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论文 驾照考试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检员 单证员 教案 专题 考试资讯 文档
 3773考试网 - 高考 - 高考模拟题 - 高考地理 - 正文
2013高考 福建高考 福建省质检 各省高考 历年资料 高考志愿 录取分数线 招生计划 高校招生 录取查询 招生章程 成绩查询 招生简章 高校专业 高考试题答案
高考满分作文 高考作文 高考政策 高考模拟题 招生专业 高考大纲 心理减压 高考状元 自主招生 保送生 公安警察院校招生 美术高考 高校频道 高校分数线 各省分数线
全国高考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香港 澳门 上海春季高考 天津春季高考 山东春季高考 福建高职单招 重庆高职单招 浙江高职单招 吉林高职单招 单独招生 港澳台联招

2013湖南长沙高考模拟地理试题答案

来源:2exam.com 2013-4-15 21:05:38

2013湖南长沙高考模拟地理试题答案

 

点击下载:湖南省长沙市2013届高三高考模拟地理试题

 

科目:地   理
(试题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和该试题卷的封面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的姓名、准考证号和科目。
2. 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题卷和草稿纸上作答无效。考生在答题卡上按答题卡中注意事项的要求答题。
3. 本试题卷共7页。如缺页,考生须及时报告监考老师,否则后果自负。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一并交回。

 

姓    名                              
准考证号                              

 

 

 


 

 

绝密★启用前
2013年长沙市高考模拟试卷
地   理
长沙市教科院组织名优教师联合命制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有且仅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答卷表格中。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下图示意台湾省台东县某地等高线(单位:米),图中每个正方形网格的实地面积为4平方千米。读图,完成1~2题。
1.坡面的垂直高度与水平宽度的比叫坡度。甲、乙两地之间的坡度最接近
A.10%   B.20% C.30%   D.35%
2.形成东兴与苏巴阳之间河流地貌的地质作用
A.堆积大于侵蚀   B.沉降大于隆起
C.侵蚀大于堆积   D.隆起大于沉降
读右图某河流示意图,回答3~4题。
3.甲处地貌的形成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A.中游落差小    B.地转偏向力作用
C.河流含沙量大   D.入海口潮差小
4.造成乙现象最终消失的原因是
A.地壳运动   B.风化作用
C.侵蚀作用   D.堆积作用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7月气温及年均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5~6题。
5.该地区7月气温分布状况是
A.各城市均高于24℃
B.①处气温低于24℃
C.太原与石家庄最大温差小于4℃
D.①与②处气温相同
6.关于该地区年均降水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京的年均降水量小于郑州
B.④处的年均降水量大于③处
C.山区、高原年均降水量大于平原
D.太原、石家庄年均降水量均小于600 mm

 

 

 

下图为“某大洲沿大陆中部某经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及高空大气环流形势图”,分析回答7~9题。
7.d地的植被类型为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热带荒漠 
D.温带落叶阔叶林
8.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b地降水主要类型的是
 
9.此时正值
A.华北地区冬小麦返青
B.好望角附近正值风浪最高季节
C.澳大利亚东南部小麦播种正忙碌
D.阿斯旺水电站的发电量进入低谷期
右图为北半球某地理事物示意图,a、b、c所表示的数值由南向北逐渐减小。据此回答10~12题。
10.若图示为一组等压线,则
A.①处吹东南风     
B.②处风速比①处大
C.甲地位于低压槽线附近   
D.乙地处在阴雨天气中

11.若此图为等温线分布图,且甲、乙分别代表陆地和海洋,则此时
A.南极考察船正在返航  B.此时我国东南沿海盛行东南风
C.华北平原小麦生长旺盛  D.地球距离太阳较近
12.若此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水稻梯田俯视图,且a、b、c为梯田边界,则
A.甲线表示分水线,乙线表示集水线
B.a与b的高度差一定等于b与c的高度差
C.①②两处的海拔基本相等
D.在①处肯定能看见②处正在插秧的人

读近三十年来我国某省四个不同年份的人口年龄构成示意图,回答13~14题。

 

