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论文 驾照考试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检员 单证员 教案 专题 考试资讯 文档
 3773考试网 - 高考 - 高考模拟题 - 高考地理 - 正文
2013高考 福建高考 福建省质检 各省高考 历年资料 高考志愿 录取分数线 招生计划 高校招生 录取查询 招生章程 成绩查询 招生简章 高校专业 高考试题答案
高考满分作文 高考作文 高考政策 高考模拟题 招生专业 高考大纲 心理减压 高考状元 自主招生 保送生 公安警察院校招生 美术高考 高校频道 高校分数线 各省分数线
全国高考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香港 澳门 上海春季高考 天津春季高考 山东春季高考 福建高职单招 重庆高职单招 浙江高职单招 吉林高职单招 单独招生 港澳台联招

2013海淀一模文综地理试卷分析

来源:2exam.com 2013-4-9 20:14:02
 
8.下列叙述正确是
    A.台风可以缓解我国南方地区夏季的旱情
    B.寒潮对我国北方农业的影响主要在冬季
    C.地震发生前应及时发布预警预报疏散人口
    D.利用GPS和GIS来监测火山会的蔓延范围

    第7-8题是自然灾害的考查,是自然灾害关联系的考察。

    第7题A选项错误,潮汐不是台风的影响。B选项错误,寒潮才导致降温,大风,雨雪天气,顺序不对。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火山一般不导致洪水和泥石流。

    第8题A正确,台风会缓解南方的伏旱。B选项错误,寒潮对北方农业的发展主要在春季。C选项错误,地震无法准确的预测;D选项错误,火山灰蔓延是由于RS+GIS技术。

    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的丰富数据及图像绘制功能,可以研究区域聚落的变化。读图4回答第9题。
 
    9.1920年至2000年间,该区域聚落发展迅速,能正确反映其特点和原因的是
    A.影响南部聚落规划扩大的主要原因是地势平坦
    B.东北——西南向重要公路的建设使沿线聚落增加
    C.河流减少,水资源短缺使东部聚落数量减少
    D.防洪河堤的修建促使西北部聚落规模扩大

    第9题,考察自然地理要素对人的影响,较为简单。 A选项南部地区坡度大,地势不平坦,错误。B选项正确,交通便利,导致该区域城镇沿交通发展。C选项错误,东部聚落的数量在增加;D选项错误,西北部城镇的扩展并不是由于河堤的修建。

    图5为部分经纬线图,30°N纬线与120°E经线相交于①地,①、②、③、④地位于同一经线圈上,且①与②、②与③之间维度差均为15°,N为北极点。读图回答10、11题。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与④地相距大约2万千米
    B.②地比③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大
    C.③地与④地相比白昼时间较短
    D.④地日落时①地正值日出时刻

    11.关于图中各地所在区域地理环境叙述正确的是
    A.①附近在外力作用下喀斯特地貌广布
    B.②附近自然植被是以温带草原带为主
    C.③附近冬末春初河流有凌汛现象发生
    D.④附近气候特点呈明显的旱雨两季

    第10—11题是对于区域定位及相关自然地理知识的考察,北纬30°是非常重要的纬线,穿越中国三级阶梯处,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北纬30° ,东经120°是杭州。
    第10题则比较基础,A选项两地的距离是处于对应经线上,应先向正北走,再正南走,走120度,沿经线,距离为 13320千米。B选项正确,②和③地均位于北回归线之北,②永远比③正午太阳高度角大,正确。C选项白昼时间长短随季节不同。D选项不在赤道上,也不一定在晨昏线上,所以不一定是日出和日落的关系。

    第11题A选项喀斯特地区是在杭州附近,错误;B选项此处为温带落叶阔叶林,错误;C选项位于勒拿河,由南向北流,有结冰期,则有凌汛条件;D选项不是热带季风气候,不分明显的旱雨两季。
  第二部分

    36.(36分)读图7,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区域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分析柴达木盆地西部年降水量稀少的主要原因。(6分)

1954年青藏公路开始修建后,在昆仑山脚下的河滩地上逐渐形成格尔木市。目前格尔木已经发展成为进出西藏物资的重要中转站。2011年,格尔木城市化水平达到90.2%。

(2)依据资料,简述格尔木市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及其城市化进程的特点。(10分)
2012年10月,敦煌至格尔木铁路正式开工建设,该铁路全长506千米,建成新疆和西藏之间的铁路之间的铁路交通将不再绕行兰州。

(3)简述敦煌至格尔木铁路建设对沿线地区的意义。(8分)
光伏发电系统是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十二五”期间,国家投入专项资金,在格尔木规划建设千万瓦级光伏电站基地。

