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3考试网
 3773考试网 - 高考 - 高考模拟题 - 高考地理 - 正文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2015德州高三2月统考地理试题及答案

来源:3773高考 2015-2-8 11:05:03

山东省德州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2月期末统考
地理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月1日6时27分,我国南海的海马滩A(lO43'N,11740'E)迎来2015年我国版图的第一缕阳光;浙江省温岭市的石塘镇B(28 16'N,121 36'E)迎来我国大陆的第一缕阳光。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所示的四条晨昏线中,符合题意的是
  A.       B.         C.      D.
2.我国大陆迎来新年的第一缕曙光时,伦敦时间可能为
  A. 20: 50    B.21:54      C.22: 46     D.0:27
读“500百帕等压面海拔高度(单位:米)分布图”。完成3~4题。
 
3.若A地近地面吹西南风,则该天气系统为
  A.北半球的反气旋                       B.南半球的气旋
  C.北半球的气旋                       D.南半球的反气旋
4.当该类天气系统控制亚洲大陆时
  A.全球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南移            B.北京寒冷干燥
  C.北极处于极昼和极夜过渡时期         D.长江三角洲地区盛行东南风
中亚某淡水湖,近年演变成微咸水湖。读图完成5~6题。
 
5.关于图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湖变成微咸湖是因为乙河冬季输入甲湖泥沙增多
  B.甲湖变成微咸湖是因为丙河对甲湖的排盐作用减弱
  C.乙、丙两河均流人甲湖
  D.甲湖北岸坡度较陡
6.甲湖沿岸有芦苇分布,图中四地面积最广的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林线是山地垂直自然带谱中一条重要的生态界限,通常是指高海拔树木(针叶林)生长
的上限。读“我国局部区域高山林线分布示意图”。完成7~8题。
 
7.M地与N地的林线海拔相差
  A. 1200—1600米    B.1000~1200米    C.800~1000米    D.600~800米
8.N地成为世界上最高林线分布区,最合理的解释是
  A. 受南部海洋沿河流峡谷北上的暖湿气流影响大
  B.地处河谷地区,热量条件好
  C.来自西部的暖湿气流在宽谷地带成云致雨
  D.地处低纬度的高海拔地区,太阳辐射强度大
雁行形态说揭示了区域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过程。产业发展的雁行形态具体表现为,第一只雁是国外产品大量进口引起的进口浪潮,第二只雁是进口刺激国内市场所引发的国内生产浪潮,第三只雁是国内生产发展所促进的出口浪潮。读产业结构的雁行形态示意图(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市场),完成9~10题。
 
9.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在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也呈现了雁行形态。该地区的部分产品在国际
  市场具有竞争优势,出口量不断增大,主要原因可能是
  A.生产规模大              B.位于沿海地区,地理位置优越
  C.技术、管理水平高       D.劳动力成本低
10.下列最容易实现雁行形态发展序列的工业部门是
  A.大飞机制造工业          B.汽车工业
  C.纺织工业               D.微电子工业
读“我国东部某市2000~2014年人口增长率变动及未来2年预测图”,完成11~12题。
 
11.上图所示2000-2016年中,该市人口总量达最大值的年份是
  A. 2000年    B.2006年    C.2014年    D.2016年
12. 2008年后人口机械增长率开始明显下降的原因可能是该市
  A.产业转移和升级           B.城市居住用地紧张
  C.出现逆城市化            D.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
我国城市化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外来人口的市民化。读我国城市化进程数据表。完成13~14题。
 
    注:(1)城镇化率是城镇常住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包括了在城镇生活的农业户籍人口。
    (2)户籍人口比率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是拥有城镇户籍(市民)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3)举家迁移比率一农村举家迁移到城镇的家庭数÷农村拥有城镇化迁移人口的家庭总数×100%,它反映了家庭城镇化水平。
13.依据表格数据可知,2002—2012年间
  A.个体城镇化快于家庭城镇化     B.城市化水平已处于较高阶段
  C.农民工大多举家在城镇生活    D. 2002年以来我国城市进程慢
14.表中数据反映出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突出问题是
  A.城市人口增长过快            B.城镇土地扩张过快
  C.环境污染逐步加大            D.交通拥堵日益加重
    美国M公司在我国投资建设某电子产品生产厂,零部件依靠进口,产品全部销往美国,
产品的价格构成如图所示。据此完成15~16题。
 