 

 


13.四个年份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②①④      D.④①②③
14.按照联合国标准,如一地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10%,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
A.①以后,②之前     B.②以后,③之前 
C.③以后,②之前     D.④以后
下图是“北京市大气主要污染物浓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5~17题。
15.至2005年,北京市
A.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不再超标
B.二氧化氮浓度下降幅度最大
C.二氧化硫浓度与标准之差最大
D.大气主要污染物浓度均达近六年最低值
16.造成北京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较大的原因主要有
①沙尘频袭  ②交通拥堵
③燃煤量大  ④植被稀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7.为了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下列措施可取的是
A.重工企业迁离城区    B.实施小客车限购令
C.减少燃煤供暖天数    D.扩大城市硬化面积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产业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18~19题。
 
18.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A.塔里木盆地      B.四川盆地
C.松嫩平原      D.太湖平原
19.该地区农业生产最主要的区位优势条件是
A.光照充足      B.土地面积广阔
C.降水丰富      D.消费市场广阔

下图是我国区域产业 CO2减排效果比较示意图,回答20~21题。
 
20.我国节能减排的重点区域是
A.中部地区      B.南部沿海地区
C.京津地区      D.北部沿海地区
21.南部沿海地区减排压力较小,这是因为
A.经济发达      B.工业结构轻型
C.气候变化不明显     D.以清洁能源消费为主
下图为我国某地公路线分布示意图,该地区北部高、南部低。读图,回答22~23题。
22.M处公路穿越的地形可能是
A.河谷      B.盆地
C.陡坡      D.平地
23.该地公路常遭遇的自然灾害是
A.沙尘暴      B.寒潮
C.泥石流       D.干旱
读“寒带不同纬度出现某种地理现象的天数变化图”,回答24~25题。
24.若为极昼现象,则T地极昼开始的时间大约在
A.3月21日     B.4月22日
C.5月23日     D.6月22日
25.除极昼现象外,还可以表示哪些现象
①极夜    ②正午太阳高度小于0° 
③正午太阳高度大于0° ④极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50分)
26.阅读分析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1:下图为某地区平均年温差图

 
材料2:下表为上图①②③④四地中某一城市的气温、降水资料。
月份 气温(℃) 降水(㎜) 月份 气温(℃) 降水(㎜)
1 -1.6 77 7 24.0 89
2 -0.5 58 8 23.2 77
3 3.8 87 9 19.2 82
4 10.4 95 10 13.0 67
5 16.3 101 11 4.9 78
6 21.7 117 12 -0.5 68
(1)描述该地区中部年温差线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6分)

(2)依据材料2信息写出其气温、降水特征,并判断所属城市。(6分)

27.阅读以下三则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1:某河流(河段)流域示意图。
 
材料2:该河段水系流域面积约13万Km2,流域内年平均降水量约为375.3mm。历史上的辽金时期这里曾经水草丰美、牲畜兴旺,现在该地不仅为重要的农业区,同时矿产也得到进一步开发。近20年以来,该河流多次出现断流现象。
材料3:A城市水文站的河流断流统计表。
时段 断流年数 断流天数 径流量(亿m3)
1991~1995 1 61 9.62
1996~2000 5 817 4.43
2001~2007 7 2 555 0
(1)该流域所处的地带在我国自然环境中有着多方面过渡性的特点。请至少列出两项。(4分)


(2)简要说明上世纪90年代以来该河上游来水量的变化趋势,并解释其原因。(5分)


(3)简要说明该河段断流现象的延续将会产生的主要问题。(3分)


  2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3分)
材料1:通过统计记录,科学家们发现,我国沙尘暴的主要发生区域在青藏高原和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其中,每年的12月到次年3月,沙尘暴发生中心集中在青藏高原上,并随时间推移中心向北推移。现在珠峰地区海拔6 300米以下,基本没有常年积雪(景观如材料2所示)。
   材料2:冰川退缩后,在珠穆朗玛峰北坡形成越来越高的戈壁滩(2010年11月拍摄)。
 