(4)说明该地区发展光伏发电的主要条件并分析原因。(6分)
青海是我国的四大牧区之一,但目前全省90%以上的草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图8为该省“牧区人口数量和人均占有草场面积变化示意图”。

(5)简述正确解决青海牧区“人—畜—草”矛盾的具体措施。(6分)

    第36大题是地理的试题,总体而言考查较为基础。考察了我国西部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点。
    (1)题是考查描述题中降水分布的描述考查,与2011年北京高考地理题类型。答降水分布特征首先要答一个降水总体情况,然后再答降水分布情况,这是我们讲课重点要求的内容。很明显,得出降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的特征,总量在50—500之间,我们要求答分布一定要答出一个大体的规律来。柴达木盆地深居内陆,距海较远,水汽难以到达,并且四周有高大山脉阻挡,阻挡了水汽的到达。
    (2)题是考查城市的区位并且城市化的描述,也是我们平时讲课所讲的重点。城市分布需要有水源,并且是需要地势平坦,交通便利。结合材料中的河滩两个字可以判别处地势平坦,水源较为充足,结合材料中重要中转站可以得出交通便利,物资集转中心。
    (3)考查格尔木拉萨线的地理意义,是常见考查形式。 从经济意义,战略意义,社会意义三个角度作答。缩短了两地的距离,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开发,民族文化的交流,社会的稳定,优化国家铁路网布局的角度作答即可。
    (4)题是对太阳能区位的考查,是典型的清洁能源的考核方式。太阳能区位从纬度、空气稀薄角度、日常时间长短的角度来作答即可。
    (5)题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题目,是可持续发展的典型,是平时上课中的重点中的重点。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需要从人地矛盾,畜牧业发展方式,保护生态环境等角度作答,也即是从畜牧方式,饲草基地建设,人工草场,控制牲畜数量等角度作答即可。

    36题具体答案:
    (1)降水量总体呈自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2分)
柴达木盆地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水汽难以到达;(2分)周边群山环绕,封闭性强,水汽难以进入盆地内部。(2分)
    (2)区位条件:地处昆仑山麓,地势较平坦;(地势低平不给分)(2分)水源充足;(答河流密集不给分)(2分)交通运输的发展和物资中转的需要。(2分)
城市化进程特点:起步晚、水平高(2分)速度快(2分)
    (3)缩短青海和甘肃的距离,加强两省之间的区域联系;(2分)加快柴达木盆地矿产资源开发;(2分)推动沿线工业化、城市化进程;(2分)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和区域经济文化交流。(2分)
    (4)条件:太阳能资源丰富。(2分)
    原因:海拔高,空气稀薄;(2分)降水少,晴天多。(2分)
    (5)坚持控制人口数量,实行生态移民,减轻牧区人口压力;(2分)改变传统落后的畜牧方式,推广圈养、轮牧等科学方法,发展生态畜牧业;(2分)有计划的实施退耕还草,建设饲草基地,发展人工种草。(2分)
 39.(26分市场经济史现代经济的发展模式,各国在不同时期面临着不同的问题。
材料一  中国和澳大利亚是世界上主要的羊毛生产国和贸易国。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羊毛加工中心,年羊毛加工能力超过40万吨净毛,而自产量仅为10万吨左右。据统计,2006年澳大利亚羊只数量为1亿头,主要为优质的美丽努细羊毛。图11表示澳大利亚羊毛出口量的比重。
 
    (1)    描述澳大利亚向中国羊毛出口量的变化并分析原因。(10分)


    39题第(1)考察的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问题,并且结合材料,考察出口变化的原因。
属于较为基础的题目。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出口量比中在增加,并且结合社会经济区位因素作答即可。结合材料,从市场需求,羊毛质量,中国加工能力强等角度作答即可。
    具体答案:
    变化特点:出口量比重增大(由34%增长到66%);(2分)
    原因:澳大利亚养羊业发达;(2分)以美丽努细毛羊为主,质量好;(2分)中国人口众多,市场需求量大;(2分)毛纺织加工能力强。(2分)
    
    40.(30分)
    材料二  改革开放初,我国决定在深圳、珠海等地建设经济特区,读图12回答问题。
 
    (2)简述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建设经济特区的优势条件。(10分)

    40题(2)题考察了珠三角的区位优势条件,和2010海淀一模中的一道题目相差不多,也考察了邻近港澳台地区建设的优势区位条件。从沿海地理位置,交通,侨乡,政策,地价劳动力成本低、市场等角度作答即可。
    具体答案:
    (2)位于沿海地区,对外交通便利;(2分)毗邻港澳地区,市场广阔;(2分)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2分)劳动力、地价廉价;(2分)地处侨乡,吸引侨资。(2分)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