15.该电子产品生产厂的工业类型最可能属于
  A.原料导向型                   B.动力导向型
  C.劳动力导向型                 D.技术导向型
16.在电子产品的生产全过程中,该产品利润最大的环节是
  A.零部件供应商    B.经销商   C.生产厂     D.M公司
2014年8月15日,世界海拔最高的拉日铁路(拉萨至日喀则,如下图)正式开通运营。拉日铁路全长253千米,其中,近90千米穿过位于板块交界地带的雅鲁藏布江谷地,桥隧总长115.7千米。拉日铁路每米造价超过5万元,是中国目前在高原地区建设的造价最高的铁路。据此完成17~18题。
 
17.拉日铁路造价高的自然原因有
  ①沿线地势起伏大,多次穿越河流,桥隧比例高
  ②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地质条件复杂,多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③地广人稀,劳动力不足
  ④高寒缺氧,冻土广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8.图中城市分布集中区的特色农业类型是
  A.河谷农业    B.季风水田农业
  C.畜牧业     D.灌溉农业
读“某区域30年前和现在环境变化示意图”,完成19~20题。
 
19.图示地区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水污染                     B.水土流失
  C.土壤盐碱化                D.土地荒漠化
20.造成该环境问题的原因及该地森林资源的主要生态意义是
  A.过度开发沼泽保持水土       B.过量引水灌溉保护耕地
  C.过度砍伐森林  涵养水源    D.城市化过度发展美化环境
    “产业空洞化”是现在经济学界讨论较多的问题。一些国家随着产业结构、生产活动不断向全球范围扩张,负担生产任务的工厂大量外迁,这必然引起国家原有的生产体系出现一定程度的空洞,出现产业空洞的国家把更多的力量投向高科技产业。据此完成21~22题。21.下列国家中最可能出现“产业空洞化”的是
  A.中国        B.法国        C.巴西          D.南非
22.关于出现“产业空洞化”国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
  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
  C.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D.失业率可能上升
读“十八大后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导向的变化图”,完成23~24题。
 
23.图中将来西部开发的战略导向F,代表的是
  A.原料依托型             B.劳动力依托型
  C.市场依托型            D.动力依托型
24.能够保障我国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导向变化的条件是
  ①充分发挥劳动力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②充分发挥矿产资源优势,发展高耗能产值的工业部门
  ③大力发展退耕还林、水土保持为重点的生态保护工程建设
  ④完善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5.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依托于地理信息技术,农民首先可定期获得农田农作物长势的影  像资料,再经过系统分析,最后把杀虫剂、化肥施用到最需要的农田,从而减少污染、提高  产量。这一过程中,依次使用的技术是
  A. RS-GIS-GPS             B.GPS-RS-GIS
  C. GIS-RS-GPS             D.RS-GPS-GIS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注意事项:
    1.用黑色签字笔(钢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4个小题,共50分)
26.(12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甲国的地形特征。(4分)
  (2)形成A、B两地气候差异的因素是什么?(2分)
  (3)解释材料三中b区域河流形成的原因。(2分)
  (4)推测材料三中图示地区各岩层的形成过程。(4分)
27.(14分)读东南亚某地区等高线分布示意图和M水库泥沙沉积厚度相对数及该流域
  2004-2014年降水量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M水库建成后,甲河水文特征的变化。(4分)
(2)描述水库中泥沙沉积厚度的变化规律,并说明原因。(6分)
(3)与乙地相比,甲地发展农业的优势自然条件。(4分)
28.(10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武汉市城区图    材料二  2014年武汉市迁入人口的来源地
  (1)分析武汉成为华中地区最大商业中心的区位条件。(6分)
  (2)说明迁入武汉的人口特点。(4分)
29.(14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建国初期我国后备耕地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东北某农场土地利用结构图
 
    材料三  材料一中A地地形平坦,相传于公元五世纪就开始酿酒,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酿酒用无污染优质高粱、大麦、豌豆做原料,加上取之不竭的优质水源,给其酿酒以无穷的活力。其中的马跑神采和古井泉水都流传有美丽的民间传说,被人们称为“神泉”。
    材料四  我国东北平原黑土区现有大型侵蚀沟25万多条,每年仅因侵蚀沟吞噬耕地而损失的粮食高达40多亿千克。
   (1)分析A地发展酒业的区位优势。(6分)
   (2)简述东北大米品质好的原因。(4分)
   (3)结合材料二和四,设计出东北平原黑土区的可持续发展措施。(4分)

 
点击下载:山东省德州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2月期末统考地理试题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