材料3:“风沙滚滚天畔来,白天屋里点灯台,行人出门不见路,一半草场沙里埋”。这是流行于内蒙古一带的顺口溜。
(1)分析每年的12月至次年3月沙尘暴中心集中在青藏高原上的原因。(4分)

 

(2)现在珠峰地区海拔6300米以下,基本没有常年积雪。这一现象可能给青藏高原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带来怎样的影响?(3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3中所描述的地理现象产生原因。分析要缓解这种地理现象,当地应采取哪些措施?(6分)

 

29.下图是某城市某学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学校周边地区实地考察后绘制的某城所在地区聚落的分布特征图。读图完成下
列问题。(13分)
(1)描述该地区聚落分布的特征。(5分)
 

 

 

 

 

(2)随着A城市的发展,城市人口规模、用地规模在不断扩大。结合图中信息,比较分析A城市往a、b两个方向发展的优势条件。(8分)

 

 

 

 

 

 

 

长沙市2013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地 理 答 案
命题:长沙市高考地理研究组
分值:100分   时量: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有且仅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答卷表格    中。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B 2. A 3. A 4. C 5. B 6. D 7. B 8. A
9. B 10.C 11.D 12.C 13.D 14.A 15.D 16.C
17.A 18.A 19.A 20.A 21.B 22.C 23.C 24.C
25.A
二、综合题(4小题,共50分)
26.解析:第(1)题,从等值线的数值变化、形状弯曲、走向等方向描述分布特点,从纬度、地形等分析原因。第(2)题,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气温冬季较低,最冷月在0℃以下,夏季气温较高。降水量较多,夏雨稍多。
答案:(1)年温差向北递增,原因:纬度向北递增(年太阳辐射的变化幅度向北递增);(3分)年温差向南突出,原因:中部地势较东西两侧低平,夏季易受北上暖空气的影响,冬季易受南下冷空气影响。(3分)
(2)冬冷夏热,年温差较大;年降水量较多(或接近1 000 mm),夏雨稍多(或降水季节变化较小)。(4分)城市②。(2分)
27.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区域的经纬度位置,可知该区域位于我国内蒙古高原向东北平原的过渡地段,在气候、地势、植被等方面都体现了过渡性。第(2)题,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上游来水逐年减少,甚至出现断流现象。这里既有蒸发量大、下渗严重的自然原因,但更多的是人为原因,如过度引水、拦坝蓄水、用水量增加等。第(3)题,持续断流和缺水,影响生态环境,危及居民的生产和生活。
答案:(1)地处温带季风与大陆性气候区的过渡地带(2分);地势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过渡地带;温带森林向温带草原的过渡地带等。(2分)
(2)上游来水逐年减少,甚至出现多年无径流现象。 (2分)
降水量减少(蒸发和下渗增加);上游水库的拦蓄,上游工农业及生活用水增加。 (3分)
(3)工农业及生活用水紧张,影响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加剧土地沙化;水利设施功能丧失;生态环境恶化。 (3分)
  28.解析:第(1)题,从三个方面分析:干燥环境、大风天气、地表疏松等。第(2)题,缺少常年积雪,加剧干旱程度,利于风蚀作用,不利于植被生长,从而环境恶化。第(3)题,材料3显示沙化严重,主要是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过度樵采,在生产生活中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在工程建设中的不合理行为等。采取措施针对造成土地沙化的原因即可。
答案:(1)冬季受高气压控制,大风天气多; 气候干旱,降水少; 地表疏松物质多; 地表缺乏植被的保护。(4分)
 (2)冰雪融水减少,加剧了干旱的程度;地表遭受风蚀加剧; 影响植被生长,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3分)
(3)过度放牧;过度垦殖;过度樵采;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不当的工程建设。 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合理利用水资源;工矿交通建设中注意环境保护。(答对其中三点即给6分)
29.答案:(13分)
   (1)沿公路干线分布,平原多于山区。(5分)
(2)往a方向发展改造河滩沙地,不占用农田;靠近河流,用水便利。(4分)
b方向接近铁路,交通便利;土地开阔,发展余地大。(4分)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