6)Q  
42.(1)青藏  四川  长江中下游(2)喜马拉雅  横断  巫
(3)水稻  水土流失  旱涝灾害
43.1)哈尔滨    北京   武汉   广州    普遍高温  (2)夏(或夏秋)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3)降水量最多的时候,也是气温最高的时候(或雨热同期);这时正是农作物生长时期,雨热搭配,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44.(1)西北——东南    哈尔滨市 (2)A地地处谷地,地势较低,D处地处山坡,地势较高;冬季A地比D地距离冷空气源地远  (3)D处为东南季风的迎风坡,B处为雨影区(背风坡)   (4)海拉尔市比哈尔滨纬度高,太阳高度低,但夏季日照时间长,地处半干旱地区(非季风区),晴天多,年太阳辐射总量与哈尔滨相当   (5)商品谷物农业   平原面积广,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积温低,生长期短。

点击下载:黑龙江省绥化市重点中学2015届高三下学期期初开学联考试题 地理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