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讯(首席记者魏娟)一年一度的高考迫近,甘肃省28.3万余名学子十年寒窗,迎来关键一搏。考生和家长可在6月6日下午进行“踩点”,熟悉考场环境。同时需注意,英语科目考试时间由原来的2小时缩短为1小时40分钟,应考时需合理安排时间。
考前踩点不能忘考场环境记心中
最近以来,市区内多个路段高峰期堵车严重,因此,考前“踩点”、熟悉路线至关重要。6月6日下午,全省各地考点都将向考生开放,考生和家长在当天下午4时后,到所在考点进行实地考察,以便了解从住地到考点的路线、交通情况,掌握到达考点的时间。
考前“踩点”,不只是找到自己将要参考的考场在几楼,明确考点的位置,同时,必须熟悉考场的周边环境,包括厕所位置和出入考场路线都要看清楚,同时要检查一下自己的座位是否恰当,桌面是否平整。
两证备齐贴身带忘带证件先考试
今年,我省继续实行“裸考”,考生不必自带文具,考完后将文具放到课桌上,最后一科英语考完后,考生才可以将文具带走。考生需要带的考试用品只有准考证和身份证,也不用戴手表,每个考场内均配备了挂钟。许多戴隐形眼镜的考生应该事先准备备用眼镜,考试时最好带一瓶能够使眼睛舒适的滴眼露。
几乎每年高考,都有考生忘带准考证、身份证。如发生这类情况,考生可立即向主考报告,先进场考试,下一场再校验。如果准考证丢失,应立即向所在的学校或街道办申明情况,出具证明,之后到县区招办补办。如果忘带准考证和身份证,须立即向监考老师报告,经考点主考同意后方可参加考试。
英语科目缩时间提前交卷不能走
今年我省实行新高考方案后,英语听力考试提前进行,6月8日进行的英语考试时间相应地减去了听力占用的时间,缩短为1小时40分钟,比往年少了20分钟。考生在答卷时,应掌握好时间。
同时,考生一定要注意,各科目考前25分钟进场铃响,考生开始入场。考前20分钟,广播指挥启封答题卡。考前10分钟,广播指挥启封试题。考前5分钟,广播指挥分发试题。开考铃响,监考员宣布考试开始。开考15分钟后,迟到考生禁止进场。所有科目考试结束前30分钟,经监考员允许,考生方可交卷出场。提前交卷的考生,出场后不得再进入考场;不得在考场附近逗留;也不得将试卷、答卷、答题卡或草稿纸带出考场。
试卷残缺要更换身体不适可求助
考生拿到试卷后,不要急于答题,应先认真检查试卷,核对考试科目、页数等,发现试卷出现漏印、字迹不清、重印、折角等问题时,及时向监考员报告,考点可启用备用试卷更换。
考试时,如考生身体突感不适,应及时向监考老师反映,监考员和考点领导小组联系后,由考点医务人员治疗。若考生离开考场,须有2名工作人员陪同。治疗后可继续应试,但考试时间不能延长。
三部门下发通知要求加强我省高校招生执法监察工作
违规降分“点招”一律立案查处
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讯(首席记者魏娟)6月4日,省招委会、省监察厅、省教育厅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2013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执法监察工作的通知》,要求高校在各省未完成的招生来源计划,必须经过公开征集志愿完成。对于违规降分录取的“点招”行为,一律立案查处。
考试期间,教育纪检监察部门将参与视频监控工作,执行教育部规定的监控录像6小时回放制度,填写监督情况记录并上报省招办。
教育监察部门将开展以整治“点招”违规行为为重点的专项治理,调整招生计划原则上要在批次投档之前调整投放,并一律按照考生志愿和成绩顺序录取。高校在各省未完成的招生来源计划,必须经过公开征集志愿完成。各高校要公开预留计划数及使用标准。每批次录取后、下一批次开始前,各地、各高校要公开录取人数及录取分数线。对违规降分录取的“点招”行为一律立案查处。对违规录取的学生,上报主管部门不得予以学籍注册。并加强特殊类型招生的监督检查,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对录取学生的入学复核,对不符合录取条件的学生,向招生管理部门提出清退意见。对存在舞弊行为的,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按照有关规定,各级纪检监察部门与教育行政部门将明确“五个一律”:一是对参与或授意舞弊的公职人员,一律给予党政纪处分。二是对参与或授意舞弊的领导干部,一律先停职检查,再作组织处理和党政纪处分。三是对失职失责造成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的部门,一律严格追究责任。四是对参与或间接参与舞弊等违纪的领导干部、党员干部、考生和考生家长,一律公开曝光。五是对泄露招生考试信息和与招生录取挂钩乱收费、体制外违规招生和中介招生诈骗等行为,一律按有关规定查处,决不姑息。
高考出行:主城区多数考点路段交通不畅
本报讯(首席记者魏娟)高考临近,兰州市的高考考点已经出炉,4个主城区共设立考点14个。根据兰州市2013年高考考点周边环境情况调查表显示,城区内部分考点路段交通不畅、堵车现象严重。此外,兰州公交集团决定在7日、8日两天里,所有使用IC乘车卡的公交线路,高考学生可凭准考证免费乘坐。